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葵油難出口、棕櫚油主產國高關稅、美豆屢創新高下 國內花生價值幾何?
近一年多時間以來,三大植物油脂——豆油、棕櫚油、菜油價格不但居高不下,而且還時常再創新高,更重要的是當前俄烏局勢仍在不斷發展之際,烏克蘭葵油變得更加難以出口。與此同時,國際市場棕櫚油主產國不是產區缺少勞動力,就是相關機構經常聲稱要提高關稅。此時,作為全球油脂油料市場的“領頭羊”,美豆則屢創出近年來的高點。這讓油脂市場的“老貴族”——花生油不時地發出感嘆,是不是“技不如人”了?為什么大家一直很喜食的花生、花生油價格卻表現相對平淡呢?新的作物季開始之時,國內花生市場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呢?
為了給大家解惑,國內花生界的資深“活動家”——張亞楠邀請我國糧油市場監測預警專家王老師、主銷區廣東花生期貨投資高手小唐,以及遼寧花生集團董事長黃微、金智農(北京)風險管理公司花生行業研究員李正邦開了一個座談會。由于交流與溝通時的熱情如3月底的春風花香一樣四溢,越辯越明與探討的氣氛濃厚,經過充分分析,他們都忍不住說出了心里話。
未來花生市場有四大關注點
據王老師介紹,未來國內花生市場有較多值得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新季花生種植面積,這將決定未來市場新增供應量的多寡,決定著的期現貨價格上行有沒有實盤壓力,將會對花生遠期合約期價形成決定性影響。二是花生油消費需求變動趨勢,意味著未來市場上支撐花生原料價格的力量是大還是小。三是進口花生到港數量與成本,這也是決定市場供需格局的重要因素。四是油廠和貿易商的存貨意愿,是一個最不好捉摸的心理因素。
今年1月至2月我國花生進口量同比減幅較大
“從市場發展態勢來看,近幾年我國花生進口量大幅增加,出口則延續著下降態勢?!蓖趵蠋煴硎?,我國原本是傳統花生出口大國,在2008年之前幾乎不進口花生。不過,自2009年以來我國進口花生數量呈現穩中有增態勢。到了2020年,進口花生數量還出現了大幅增長現象,并創出歷史最新紀錄,至此我國成為花生凈進口國。究其原因,是國內花生消費需求出現了持續增長。預計未來我國花生進口數量仍將維持在高位。另外,雖然近年來我國花生出口表現穩定,數量也不是十分大,但作為花生期貨投資者等,這個市場變量還是需要關注的。目前,我國出口的主要是花生仁、花生果、烘培花生及其他花生制品,年度間波動較大。2021年我國花生出口到全球的60多個國家,共計出口37.8萬噸,略高于2020年的37.4萬噸。
王老師說,2021年我國進口花生134.5萬噸,略低于上年的141.3萬噸,仍為歷史次高水平,主要因國內花生價格大幅回落,下半年到港量明顯減少所致。
2022年1—2月,我國進口花生僅有3.1萬噸,不但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17萬噸,而且比2020年同期的22.1萬噸減少更多。據了解,塞內加爾花生將在4—6月集中到港,屆時到港量估計將呈增加態勢。另據了解,我國進口花生到港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其中上半年是集中到港時間,下半年一般情況下到港量較少。
“從我國進口花生來源國來看,2021年蘇丹花生進口量大幅增加,已經超過了塞內加爾,成為我國進口花生第一大來源國,非洲地區國家花生生產潛力也因此被激發了出來,未來估計花生進口數量還具有繼續增加的空間?!蓖趵蠋煴硎尽?/p>
花生價格走勢關鍵看榨油需求
近年來,我國花生榨油消費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食用消費增長速度,未來下游市場的關注點主要在花生榨油消費增長速度方面。據王老師介紹,在食品消費方面,花生一是直接食用,鮮食帶殼花生和脫殼花生炒、煮、炸后直接食用。二是生產花生制品,如花生小食品類,即風味各異的花生類小食品和以花生為主要原料的花生糖果、糕點等。另外是花生制品類,即以花生或花生蛋白粉為原料生產的各類花生蛋白飲料、花生蛋白粉、花生醬、花生醬油、花生豆腐等。來自市場貿易商方面的信息顯示,今年我國花生食用消費降幅在20%—30%。三是榨油消費,其整體是穩中有增的。其中,2021年我國油廠期初庫存高,收購啟動晚,再加上花生油消費需求疲軟,令花生價格漲幅低于其他油料,同時庫存高企還限制了油廠的收購數量。但進入2022年以后,市場需求好轉,油廠收購意愿較強。從花生榨油消費的特點來看,季節性消費較為明顯,同時不同品種的花生消費差異較大。
東北新季花生播種面積或難增加
遼寧花生集團董事長黃微對東北產區花生種植及貿易走勢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預測。分地區來看,吉林產區2021年受自然災害影響小,當年花生豐收,部分地塊畝產增加50%,農民的總收入較為穩定。在遼寧產區,從昌圖到綏中,普遍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由于部分產區受災嚴重,農民的損失大,導致2022年種植積極性不高,有的農民則缺少資金,估計新季花生或不種或少種。另外,部分地區在2021年過度擴大播種面積,一些農民將可以種玉米的田地也用來種了花生,2022年部分農民的農業種植結構可能會發生調整,花生不會再度擴種了。
“綜合分析,預計東北產區2022年花生種植面積較2021年有所下降。其中,多年來只適合種花生的田地仍繼續種花生,沒有大的變化。以前既能種花生又能種玉米的田地,多數會種玉米,因為農民種玉米有補貼,價格也不錯。2021年農民受自然災害較重地區,由于農民的風險意識強了,加上農民會意識到種玉米的風險小,可能會種玉米多一些。”黃微說。
業內人士:東北產區花生價格5月前將高位運行
據黃微介紹,從東北產區影響未來花生走勢的主要因來看:一是產區剩余庫存數量。二是俄烏局勢對國際糧油市場的影響程度。三是油廠收購積極性和收購數量,以及植物油和花生粕價格等因素的作用。四是期現套利交易規模的增減。五是中間商囤貨的欲望和操作數量。六是國內終端市場需求情況。
黃微預測,2022年5月之前,東北產區統貨(混米)收購價格將保持高位區間運行態勢,油料米和交割品需求旺盛,市場交易較為活躍,價格堅挺。而同期的商品米可能交易較為疲軟,其價格高低將隨著統貨收購價格變動,存在小幅上漲的概率。進入5月之后,預計市場行情穩中偏弱,統貨米收購價格和商品米價格將慢慢小幅回落,幅度預計在5%左右。
河南南部陳花生價漲,新季面積存在下降概率
“相關機構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河南省花生種植面積占全國的四分之一以上,花生產量則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主產區集中在豫南地區的駐馬店、南陽兩市,兩者花生種植面積占有河南省花生種植面積的‘半壁江山’。而如果聚焦到縣域來看,豫南地區花生種植又形成了以正陽縣為核心、其他地區‘眾星拱月’的花生核心產業帶,花生種植面積超過了400萬畝?!苯鹬寝r(北京)風險管理公司花生行業研究員李正邦主要分享了正陽縣及周邊產區市場基本面、疫情常態化下的花生期貨交割情況,以及花生產業實體與期貨市場互動關系和參與情況。
李正邦表示,從正陽縣及周邊產區花生市場基本面來看,農戶出貨意愿松動,花生市場開始小幅上量,貿易商詢價要貨增多,油料米市場行情較好,其中麥茬通貨米價格走強,如近日麥茬白沙通貨米價格已到了4.05—4.1元/斤。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市場價格與花生期貨4月合約的基差已經收窄回歸,而與遠月合約的基差仍相對可觀。
“從新季花生種植情況分析,當地存在一年一季的春花生種植用地(四、五月份播種)和一年兩季的冬小麥、夏花生種植用地(五月底麥收,六月初播種花生),雖然春花生種植在一些地區讓人感覺減少,但比重過小,當地貿易商甚至將其排除統計之外,所以當地的種植主流和種植傳統仍是冬小麥和夏花生。2021年當地夏花生收獲季出現了陰雨天氣,導致很多農民豐產不豐收,同時2021年下半年花生價格呈現出較長時間的走低趨勢,結合大豆、玉米與花生爭地的替代效應(大豆、玉米均可與小麥輪作,種植和收獲相對更省事、成本更低,風險環節更少),讓人不得不注意以上因素對農民花生種植積極性的消極影響。然而,結合當地20年以上的花生種植歷史經驗,老百姓種植花生已經形成習慣,如果沒有非常有利可圖的替代品種沖擊,這種種植慣性短期很難有大幅的波動。因此,新季花生供應的預測,仍需保持對原產地各種植環節的跟蹤調研。”李正邦說。
花生期貨4月交割量或不如預期
主銷區廣東花生期貨投資高手小唐認為,當前大家均比較關心即將到來的花生期貨4月交割。據他介紹,2022年年初至3月中旬,國內花生期現貨價差一直比較大,促使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收現貨且進行交割,導致很多產業企業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等深度介入,以致于一度把東北現貨價格都抬到了跟河南、山東產區差不多的水平,河南、山東近期的現貨市場價格也有所抬升了,主要是兩地油廠的收購價格上調。不過,在油廠上調價格之后,現貨市場價格與花生4月合約的價差就越來越小,因此,最終的交割量可能沒有前期大家預測的那么多,已經有不少貿易商選擇直接供油廠,最終是不交貨的,畢竟差不多的價格送油廠拿到的是現款,不用再等一段時間用于交割了,屆時還有可能貼水一些。另外,花生4月和10月合約的價差比較大,也有不少市場主體開始遷倉至10月合約。從交割地區來看,預計山東地區可能會少一些,河南地區多一些。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標簽: 屢創新高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 []景區旅游生意不佳,黃山鼓勵導游兼職采茶
- []三米粥鋪抗疫一線送溫暖,同“粥”共濟踐行公益
- []KINGKOIL HOME金可兒寢具定制店落地深圳,開啟個性化寢具定制時代
- []國家發布今年房地產分工,落實好10方面,支持合理購房需求將加快
- []綠城中國實現去杠桿、高效能、高增長
- []賺翻了!凈利增幅最高200%!七家上市銀行理財子公司曬成績
- []綠城管理收入、毛利潤、歸母凈利潤等利潤指標數據亮眼
- []巨頭收縮、供應商被瓜分 社區團購遇“寒冬”
- []中國奧園、德信服務、新天地產將延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
- []年報速遞|綠城服務去年收入125.66億元,毛利23.3億元
- []龍湖集團交出2021年地產成績單
- []年報速遞|金茂服務去年收入15.15億元,同比增長60.5%
- []數字藏品火出圈!想象很豐滿 現實有點骨感?
- []遠洋集團開發主業穩步增長
- []天價CEO去職,敏華控股兩天“掉了”1600萬
- []弘陽服務:保持有質增長
- []王兵作別北新建材,留下15億資金“窟窿”丨年報風云?
- []一周公告合輯丨龍湖、旭輝、招商業績亮眼 世茂、寶龍等業績“難產”
- []中國奧園:正在制訂重組計劃 年報可能無法于3月31日前刊發
- []和訊曝財報丨正商實業2021年實現收益134.21億元 同比增長66.3%
- []和訊曝財報丨港龍中國2021年收益約為103.69億元 同比增長約149%
- []旭輝永升服務:審慎與長期主義丨資色·曝財報⑨
- []@所有車主 這些新規下月起實施!優化調整記分分值
- []美國消費者信心低迷 待售房屋銷量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 []外匯局:2021年四季度我國外債規模繼續穩步增長 境外投資者持續增持境內人民幣債券
-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即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美國經濟仍強勁
- []一年內到期債務僅占總借貸額7.6% 龍湖對收并購依舊審慎
- []月銷售額逐步下探年度凈利首下滑!保利發展進入增收不增利通道?
- []無懼通脹+日元走軟 日本央行行長堅持寬松貨幣政策
- []精益增長一年,華住交答卷
- []正商實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99億元
- []鑫苑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22億元
- []富力地產預計去年凈虧損不少于80億元,將延發經審核全年業績
- []年報速遞|金輝控股去年收入400.2億元,毛利77.5億元
- []金茂服務發布2021年業績報 在管面積同比增長106%
- []夜讀·房企融資|金融街、華潤置地、美的置業發布融資計劃及進展
- []年報速遞|新城悅服務去年營收43.5億元,毛利率30.8%
- []萊蒙國際: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340萬港元
- []深圳出臺紓困措施:減免“房土兩稅”,緩繳公積金
- []綠城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8.46億元 同比增20.22%
- []星星集團預計2021年度錄得凈虧損3600萬港元
- []格力地產將717萬股回購股份注銷 以減少注冊資本
- []重慶百貨2021年歸母凈利潤9.8億元 同比下降6.68%
- []爪哇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港幣7020萬元 下跌54%
- []大悅城:年度報告披露時間由2022年3月30日變更為2022年4月12日
- []大生地產:2021年溢利為港幣6.54億元
- []碧桂園獲農業銀行200億并購及保障房額度、200億住房按揭額度
- []我愛我家延長非公開發行股票決議有效期至2023年
- []城投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9.12億元 同比增長18.26%
- []沒有一個屋頂可以錯過晶科能源BIPV
- []新城悅服務2021年核心凈利潤增長55.4% 在管面積約1.54億平米
- []民生銀行貸款疑云:借款人變擔保人 80萬元去哪兒了?
- []茂業商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4.09億元 同比上升92.18%
- []廈門國貿:擬推不超過1.06億股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 []年報速遞|美的置業去年收入737億元,核心凈利約54.6億元
- []涉訴標的金額約7.3萬元, 聯發集團武漢公司成被執行人
- []新城悅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5.21億元 同比增15.38%
- []萬達酒店2021全年盈利2.59億港元,但酒店入住率不足50%
- []金地集團高管將斥資不超過2000萬元購買公司債券
- []深天地董事楊國富辭職
- []港交所擬第三季推投資服務通
- []東莞:4月起商品房預售確權后直接轉現售簽約
- []瑞信上調中海物業目標價至11.16港元
- []財面兒丨美的置業2021年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37.44億元,同比下滑13.4%
- []財面兒|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及部分核心管理人員購買不超2000萬元公司債券
- []快訊丨新城控股成立商管公司 注冊資本1000萬元
- []春江水暖!卓越多盤喜迎三月天
- []保利置業:獲受一筆4億港元非承諾短期循環貸款
- []美國擬2022年向歐盟提供至少150億立方米的額外液化天然氣
-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跨境數據驗證平臺上線 微眾銀行提供區塊鏈開源技術支持
- []最新!武漢首套房貸利率降至5.2% 此前已有20城首套利率低于5%
- []興業銀行談地方政府融資:資產質量可控 逐步壓降存量債務
- []費用管理初創公司Ramp融資7.5億美元,將著力拓展差旅業務
- []中航信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2%,處理2.73億張BSP客票
- []中國建筑國際: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68.01億元 同比增加13.1%
- []華潤置地成功發行30億元中期票據 票面利率最高為3.54%
- []銀行業月報:銀行急跌反彈 基本面仍然穩健
- []浦發銀行加碼推動無還本續貸持續守“滬”小微企業
- []港脈黃岐!同溢堂成為港傳中藥的代表品牌
- []郵儲銀行雨花支行:住銀聯合進社區 便捷服務入人心
- []東莞:4月1日起預售房地產項目確權后直接轉現售簽約
- []大興商辦市場發展提速,助推“新國門”科創總部區升溫
- []專注做女襪的新品牌己舟:第一期新品上線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陳序平:未來龍湖集團會布局高能級城市 發揮多航道效應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陳序平:龍湖集團未來的毛利率會逐漸修復
- []一個信號,先讓房地產活下來,央行等多部門集體發聲,關鍵時期
- []金融街11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最高為3.48%
- []印度新年度棉花種植面積將增長20%
- []大北農:肥豬自繁自養成本今年下半年整體爭取降到8元/斤以下
- []中國鐵建17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確定為3.67%
- []吉祥餛飩向深圳疫情區捐贈物資,共克時艱
- []我國油菜種植面積呈增加趨勢 產量將持續增長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龍湖集團2021年實現銷售額2900.9億元 長三角區域占比28.2%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陳序平:2022年龍湖集團將秉承“量入為出”的拿地策略 圍繞毛利率等指標進行布局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趙軼:2022年龍湖集團銷售目標3000億元 保持穩健增長
- []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顯著收漲 央行公開市場凈回籠600億元|債市縱覽
- []年報速遞|正榮服務去年收入約13億,在管面積同比增長超七成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龍湖集團2021年物業投資收入104.1億元,同比增長37.5%
- []LME鎳重啟交易后繼續上演“過山車”式行情 投資者何去何從
- []年報速遞|金融街物業去年收入13.2億,利潤約1.5億
- 2021年龍湖實現歸母核心凈利潤224.4億元 同比增長20.1%
- 三盛控股、陽光100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
- 直擊世茂一季度開局:加速生產、品質兌現 、美好服務
- SOHO中國2021年營收凈利雙降 將繼續出售部分商業物業
- 陽春三月 捷途X70 PLUS與長安CS75 PLUS誰更適合踏青出游?
- 本土主題公園“以變制變”,以創新謀發展
- 大摩分別降嘉里建設今明兩年每股盈利預測4%及11%
- 鄉村民宿的“桃花源”與生意經
- 正榮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74億元 同比增1.7%
- 和訊曝財報丨龍湖集團2021年營業額2233.8億元 同比增長21.0%
- 和訊曝財報丨正榮服務2021年收入約為13.36億元 同比增長約21.1%
- 長沙望城經開區投資集團10億元中票完成發行 利率3.70%
- 等不到MU5735應答,空管如何處置“雷達信號消失”
- 曾經的網紅打卡地,還活得下去嗎?
- 富昌電子榮獲萊迪思半導體授予的“2021半導體杰出合作伙伴獎”
- 百年糊涂借勢婦女節做品牌營銷,竟然比江小白還會整事兒
- 和訊曝財報丨金隅集團2021年主營收入1236.34億元 同比上升14.47%
- 世界睡眠日 | BMC怡和嘉業攜手院端專家共筑健康睡眠
- 廣東:2022年擴大“六稅兩費”適用范圍 落實好LPR下行
- 2021機場客流量排名公布,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位列第一
- 廣東:鼓勵各市通過發放消費券等形式開展消費促進主題活動
- 金隅集團擬發行不超100億元公司債券
- 期市播報:純堿、玻璃聯袂上漲 “妖鎳”卷土重來
- 年報解讀丨核心指標穩步增長 遠洋集團為房企“韌性”發展提供樣本
- 信泰人壽駐馬店中支開展鄉村振興愛心捐贈活動
- 關于深化民航改革評估工作的思考
- 背負50億債務違約,陽光城憑什么拿下六連板?
- 南京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20宗 總起始價267.23億元
- “妖鎳”卷土重來 滬鎳主力合約刷新歷史新高
- 金華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15宗 總起始價約48.6億元
- 曾經的網紅打卡地,還活得下去嗎?
- 年報速遞|弘陽服務去年營收約11億,在管面積同比增長近35%
- 青島膠州灣發展集團7億中票將付息 利率4.92%
- 廣東:落實好鐵礦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保供穩價措施
- LME:3月28日收盤起上調每噸鎳保證金至6144美元
- 房價回暖城市調查·南京|房價連漲3個月,土拍規則放松!南京這三個片區熱賣,“可選房源有限”
- E寵商城嚴苛選品,守好品質關,賦能每個養寵家庭
- 凈賺827億元!8萬億銀行年報亮相 現金分紅比例創新高 首披“涉房”業務風險賬本
- 突發!寶龍商業官宣年報“難產”
- 這家上市房企搞不好“房”搞“鋰”!獨董全棄權,股價12漲停,持股員工人均賺30萬!
- 房價回暖城市調查·長沙|房價15連漲,成交仍處低位,長沙多數樓盤為何不愿“降價營銷”?
- 和訊曝財報丨瑞安房地產2021年收入175.55億元 較上年增長282%
- 3月份下跌行情明顯 多只中概股開始大手筆回購
- 年內基金經理達76人離職 包含2022年“四冠王”趙詣等明星經理
- 國際油價重回120美元 三個交易日內漲幅拉到13%
- 年內一季度發行28只可轉債 合計募資金額達772億
- 北向資金連續4日凈賣出 其中近三日凈賣出額均小于10億元
- *ST艾格提前鎖定面值退市 目前A股市場內僅剩5個交易日
- 攜程去年凈營收200億元 國內機票與酒店業務恢復水平行業領先
- 菏澤大野地產100%股權及2.28億元債權擬轉讓 底價約2.53億元
- 結婚登記數創36年新低 愛情還是年輕人的必需品嗎?
- 三大運營商年報業績公布 2021年合計盈利達1481.94億元
- 豆粕為何持續上漲?業內:豆粕比豆子還要貴了!
- 烏克蘭春播面積削減 全球小麥供應格局面臨調整
- 多地被迫按下“暫停鍵” 波及化工行業“半壁江山” !提貨受阻、停工停產
- 京東物流:擬配售1.505億股及大股東認購2.614億股 總購買價10.9億美元
- 甘肅民航置業掛牌轉讓昌茂地產100%股權
- 早讀拾光(3.25)丨財報延期名單再拉長 佛山降低人才卡申領門檻
- 抑制高通脹 多國進入“連續加息”周期
- 2021全年營業收入超越2019年,同程旅行何以超車?
- 金融機構搶灘3億“新市民”金融服務 推專屬貸款成銀行切入口
- 南京:房價連漲3個月、土拍規則放松 南部新城等三片區房源供不應求
- 重慶:限時八折、首付兩成、購房有補貼…… 房價3連漲后樓市加快推盤
- 長沙:房價15連漲、成交仍處低位 多數樓盤為何不“降價營銷”?
- 北京:新盤加快入市、二手房快速回暖 樓市修復趨勢仍不穩定
- 金融街物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37億元 同比增長約31.29%
- 弘陽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28億元 同比增83.4%
- 金隅集團: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29.33億元 同比增加3.14%
- 年報速遞|五礦地產去年收入近129億港元,溢利約6.3億港元
- 寶龍商業更換核數師 將延期發布經審核年報
- 東航MU5735已找到的黑匣子初步判斷為艙音記錄器,已發現部分飛機及遺體殘骸
- 觀點直擊 | 復星郭廣昌:這30年,我們完成了全球布局(實錄)
- 中華企業2021年歸母凈利潤減少41.57% 全年簽約額46.9億
- 李宇嘉:政策紓困從三四線進入省會弱二線城市
- 結婚登記數創36年新低 愛情還是年輕人的必需品嗎?
- 綠景中國地產白石洲舊改一期一宗地塊提前繳清8.09億土地出讓金
- 因疫情限制出行 綠地香港將延期發布經審核年報
- 廈門首批集中土拍收官:9宗地收金約154億,建發、金地等落子
- 自然資源部:我國礦產資源國情調查主體工作基本完成 約2/3的戰略性礦產還需要進口
- 年報速遞|瑞安房地產去年收入175.55億,溢利約22億
- 北美三大化肥巨頭股價續創多年新高 超級周期接近尾聲了嗎
- 和訊曝財報丨五礦地產2021年收入128.86億港元 按年增長68.2%
- 生豬價格連降6周 龍頭豬企產能擴張放緩 能否挺過下跌周期?
- 招商蛇口:踔厲奮發 行穩致遠
- 這些大宗商品的暴漲 原因不止是俄烏局勢
- 中華企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8.05億元 同比減少41.57%
- “雙粕”創新高 緣何走強?
- 和訊曝財報丨SOHO中國2021年實現租金收入約17.42億元 同比增長約13%
- 眾安集團: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7313萬元 同比減少91.17%
- 金隅集團擬下調“17金隅02”公司債利率 從5.38%下調至不超過2.95%
- 投資者逾1.4億港元掃新世界長沙灣甲廈85個車位
- 永泰地產: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8.54億港元
- 廣聚能源擬掛牌深圳南山22套房產 預計利潤5800萬
- 4家銀行被銀保監會通報 涉違規及不當收費
- 松贊獲招銀國際投資
- 光大永年: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267萬元 同比減少3.85%
- 東航MU5735:第一部黑匣子不排除存儲單元損壞的可能性
- 利用市場優勢地位轉嫁抵押評估費 多家銀行被通報
- 郵儲銀行小額貸款規模超1萬億元
- 紹興首套房貸款利率最低降至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