<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期貨業實現“加速跑” 風險管理業務成重要“引擎”

              來源:上海證券報 時間:2022-01-27 09:16:30

              2021年國內外宏觀環境復雜多變,市場風險管理需求爆發。在此背景下,中國期貨行業實現“加速跑”,頭部期貨公司業績大幅增長,全行業經營水平顯著向好。

              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期貨市場規模有望繼續穩步增長,期貨行業將繼續立足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兩大功能,積極助力實體經濟穩價保供。

              2021年期貨行業盈利水平顯著攀升

              2021年頭部期貨公司業績向好。A股首家上市期貨公司南華期貨預計,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將同比增加1.15億元到1.56億元,同比增幅為122.12%到165.65%。

              南華期貨董秘鐘益強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2021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各實體企業、機構利用期貨和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的需求增加。2021年期貨市場客戶權益突破1.2萬億元,成交額、成交量也創下新高。南華期貨堅持以風險管理業務服務產業客戶,以財富管理業務服務機構客戶,以互聯網業務服務零售客戶,加強各項業務協同,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瑞達期貨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93億元至5.2億元,同比增長98.12%至108.97%。瑞達期貨表示,2021年,企業套期保值需求和財富管理配置需求持續增加,期貨市場成交量、成交額大幅增長,行業利潤同比大幅增加。公司保證金規模、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增幅均高于行業水平。

              總體上看,2021年期貨行業盈利水平有望實現大幅增長。中期協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11月,國內期貨行業實現凈利潤122.17億元,同比增長64.97%。

              “2021年商品價格波動風險加大,風險對沖需求和財富管理需求大幅增加,期貨行業盈利水平向好。此外,行業不斷創新,一些難以直接進入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企業,也能通過風險管理子公司等路徑實現風險對沖,期貨公司營收路徑越來越多元。”新湖期貨副總經理李強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傳統經紀業務仍占主導地位,但占比已有明顯下滑,不少期貨公司的創新業務收入已超過傳統經紀業務?!?/p>

              風險管理業務成發展新亮點

              中期協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94家期貨公司在協會備案設立97家風險管理公司,其中有92家風險管理公司備案了試點業務。2021年全年,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累計業務收入2628.59億元,同比增長26%;累計凈利潤20.79億元,同比增長84%。這些數據表明,2021年期貨行業風險管理公司數量穩步增加,業務規模和盈利水平均實現強勁增長,風險管理業務有望成為期貨行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鐘益強表示,風險管理是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子公司,能以市場化手段助力產業企業應對風險,推動穩價保供。風險管理公司依托在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專業能力,提供多樣化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風險管理需求。

              2021年,國內期貨市場規模創新高,為期貨行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中期協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202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75.14億手,累計成交額為581.2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13%和32.84%。

              展望2022年的期貨行業,李強表示,期貨行業將面臨一些變化。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風險管理公司將受到《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的監管,期貨經營機構未來發展將更加注重質的提升,而并非簡單的量的增長。經歷快速擴張后,風險管理公司將受到資本金管理的壓力,這對公司內控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鐘益強表示,2021年A股有超過900家上市公司參與套期保值,遠超2020年全年水平。預計2022年各類實體企業和機構的風險管理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

              標簽: 實體經濟 加速跑 管理業務 引擎 期貨業 風險 期貨行業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