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銀行營銷套路起底:銀行理財產品“過氣”了?理財經理竟熱衷推薦這類產品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2022-02-17 08:58:03

              日前,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調研多家銀行發現,銀保產品、基金定投產品逐漸代替銀行理財產品,成為銀行理財經理營銷的首選。

              記者先后走訪了十余家銀行的支行網點,包括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國有大行,招商、民生、興業、中信、光大等股份行以及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等城商行和農商行。其中,近八成銀行為記者著重推薦銀保產品和基金定投產品。

              現象一

              “一句話營銷”以銀保產品為主

              記者走訪各家銀行辦理業務時,有多位非理財經理人士為記者推薦了銀保產品,形式多為“一句話營銷”,即在客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或業務辦理完結之時,業務辦理人員用一句話對某個產品做出簡單介紹,從而達到吸引、攔截客戶的目的,為下一階段理財經理的深度營銷做導流和轉介。

              業務辦理人員處于銀行營銷鏈的最前端,其進行“一句話營銷”的產品基本都為該行目前首要推薦的產品。在記者調研的幾家銀行中,有超半數銀行的“一句話營銷”以銀保產品為主。

              現象二

              銀保、基金產品成為理財經理推薦主打

              在記者走訪的銀行中,除北京農商行外,其他銀行理財經理都向記者營銷了保險、基金產品,且營銷力度和介紹時間遠遠超過銀行理財產品。

              綜合各家情況來看,銀保產品期限一般集中在五至六年,期滿后預期收益率在4.6%-5%之間,與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相比,銀保產品期限較長、靈活度欠佳,但預期收益率較高。

              “如果有一些長期不動的資金,可以優先考慮銀保產品?!蹦硣行形鞒菂^某支行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了一款萬能型保險產品,“六年期預期年化收益率4.7%左右,目前還有額度,但賣得很快,想買要抓緊了?!?/p>

              在記者追問預期利率的浮動情況時,他表示“沒發生的不好預計,應該比同等收益的理財產品波動小?!彼蛴浾呓忉尩溃耙虮kU產品封閉時間較長,資金可運作的時間和空間較大,且我們合作的保險公司都是行業頭部機構,有成熟專業的投研團隊”。

              現象三

              這兩類目標客戶為推薦重點

              記者在調研中觀察到,并非辦理業務的所有客戶都被推薦了銀保、基金產品。某股份行銷售人員稱,對年輕人和對金融產品接受程度高的目標客戶,才會進行重點推薦。“保險產品規則比較復雜,而且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購買。大多產品都有可購買年齡的上限,預期收益率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相應遞減”。

              基金產品亦然。“我們更傾向于推薦給有理財投資經驗的客戶,以及在風險測評中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在購買時也要和我們進行充分溝通,完成風險提示‘雙錄’,避免產品認知上產生偏差而引發不必要的糾紛。”上述銷售人員說。

              銀行理財經理為何偏愛推薦銀保、基金產品?

              某資深銀行理財經理向記者透露,首推銀保產品、基金產品很大程度上與理財經理的收入提成結構有關。銀行代銷的保險、基金產品,是銀行零售業務賺取中間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銀行內部的業績考核指標也會以此為參照,相應分給理財經理的提成也會多一些。

              銀行理財產品“式微”和全面凈值化也有一定關系。某股份行零售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前所謂的“偽凈值”理財產品因其收益率穩定,且可選擇的期限類型較多、產品邏輯簡單,從而受到多數客戶青睞,理財經理在營銷中的成單率更高,因此推薦的也較多。但全面凈值化之后,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難以保證,產品的優勢逐漸縮小。

              “對于對收益率有要求且對期限不敏感的客戶,理財經理會嘗試首推銀保產品,因為多數保險產品在合同里寫了最低保證利率,這對一部分風險承受能力低的客戶比較有吸引力。而對于風險評級高且想要獲得較高收益的客戶,基金定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上述負責人說。

              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在某種程度上對理財產品的營銷也產生了影響。“在我們攬儲壓力較大的時候,也會大力推薦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但現在很多理財產品也是代銷理財子公司的,所以主要還是看業績要求和各家給的中收提成?!蹦硣行腥耸肯蛴浾咄嘎丁?/p>

              “多推”也因“難推”

              “對銀保產品推薦多,是因為大家對這些產品了解程度低,且符合購買條件又有購買意愿的客戶不多。”某股份行理財經理向記者表示。

              記者隨機詢問了在柜臺辦理存現業務的張女士,她說:“這筆錢存進來之后會直接在手機上買理財。對銀保產品不太了解,沒買過,不知道靠不靠譜?!?/p>

              “銀行理財產品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投資門檻低,客戶自己根據利率、期限可自主判斷,但保險、基金、信托屬于復雜產品,本來就需要在投教方面加大力度,對于我們來說就體現在營銷宣導的側重點上?!蹦彻煞菪辛闶鄄控撠熑吮硎?。

              此外,在調研過程中,記者發現有購買者對銀行代銷產品存在一定顧慮?!般y行對代銷產品是不承擔兌付、管理等責任的,那萬一出問題了找誰去?”一名投資者對記者表示。

              對此,銀行人士認為,“從渠道部門的利益來說,如果別人的產品好,代銷的話直接賺銷售費,又能增加產品供給,一舉多得?!睒I內人士也提醒,客戶在選擇時,一定要根據自身風險偏好理性購買,在完全知曉產品的情況下選擇正規專業機構的相關產品。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

              標簽: 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營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