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國際油價失守百元關口 歐佩克、IEA警告需求風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2-03-17 14:51:47

              隨著市場對原油供應的擔憂暫時緩解、全球多國疫情嚴重,國際油價暫時進入了“冷靜期”。

              3月15日,國際油價跌破100美元/桶,創下2月底以來最低,較近期高點下跌逾20%,正式邁進技術性熊市。15日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下跌6.5%,報99.91美元/桶;美國WTI原油期貨下跌6.4%,收于96.44美元/桶,兩大合約自2月底以來首次結算價低于每桶100美元。

              不過,在15日的大跌后,16日國際油價小幅反彈,布倫特原油期貨再度重返100美元關口上方。本月早些時候,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超過每桶139美元,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

              新紀元期貨研究所所長王成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2月24日烏克蘭局勢升級前的一段時間,原油波動的主線是圍繞供應中斷風險展開,在3月8日前的十幾個交易日里,油價飆漲逾40%,逼近歷史紀錄。但隨著俄烏進入第三輪談判、第四輪談判,市場開始聚焦俄烏談判進展,獲利拋盤涌現,助推原油價格進入技術性熊市。

              歐佩克、IEA警告需求風險

              在原油價格仍處于相對高位之際,3月15日歐佩克公布油市月報,維持了此前的預測,預計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加415萬桶/日。但歐佩克同時也警告,2022年原油需求面臨烏克蘭緊張局勢和通脹上升等多重挑戰,這增加了今年需求預測下調的可能性。

              就在一個月前,歐佩克還表示2022年原油需求可能會更快增長,如今歐佩克卻在月報中表示:“展望未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上升和持續的地緣政治動蕩將影響各個地區的石油需求?!?/p>

              王成強向記者分析稱,歐佩克對未來原油需求的預測出現下調傾向,這更多是基于全球經濟面臨的“滯脹-衰退”風險。3月17日美聯儲將啟動疫情暴發后首次加息,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2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差在3月快速收窄至23個基點,有倒掛發展趨勢,這也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的憂慮,或將在未來顯著抑制原油需求。此外,全球多國嚴重的疫情對原油價格也有負面影響。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焦點是,在連續多月未達到增產目標后,2月歐佩克石油產量增加44萬桶/日,至2847萬桶/日,甚至超過了歐佩克+每月增產40萬桶/日的目標。而這背后主要的原因是沙特供應增加,同時利比亞的生產在中斷后恢復。不過長期來看,市場普遍認為歐佩克增產空間有限。

              對比來看,在歐佩克維持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不變之際,16日國際能源署(IEA)在月報中已經下調了需求預期,將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預測下調95萬桶,至210萬桶/日。根據IEA的預測,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平均為9970萬桶/日,預計連續第三年低于疫情前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供應方面的問題更加嚴重。IEA表示,1月份經合組織商業原油庫存下降2210萬桶至26.21億桶,比2017-2021年的平均水平低3.356億桶。

              此外,IEA還警告稱,預計俄羅斯總出口量將減少250萬桶/日,其中原油減少150萬桶/日,成品油減少100萬桶/日。雖然只有包括美國在內的少部分國家完全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但在謹慎情緒影響下,貿易商、能源公司和航運公司仍對俄羅斯原油有所回避。

              伊核協議方面,IEA預計,如果各方達成伊核協議,在六個月的時間里伊朗石油出口可能會增加約100萬桶/日,但這顯然無法彌補俄羅斯供應減少量。

              未來油價仍有望上漲

              從短期來看,國際油價在進入“百元時代后”正面臨一些壓力。新冠疫情導致的需求降低、俄烏雙方繼續進行和平談判、美國可能取消委內瑞拉原油禁運、伊核協議談判取得進展,諸多因素交織造成了油價這波回調。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Tony Sycamore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期油價回調受到一系列因素拖累,全球多國新冠疫情惡化,市場對石油需求的擔憂增加,短期供應擔憂也在下降。但未來油價仍有望反彈,俄羅斯原油出口受影響程度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

              需要注意的是,原油市場目前處于幾十年來最緊張的狀態,如果再有一次供應中斷,可能會使價格再度飆升。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在過去88周中,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庫存有63周都在下降,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商業石油儲備也已經降至七年來的最低點。

              盡管一些國家呼吁歐佩克加速增產的聲音日益強烈,但迄今為止,歐佩克對增產興趣寥寥。即使歐佩克未來愿意增產,最終也可能效果有限,僅沙特和阿聯酋等少數國家擁有閑置產能,其他多數國家已經基本無力增產。

              此外,烏克蘭局勢其實也遠未明朗。能源咨詢機構Kpler分析稱,盡管俄烏仍在繼續談判,但鑒于雙方分歧巨大,想要達成協議并不容易?!半m然俄羅斯和烏克蘭談判顯露一絲希望,但在現階段很難看到任何一方能做出另外一方能接受的讓步。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很難說原油價格很高?!?/p>

              Sycamore對記者表示,中期內原油依舊看漲。首先,就烏克蘭局勢而言,雙方在核心問題上分歧巨大,短期內要想達成協議難度不小。其次,由于多年投資不足,包括尼日利亞、安哥拉等國在內的歐佩克成員國近幾個月來一直未能達到產出目標。歐佩克+是否有足夠閑置產能來填補俄羅斯出口受阻造成的缺口?這仍然值得商榷。

              鑒于油市面臨的供應困境,高盛已經將2022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測從98美元/桶上調至135美元/桶,將2023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測從105美元/桶上調至115美元/桶。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部門首席投資官Mark Haefale表示,在烏克蘭局勢升級一度導致油價飆升后,本周油價大幅下跌,但由于供應短缺問題持續存在,預計油價將再次上漲,可能在今年夏天回升至每桶125美元的水平。

              Haefale解釋稱,首先,俄羅斯石油出口和生產將受到制裁和選擇性進口禁令的傷害,這將進一步收緊全球供應。其次,由此造成的全球石油產出減少將難以彌補,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可能迅速動用的閑置產能不足180萬桶/日,不到全球需求的2%,而從戰略儲備中釋放石油只能給市場帶來“非常短暫的緩解”。最后,瑞銀預計到2022年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將創下逾1.01億桶/日的歷史新高,隨著疫情限制解除,歐美民眾正在恢復正常的旅行模式,準備開車上路或預訂航班。

              總體而言,市場對油價前景仍偏樂觀。根據15日公布的美國銀行月度基金經理調查,最受市場歡迎的交易是做多石油或大宗商品,做多科技股和做多ESG股則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在接受調查的投資者中,有近一半預計石油投資將在2022年產生最佳回報。

              展望未來,王成強對記者表示,委內瑞拉、伊朗等國原油有望重回市場,或許可以部分緩解全球供應風險,預計油價將高位震蕩。在“脫碳”的時代背景中,地緣和能源供給風險不可忽視,預計油價存在沖擊歷史新高的潛力。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

              標簽: 國際油價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