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專家:需重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影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2-03-02 07:18:04

              2021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前期大幅上漲后期逐步回落,但近期俄烏局勢持續緊張,引發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劇,再次推動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因此,預計2022年或將是國際能源、有色金屬、主要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的一年。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巨幅波動與飆升,既有國際供應鏈尚未修復的自身因素,也有全球流動性寬松的外部刺激,還有地緣政治風險的推動。國際供應鏈尚未修復,包括全球疫情暴發以來的大宗商品增產有限、全球多國和地區疫情反復所導致的全球供應鏈修復緩慢等兩方面因素。全球流動性寬松的外部刺激主要源于美聯儲2021年的“天量”貨幣大放水,目前市場還在“消化”階段,流動性依然寬裕。目前短期的波動主要由于俄烏沖突刺激與俄羅斯及烏克蘭相關的國際大宗商品飆漲,尤其是與俄羅斯、烏克蘭密切相關的石油、天然氣、煤炭、鋁、鈀、鎳、銅等能源與有色金屬價格,以及小麥、玉米、葵油等農產品價格。同時,地緣政治沖突推高了市場避險情緒,大宗商品作為主要避險投資品種再度受到資金青睞。目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主要金屬合約的現貨價格已經遠高于遠期交割的價格。

              對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需要結合大宗商品出口國結構進行分析。近期內,國際大宗商品的交易大概率會在石油、天然氣、鋁、鈀、鎳和銅等的國際供需上,尋找新的平衡點。相應的國際大宗商品格局會發生較大變化,例如俄羅斯與歐洲相關天然氣項目的暫停,可能會首先推動北美天然氣全球市場份額的上升。中長期內,則需要研判俄烏地緣沖突之后的國際經濟新格局走向。

              就我國而言,從俄羅斯和烏克蘭對中國的出口結構看,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氣、煤炭、鎳等工業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農業品主要體現在玉米和油脂的價格波動方面。

              在具體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上,短期內大概率將呈分化走勢。原油與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受地緣政治沖突影響較大,加之OPEC+增產不及預期,預計庫存會持續處于歷史低位,價格或將繼續攀升。鋁、鎳、鈀等部分有色金屬價格可能突破新高,一方面源于俄羅斯是這幾種有色金屬的主要出口國;另一方面鎳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主要原料,會依然保持強勁的市場需求。

              當前,既要關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也要謹防由其引發的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同時,在微觀層面也要繼續保持對廣大中小制造業企業成本上升問題的關注。

              第一,要持續關注地緣政治風險下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巨幅波動,加強研判,積極防范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各類風險,做到有效監測,及時、有效處置。同時,需結合我國的財政貨幣政策,密切觀察PPI與CPI的走勢,警惕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推升通脹預期,必要情況下,繼續動用國儲機制穩定國內價格市場。另外,采取新方式、新技術緩解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壓力,例如,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利用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術提高回收比率,加強鎳的循環利用效率等。

              第二,需要避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震動所引發的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要有效防范輸入性國際金融風險。國際大宗商品是國際金融市場的交易品種,需要加強對全球金融市場的監測,密切跟蹤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完善國際金融風險預警機制;同時,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管,強化外部沖擊的處置與應對工作,防范國內外金融市場共振帶來的風險,確保國內經濟平穩運行。同時,需警惕民眾對大宗商品、以及相關投資品的非理性投機,導致資金流向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恢復產生不利影響。

              第三,重點關注廣大中小制造業企業成本上升問題。疫情暴發以來,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一直面臨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上升問題。疊加全球疫情因素,目前地緣政治沖突進一步令相關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無疑會增加部分中小制造企業的運營壓力。必要情況下,需有針對性地實施必要的價格聯動機制并進行合理引導,防止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以及運輸環節價格過度上漲,疏通價格傳導渠道,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成本上升困境。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

              標簽: 大宗商品 市場波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