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亞洲國家物價漲勢紛紛打破預期 高通脹之下已無“凈土”

              來源:財聯社 時間:2022-04-13 17:24:31

              據牛津經濟研究院4月12日發布的簡報,自2021年10月以來,亞洲(除中國外)的食品通脹率已上升2.7個百分點至4.5%。

              該機構預計這種上漲趨勢將持續到第二季度,甚至對某些國家來說,還可能延長到第三季度初。

              其中,糧食凈進口國受到全球價格上漲的壓力最大,包括亞洲地區的幾個發達國家和菲律賓;而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糧食凈出口國也面臨著價格壓力,因為他們同樣依賴某些作物的進口,而現在卻因沖突而受到影響。

              亞洲開發銀行本月早些時候表示,預計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會使亞洲發展中國家通脹率上漲1個百分點到達3.7%,雖然與美國相比仍屬溫和,但仍舊會引發政策拐點的出現。

              上漲!上漲!

              亞洲部分國家已陸續公布3月通脹數據,其中中國、印度、印尼、菲律賓、泰國和韓國通脹數據漲幅均超過預期。

              中國3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5%,是三個月來最大同比漲幅,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超過8.3%,均高于經濟學家此前的預測。

              印度3月的通脹率達到6.95%,創下17個月以來新高,已連續第三個月高于印度央行的通脹目標區間上限。

              印尼的消費者價格在3月上漲2.64%,為2020年4月以來的最大幅度;泰國的通脹率達到5.73%,為13年來漲幅最大;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通脹漲幅由2月的1.9%上升至3.4%,首都外地區則由3.4%上升到4.1%;韓國通脹漲幅也達到了十多年來高點,4.1%。

              就在不久前,亞洲地區的物價似乎與歐美通脹切割開來,并沒有加入轟轟烈烈的價格上漲熱潮中,但隨著地區沖突的不斷演進,通脹也在亞洲開始上演。

              生活發生了改變

              巴基斯坦卡拉奇市的一家印度飯店里,廚師Ilyas說,一公斤調過味的米飯(3-4人份)已經漲了一倍,達到400巴基斯坦盧比。

              “在過去的15年里,我一直在這個廚房工作。這些天大米和香料漲的這么厲害,窮人已經買不起了?!?/p>

              印尼雅加達的小吃街上,一個椰漿飯小攤販Zainullah面對原材料上漲,選擇減少招牌印尼炒飯的份量,而不是提高價格或是改用次等的食材。

              韓國一位泡菜店崔姓老板過去會在市場上買10顆大白菜,而現在同樣的錢卻只能買到7顆。

              泡菜一般作為韓國餐館免費提供的配菜,但現在這種做法也變得奢侈。崔老板的一名顧客說:“現在應該把泡菜叫做‘金菜’”。(韓語中泡菜Kim-chi與Keum-chi發音相似,而keum意思是黃金。)

              對于中國臺灣地區的Steven來說,漲價又意味著新的生活方式。他曾經是拉面店Just Noodles的??停F在,“我會盡量減少外出就餐,多在家做飯”。

              亞洲政策轉向

              就在今天(4月13日),新西蘭因為對價格的擔憂而上調利率,上調幅度為22年來最大。

              市場也在調整預期,預計會有更多亞洲地區的央行貨幣政策出現拐點。以韓國為首的政府債券收益率今年以來一直在上升,這意味著該國央行很可能開始調高利率。

              而MSCI新興亞洲指數截至4月12日,今年已下跌12.07%。為阻止更多的資本外流,亞洲不少國家需要及時調整貨幣政策來支撐本國貨幣。

              據澳新銀行集團的數據,3月有223億美元的投資凈流出亞洲新興市場(不包括中國),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拋售。

              印度央行行長Shaktikanta Das上周表示,2月底以來宏觀經濟和通知前景發生了“結構性轉變”,這顛覆了此前關于印度今年物價壓力趨于平靜的說法。

              印度央行表示,“按照我們的優先順序,我們現在將通脹置于增長之上?!?/p>

              韓國央行對再次加息仍有爭議,但新加坡央行預計將收緊政策來對抗輸入性通脹,尤其是能源價格的上漲。本周,這兩國央行都將舉行議息會議。

              亞洲通脹還將惡化

              匯豐認為,盡管亞洲區域大多數是凈出口國,但由食品造成的通脹風險最大。而中國最近部分城市的疫情反復,則導致物流不暢并可能推高物價。

              更重要的是,隨著制造商投入成本的增加,消費者價格(CPI)可能進一步攀升。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Krystal Tan預計未來通脹將進一步加?。骸澳壳吧a者價格和消費者價格之間差距異常地大,這表明,隨著生產商承擔更多的成本,最終流入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壓力正在醞釀之中?!?/p>

              彭博首席亞洲經濟學家Chang Shu分析道:亞洲供應鏈壓力將在未來幾個月惡化,會加劇對全球通脹的擔憂。俄烏正在推高燃料價格,而上海疫情影響了世界上最大港口的順暢運行。

              他說,“數據并不是指向一個方向,但商品成本的上升和交貨時間延長表明混亂局面將持續存在?!?/p>

              (文章來源:財聯社)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