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政策紅利加速釋放 筑牢債市發展制度根基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2-01-29 10:46:03

              我國債券市場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2022年又迎來了多個政策利好。這意味著債券市場將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1月27日,滬深交易所發布債券交易規則及配套指引;此前的1月20日,滬深交易所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業務暫行辦法》,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作出制度性安排。

              筆者認為,交易制度的完善,以及互聯互通機制的推進,都將為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賦能,進一步提升債市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截至2021年11月末,我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為131.7萬億元。與此同時,債市已成為國際投資者配置資產的重要選擇。根據債券通有限公司的數據,2021年債券通全年成交票面總額較上年增長33.1%,通過債券通入市的境外投資者數量增長37.5%。

              隨著債市制度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各類債券融資在總融資規模中的比重不斷提升,為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 要完善市場化債券發行機制,穩步擴大債券市場規模,豐富債券品種,發行長期國債和基礎設施長期債券。這為債券市場新發展階段明確了路線圖。2022年作為“十四五”時期的第二年,深入債券市場改革開放具有重要節點意義。應當抓住實體經濟升級的重要時機,通過改革增強債券市場競爭力、吸引力。

              一方面,要繼續提升債市融資比重。通過優化債券市場融資主體結構,提升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債融資的便利性;同時,引導更多資金向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傾斜,穩步擴大“雙創債”、綠色債發行規模,促進產業和資本實現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要深化債券市場注冊制改革。完善債市法治建設,既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客觀要求,也是滿足市場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規范市場運行的重要保障。要進一步規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定價機制,提升信息披露監管有效性,提高透明度,為債券市場行穩致遠提供制度保障。還要穩妥處置債券市場存在的違約風險,夯實違約處置的法治化基礎。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債券市場作為重要融資渠道,對穩定經濟增長具有特殊作用。要進一步完善注冊制有關規則,在互聯互通基礎上增強市場活力,實現投資、融資、監管和風險防范全鏈條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動力。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

              標簽: 政策紅利 根基 債市 制度 債券市場 滬深交易所 靚麗 債券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