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油價“高燒”不退 全球能源供應格局面臨重構

              來源:上海證券報 時間:2022-03-04 13:36:38

              兩年前,當WTI(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跌至10美元(單位桶,下同)以下時,沒有人會想到兩年后的今天,滾燙的油價會以風卷殘云之勢穿過90、100、110美元等一個個重要關口,直逼120美元。多位權威人士3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油價“高燒”不僅是地緣局勢緊張留下的難題,也是前期各國無限寬松貨幣種下的惡果。高油價對全球能源供應格局和供應鏈安排是一次整體重構,對中國也會帶來一定影響。為此,中國應“咬牙”發展新能源,努力擺脫石油進口依賴。

              多重原因推高原油價格

              “市場原油供應不存在嚴重緊缺,此次上漲還是因為俄烏沖突引發對供應穩定的擔憂?!眹野l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十四五”能源規劃專家委員會副組長周大地告訴記者,高油價首先是地緣政治沖突所致。

              另一方面,他認為本輪油價上漲和過去兩年歐美國家瘋狂印鈔、大搞寬松也不無關系。超發的貨幣最終流向了能源等大宗商品。

              “國際油價暴漲的核心原因還是市場在充分計價俄羅斯原油無法進入市場流通的局面。這是當前最大的交易邏輯?!鄙虾J吞烊粴饨灰字行挠推肥聵I部總監張龍星對記者說,俄烏談判與和解的進度及歐美各國如何解除制裁將對油價走勢有巨大影響。

              在張龍星看來,油價很難馬上下跌,究其原因,首先是基本面強勁。之前沙特打價格戰致油價下跌后,國際石油公司對上游投資長期不足,令整個上游產能出現問題。其次,歐佩克的機動產能集中在沙特與阿聯酋手中,制裁俄羅斯所帶來的原油供給缺口需要這兩國去填補,但本屆美國政府對歐佩克國家的影響力不如以前。

              “短期內油氣供需失衡的困境或無法緩解。”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認為,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更是歐盟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2021年數據顯示,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份額分別占全球出口額的11.3%和16.2%;歐洲方面,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分別占歐盟進口份額的27%和35%,而部分歐洲國家超過75%以上的石油來自俄羅斯。

              在陳靂看來,隨著全球經濟強勁復蘇,原油需求仍有上行空間,供應偏緊的困境短期內難以解決。這其中,除了制裁等因素外,短期閑置產能有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從歐佩克1月月報看,其預計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測在420萬桶/日,全球石油消費量預計在第三季度將超過1億桶/日,而世界上一次日消耗1億桶石油是在2019年。

              美國戰略油儲降至20年低點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指標是戰略石油儲備。從去年四季度起,美國一直在釋放戰略油儲。最新一次是今年3月1日,其宣布釋放3000萬桶。

              同一時間,擁有15億桶成員國緊急儲備的國際能源署宣布釋放6000萬桶原油(占緊急儲備的4%)。這是成立于1974年的國際能源署歷史上第4次協調釋放,此前的集體釋放行動分別發生在2011年、2005年和1991年。

              “主要是當前油價升得太高太快,釋放戰略儲備能短期平緩一下?!痹陉愳Z看來,這實屬應急之舉,非根本解決之道,且效應也會遞減。

              據張龍星統計,美國戰略石油儲備迄今可能已釋放1億多桶,且最終會越放越少。從數據看,目前其戰略石油庫存已降至2002年來的低點。

              “釋放油儲是雙刃劍,一方面是擺出姿態,意在抑制油價;另一方面也相當于告訴市場,油價短期掉不下來?!敝艽蟮卣J為,美國戰略油儲可能在6億桶以上,釋放幾千萬桶連10%都不到。

              “目前油價強勁的原因還是供給端出了很大問題?!睆堼埿潜硎荆┙o端沒有彈性,相當于打破供需平衡。如果俄羅斯原油真的不能返回市場,對能源市場的影響會非常深遠,且會整體重構能源供應格局和供應鏈安排,也會造成對整個能源市場重新洗牌和塑造。

              至于認為本輪高油價會像2008年那樣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觀點,張龍星認為還有待商榷,“主要看大銀行或金融機構有沒有系統性風險?!?/p>

              中國所受影響或小于歐美

              國際油價“高燒”不退,對仍嚴重依賴進口原油的中國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中國當前原油對外依存度仍高達72%,油價上漲會推高進口成本,上漲的成本可能經由產業鏈傳導至終端。從全球來看,歐美各國能源結構中原油所占比例遠高于中國,此番高油價對歐美國家造成的影響會比中國更大,推高其通脹水平?!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記者說。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上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為5.13億噸,同比下降5.3%,首次出現下降;原油對外依存度由上年度的73.6%降至72%,下降1.6%。

              不過,隨著布倫特油價3日漲至119.84美元高位,距離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的130美元上限也越來越近。

              “我國對油價有所謂的‘天花板價’和‘地板價’,前者是130美元,后者是40美元。在達到或接近‘天花板價’時,很多煉廠煉油積極性下降,因為煉一噸虧一噸。如果油價真的長期維持在130美元以上,會給煉廠帶來非常大的考驗?!睆堼埿钦f。

              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通知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按現行《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第六條,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于每桶80 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130 美元(含)時,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另一方面,張龍星認為,輸入性通脹還會影響需求,給經濟預期帶來不確定。

              林伯強也表示,油價上漲會推高下游企業原料成本,給煉油化工交運物流等行業帶來不小的影響。

              “油價上漲,中國就需要花更多美元來進口原油,也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這種情況下,中國需要‘咬牙’加速發展新能源,加快汽車電動化和交通電氣化進程,用10年甚至更短時間減少原油進口,擺脫進口依賴?!敝艽蟮卣f。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

              標簽: 能源供應 得克薩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