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生豬價格連降6周 龍頭豬企產能擴張放緩 能否挺過下跌周期?

              來源:華夏時報 時間:2022-03-24 20:17:48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生豬價格已連降6周,3月份第3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0%,同比下降55.7%。

              3月22日,農業農村部在京召開部門協調會議,分析當前生豬生產形勢,研究穩定生豬生產措施。

              “近期飼料價格不斷上升,很多中小微養殖戶資金流出現斷裂,養殖戶們開始紛紛清欄,生豬市場供大于求。目前新冠疫情多地爆發,豬肉消費仍處于淡季,市場價格會越來越低,短期內不會有上漲幅度。”鯨平臺智庫專家、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首席農業經濟專家、農林事業部總經理支培元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連續三次啟動凍肉收儲工作

              農業農村部認為,當前生豬生產總體平穩,能繁母豬產能保持在合理水平,豬肉市場供應較為寬松,受供求關系影響,生豬價格進入周期下行區間,加之近期大宗飼料原料價格上漲,養殖持續虧損,不少養殖場戶經營困難。為此,需要各地各有關部門合力應對,幫助養殖場戶渡過難關。

              為貫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農業農村部表示,將精準實施生豬產能調控和凍豬肉收儲調節,持續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促進生豬生產平穩健康發展。

              事實上,3月以來中央接連展開凍肉收儲工作,3月3日和4日進行了2022年首批4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3月10日進行了第二批3.8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并且第三批豬肉收儲的工作目前已啟動部署,以發揮對生豬市場托底救市的作用。

              物產中大歐泰有限公司產研部經理周文科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收儲是對當下供過于求適成豬價陰跌不止的托底,以免產業虧損面擴大過分悲觀造成下一輪豬價的大漲?!?/p>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生豬價格已連降6周,3月份第3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0%,同比下降55.7%。在此情況下,業內人士認為,凍肉收儲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行業的深度虧損以及緩解行業內大肆淘汰母豬后產能驟然下降的情況。

              “近期飼料價格不斷上升,很多中小微養殖戶資金流出現斷裂,養殖戶們開始紛紛清欄,生豬市場供大于求。目前新冠疫情多地爆發相對比較嚴重、豬肉消費仍處于淡季,市場價格會越來越低,短期內不會有上漲幅度。”支培元針對近期生豬價格下跌情況分析道。

              產能擴張減緩

              事實上,面對低迷豬價和市場上過剩的產能,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在產能擴張方面的步伐也開始減緩。

              3月17日,溫氏股份發布的《關于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調整實施進度的公告》稱,調整江永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大同養殖小區等10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進度。

              根據公告顯示,上述10個項目總投資額超過8億元。調整后,當中有8個項目建成投產時間由原本的2022年3月變更為2023年12月,另外2個項目建成投產時間則由原本的2022年6月變更為2023年12月。

              溫氏股份表示,豬價大幅反彈之前,公司實施保存實力渡過困難期的策略,采取“三控一穩”措施,即控產能、控投資、控支出,穩定生產成績;同時強化企業內控管理,全面推動“降本增效”,儲備資金度過行業寒冬,重新調整了建設規劃和節奏,減少大規模資本開支,放緩了上述募投項目的建設進度,原預計的建設期需延長。

              “豬企披露項目建成投產延后,一方面反應了當下養殖企業的困難,另一方面也反應了養殖企業的謹慎?!敝芪目普f道。

              隨著現貨市場生豬價格持續走低,跌速快、跌幅大、持續時間長,生豬養殖企業普遍面臨收入下降、利潤虧損、現金流緊張等考驗,多數企業為順利渡過豬周期底部,選擇采取減緩發展速度,按下暫停去產能化發展的策略,把控風險,嚴控成本核算,減少現金支出。

              牧原股份也在近期投資者調研活動中表示,公司自去年以來便從“開源節流”兩方面,采取相關措施以應對豬價下降,主要措施包括調整工程建設節奏以減少資本開支、加強與銀行合作、持續優化內部管理水平以提升公司養殖成績等。

              新希望也曾表示,暫時不會對種豬場大規模投資,不會開工新項目。運營好的區域,可能增加生產母豬的數量。豬產業人員3萬左右,2023年不會大幅增加,調整后達到7:3的生產相關人員和非生產輔助人員的比例。

              雖然豬肉價格一路走跌,但是市場對“豬肉股”的熱情卻不斷升溫。3月以來,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唐人神等多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頻頻獲得機構調研。其中溫氏股份已經舉辦了3次調研活動,并且僅3月11日的調研活動中便有等128位國內外機構投資者參與。

              “溫氏股份作為國內生豬和肉雞養殖雙龍頭,公司養殖規模、成本控制和運營管理效率優勢顯著,產業上下游布局全面,下游積極向生鮮領域切入,目前看好公司生豬養殖產業恢復以及受益于黃雞價格回暖,未來雞豬雙驅增長可期。”首創證券展玉貴對本報記者表示。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責任編輯:

              標簽: 生豬價格 下跌周期 農業農村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