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賺翻了!凈利增幅最高200%!七家上市銀行理財子公司曬成績

              來源:上海證券報 時間:2022-03-26 13:33:13

              隨著上市銀行2021年年度報告相繼發布,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年度成績單也逐一揭曉。

              截至25日晚間,已有交銀理財、招銀理財、平安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光大理財、青銀理財披露業績。數據顯示,2021年,這7家理財公司管理產品規模大增,營收、凈利也保持快速增長。部分理財公司由于開業較晚、基數低的原因,凈利猛增。

              業績報喜之下,理財公司正忙于應對凈值化轉型以來的首個重大挑戰——3月以來,由于市場巨震,沖擊多種銀行理財產品,導致凈值出現較大回撤,“破凈”產品不在少數。壓力之下,理財公司紛紛致信投資者,強調市場暖意已現,看好中國資本市場。

              去年都賺翻了

              雖然開業時間有先后,但2021年均為上述7家理財公司的完整經營年度。

              交銀理財是目前唯一披露業績的大行理財子公司,去年該公司管理產品規模大增。截至2021年末,交銀理財的理財產品余額1.2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9.43%;2021年內,該公司實現凈利潤11.55億元,同比增長73.61%。

              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中,2019年開業的招銀理財無疑是最大贏家。

              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為2.7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47%,管理產品規模在這7家理財公司中位列第一。該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凈收入52.03億元,實現凈利潤32.0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7.9%、30.6%。

              截至2021年末,興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1.35萬億元,排名股份行第二。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9.40億元,凈利潤28.0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02%、109%。

              信銀理財發展勢頭也比較猛。截至2021年末,中信銀行及信銀理財非擔險(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規模1.40萬億元。2021年,該公司實現營業凈收入30.40億元,同比增長212%,實現凈利潤18.06億元,同比增長204%。

              光大理財規模去年猛增,一舉翻倍突破萬億元。截至2021年末,該公司管理資產總規模10677.09億元;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凈利潤15.86億元,較上年的5.45億元,大增191%。

              開業較晚的平安理財,2021年是其首個完整經營年度。截至2021年末,平安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8720.6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5%;平安理財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6.47億元,凈利潤16.16億元。

              城商行中,2020年11月開業的青銀理財也已盈利。2021年,該公司實現營收6.16億元,凈利潤4.08億元。其母公司青島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資產余額1817.45億元,投資的資產種類主要包括固定收益類、非標準化債權類及資本市場類資產等。

              忙于應對產品破凈

              高增的業績之下,是開年以來理財公司正遭遇的一次凈值挑戰。

              3月以來,由于市場大幅震蕩等因素,理財公司出現較多破凈產品,沖擊面涉及固收+、權益類等產品。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全市場共有2200只銀行理財產品凈值跌破1元面值,包括不少中低風險(R2)產品也出現“破凈”情況。

              對于這輪較大波動,理財公司紛紛致信投資者,解釋理財產品破凈的原因,并強調市場暖意已現,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綜合來看,一方面是全球市場震蕩等多重因素,導致股市、債市共振,從而影響理財產品凈值出現回撤;另一方面,產品估值法的變化也是重要因素,已由攤余成本法改為市值法,資產波動時,產品凈值的調整更加明顯。

              目前來看,相比基金業,雖然銀行理財的破凈占比不高,但已讓銀行和理財公司感受到壓力。近期,已有理財公司出手自購。光大理財、南銀理財近期就分別掏出2億元、7億元自購產品。“基于對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將增持本公司管理的理財產品?!惫獯罄碡斣诠胬镞@樣解釋。

              一家城商行資管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短期內,銀行理財不可能像基金公司那樣把市場的波動完全暴露給客戶,管理人還是做了很多緩釋措施。

              這輪波動讓理財公司再度重新審視自身管理能力。招商銀行高管日前提出,將進一步加強固收類產品投放,加強權益市場投研能力建設;在權益資產的期限管理方面,適當延長封閉期,為客戶獲得超額收益。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

              標簽: 銀行理財子公司 上市銀行 年度報告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