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農產品:有望迎來“開門紅”

              來源:期貨日報 時間:2022-02-07 10:46:04

              2022年春節假期期間,在國際原油期價不斷攀升以及全球農產品供應端預期偏緊等利多因素提振下,外盤農產品價格走勢如虹,農產品板塊創出多個歷史年度新高點。其中,CBOT美豆期價創出自2014年2月以來的新高點,CBOT美豆油期價創出自2009年以來的新高點,CBOT美玉米創出自2014年以來的新高點,ICE美棉期價創出自2012年以來的新高點,BMD馬來西亞棕櫚油期價創出上市以來新高度。根據外圍市場農產品期價大多創出歷史性新高點,筆者預期國內相關農產品春節后首日開盤將會迎來“開門紅”。

              國際原油期價邁向百元關口

              作為大宗商品的定價之王,不斷攀升的國際原油期價給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了堅實的支撐。截至2月4日,CRB商品指數收盤價報于261.29點,創出自2015年以來的新高度。目前來看,地緣政治風險依舊存在,國際市場擔憂形成局部動蕩,造成原油價格大幅上漲。雖然OPEC+按照減產協議逐月增產40萬桶/天,但因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等國增產能力有限,OPEC整體減產執行率維持高位,并且由于全球經濟復蘇,航空航運活動增加,對原油的需求旺盛,美國原油庫存處于歷史低位。整體看來,當前原油市場仍舊處于供需緊平衡狀態,預計國際原油期價仍有沖擊百元大關的動能。

              全球大豆維持供應偏緊狀態

              全球大豆供應端緊張格局依舊,豆類期價再創新高。截至2月4日,美豆03合約收盤價為1556.75美分/蒲式耳,周度漲幅5.79%;美豆粕03合約收盤價為444.4美分/短噸,周度漲幅7.92%;美豆油03合約收盤價為65.41美分/磅,周度漲幅0.18%。2021/2022作季,南美大豆在播種和生長階段遭遇了拉尼娜天氣,令新作季大豆產量嚴重受損,包括StoneX和美國農業部等權威預測機構均陸續下調南美大豆產量,這就令全球大豆供應端修復之路拉長了時間周期,全球大豆庫銷比下調至17.45%,較上個月下降1.12%,創出8年新低。

              目前有市場消息稱,StoneX對巴西最新的大豆產量預測下調至1.26億噸,如果預測成真,那么全球大豆庫銷比存在再次下調的空間。目前我國油廠大豆庫存428.9萬噸,處于5年歷史低位,豆粕庫存26.8萬噸,均處于歷史偏低狀態。春節前美豆期價已經開始上漲,而我國油廠買船和點價并不積極,這令國內采購面臨被動局面,所以美豆期價不排除邁向1700美分/蒲式耳大關的可能,國內豆粕期貨價格有望再現4000元/噸以上高點。

              棕櫚油依舊領漲油脂板塊

              生物柴油概念疊加供應端緊張,使得馬來西亞棕櫚油依舊領漲油脂板塊。截至2月4日收盤,馬來西亞棕櫚油收盤價為5621令吉/噸,周度跌幅0.21%。春節假期期間,相對于快速上漲的國際原油,馬來西亞棕櫚油在創出5700令吉/噸的上市新高后出現一定回落,但這并不妨礙它給市場帶來的上漲預期。目前,市場的階段性焦點集中在印度尼西亞限制棕櫚油出口政策方面,印尼規定國內棕櫚油產量的20%必須在國內銷售。截至2021年,印尼棕櫚油產量4450萬噸,出口2950萬噸,出口量占總產量的66%,國內消費量1800萬噸,2021年印尼國內消費占比總產量已經達到40%。如果按照印尼新規,20%是在原有40%的基礎上增加,那么將會減少預期出口,是否如此理解,我們還需等待印尼政府的進一步政策解讀,但目前市場上更加傾向于在原有基礎上增加20%,那么2022年印尼國內限制出口的政策將會令全球棕櫚油供應出現短缺。印尼棕櫚油協會表示,印尼2022年的棕櫚油出口將同比下降3%,加之2022年1月印尼政府稱,已經在實驗B40棕櫚油的生物柴油進行道路測試,2020年印尼強制退出的B30生物柴油在國內執行的尚可。印尼棕櫚油協會稱,生物柴油約占印尼國內棕櫚油消費的38%,至680萬噸。

              利多因素支撐CBOT玉米

              由于美國出口、南美天氣以及俄烏關系緊張,導致玉米和棉花價格呈現快速上漲格局。目前阿根廷晚播玉米正在吐絲,高溫干燥的天氣進一步損傷阿根廷玉米單產前景以及巴西南部產出前景,資方也在不斷增加對玉米多頭的持有。截至2月1日,基金持有的CBOT玉米期貨凈多持倉為455220手,較上周增加16122手,以上因素均對CBOT玉米期價形成支撐。

              美棉方面,由于周度出口銷售報告超預期利多,新簽約及裝船量又創出年度高位,提振市場對棉花需求的預期,資金方也開始增持美棉多頭。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7日,美棉銷售64.72萬包,周環比增加30%。裝運方面也表現良好,美國陸地棉裝船出口量30.21萬包,較一周前增加53%。資金方面,截至2月1日,CFTC美棉花凈多頭持倉增加至99000手,創下兩個月以來的高位。

              綜上所述,國際原油期價奠定大宗商品上漲基礎,加之農產品供應端緊缺配合,預期春節假期歸來的首個交易日,國內農產品板塊將會迎來“開門紅”。(作者單位:格林大華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責任編輯:

              標簽: 農產品 開門紅 新高 期價 CBOT 美豆 春節假期 全球 供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