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從年頭堵到年尾的港口 見證了新紀錄和轉變的發生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2-02-05 09:16:20

              冬日的南中國入??诎?,華南一座港口的作業碼頭,裝卸工人老徐仍在高空操作岸橋裝卸一個個集裝箱。這個春節,碼頭未留有老徐這樣大量未回家與家人過節的工人,而忙碌、封閉早已是他們這一年來的新常態。

              李剛(化名)是這家港口公司的高層,持續對接大型制造業客戶,他也忙碌了一年。疫情沖擊之下,李剛為了企業的訂單能夠順暢出口,持續奔走在企業和船公司之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過去的一年,是許多像老徐、李剛這樣的港口業者從業以來最艱難的一年,但最終,他們竟創出了新的紀錄。

              創紀錄

              “班期變變變、堆場亂亂亂、全球堵堵堵。”這是李剛在一份PPT匯報材料中,對2021年中國乃至全球港口現狀的關鍵詞總結。

              2021年5月,包括李剛所在港口在內的華南港口,經歷了鹽田港突發疫情的封控,使得港口擁堵加劇。

              “那個時候特別忙碌,堆積如山的集裝箱等待處理,工作變得十分忙碌,再加上疫情導致港口進行封閉式管理,我們吃、住都在港區臨時搭建的板房內,與外界完全隔絕,內心也特別壓抑,感覺壓力特別大。”回憶半年前的那段被封控的工作經歷,老徐仍記憶猶新。

              之后的8月,寧波舟山港也因疫情原因,關閉了部分碼頭;此外,由于7月份臺風“煙花”襲擊中國華東地區,給上海港和寧波舟山港兩大集裝箱港口的業務帶來影響,使得中國港口的擁堵程度達到峰值。

              為了早點出貨,一些企業不得不提早把集裝箱運至港口,等待入港還柜上船,結果,包括鹽田港、廣州港、上海港、寧波港等在內的許多港口出臺了提還柜限流措施。

              縱觀各大港口這一年,可謂是“從年頭堵到年尾”。但即便在港口持續擁堵的情況下,去年全國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再創新高,并進一步鞏固全球大港的地位。

              據交通運輸部官網2022年1月19日消息,2021年全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155.45億噸,同比增長6.8%,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6.97億股,同比增長4.5%;全年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83億TEU,同比增長7.3%。

              貨物吞吐量增長背后,中國外貿創出新紀錄。2022年1月14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39.1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21.4%,換算成美元,中國外貿規模已經站上6萬億美元大臺階。其中,出口21.73萬億元,增長21.2%;進口17.37萬億元,增長21.5%。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發現,一方面是全球制造業訂單加速回流中國之下,國內出口量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是中國港口持續較高的運轉效率基礎支撐起到關鍵作用——李剛介紹,由于港口企業以及從業人員在防疫規定、專班制度中付出了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等因素,國內港口防疫成本驟然升高,但中國港口的作業效率仍然是全球最高。

              調整

              春節前的幾天,李剛攜公司港口團隊成員,前往國內一家大型制造企業走訪座談,雙方簽訂了長期出口服務協議。該企業系國內第一梯隊的制造業企業,每年有大量產品通過李剛公司的港口,運輸到海外歐美等發達國家。

              “我們坐下來一起總結2021年,他們現在已經在戰略上有所調整,過去是生產、訂單以及質量是重點優先保障,現在是把物流先行放在同等首要位置。未來建工廠要優先考慮物流運輸供應鏈是否安全以及物流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持續性,因為產品生產出來后并不是在當地消費,而是要出口到歐美等發達國家,供全球客戶使用。因此首先要考慮物流運輸鏈條是否牢靠。”李剛說。

              據李剛了解,這家企業此前在東南亞某國開設了一家工廠,當地有很便宜的地價、人工、水電等資源,地方政府也提供了很多建廠投資優惠政策,可是當他們鉚足干勁生產之后,最后卻發現產品難以運出去,無法按時給歐美客戶交付訂單,并衍生出一系列問題,造成違約等法律糾紛。

              “當地是內陸地區,并沒有可供大型集裝箱船舶??康拇a頭,有的也只是小泊點,這就十分麻煩。加上制造業企業往往在物流方面并不專業,需要船公司提供服務。而像馬士基、中遠海運等大型船公司在當地也并不見得有優勢,只能依靠那里本土的中小船公司服務?!崩顒傉f,這樣對大部分制造業企業來說,前往東南亞地區建廠,就沒有太大意義。

              李剛介紹,像上述大型家電企業一樣,在疫情沖擊之下,2021年許多制造業訂單回流到中國,因為國內有許多大型港口可以提供穩定的航運服務,且能夠保證貨物運輸的穩定性和可及性。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

              標簽: 港口 年頭 新紀錄 碼頭 中國 入海 裝卸工 高空 春節 回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