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房地產開發貸重回增長通道!廣東將繼續引導銀行降低需求端購房成本

              來源:南方新聞網 時間:2022-05-08 05:32:48

              5月7日上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召開“保主體促消費穩增長”廣東金融落實落細助企紓困新聞發布會。

              降準釋放流動性210億元

              普惠小微貸款延期還本本金370億元

              落實好降準政策,降低銀行資金成本。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張皓介紹,今年以來,通過降準為轄內法人銀行機構釋放流動性210億元,預計每年降低銀行機構資金成本約2.6億元,通過銀行機構傳導促進降低融資成本。

              用好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銀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今年以來,為轄內銀行機構累計辦理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共617億元,推動發放優惠利率貸款,為市場主體節約融資成本約3.9億元。

              發揮LPR指導作用,引導銀行貸款利率下降。今年以來,一年期和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下降了10個基點和5個基點,引導轄內銀行機構同向降低貸款利率。3月份,轄內商業銀行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47%,同比下降27個基點。

              指導用足展期續貸政策,緩解市場主體還款壓力。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有發展前景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指導銀行機構給予延期還款、展期續貸、降息降費等紓困支持。今年以來,轄內銀行機構普惠小微貸款延期還本本金370億元,有效緩解市場主體還款壓力。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相繼落地

              碳減排支持工具發放貸款356億元

              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擴大支持政策覆蓋面。多策并舉,推動首批1.88億元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成功落地廣東,支持83家轄內法人銀行向普惠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87.5億元。推動江門出臺普惠小微貼息政策,打造“信貸政策+貨幣政策工具+財政貼息”的聯動支持模式,強化普惠小微支持政策效能。

              加強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運用,推動能源保供和綠色低碳轉型。截至4月末,21家全國性銀行在粵分支機構通過碳減排支持工具發放貸款356億元,占全國比重超過10%,惠及企業160余家,加權平均利率3.86%,預計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00萬噸;21家全國性銀行在粵分支機構通過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發放貸款10億元。

              積極爭取創新政策工具,支持重點領域和行業發展。加強與上級部門溝通,積極爭取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1000億元支持交通運輸和物流倉儲業融資再貸款向廣東傾斜,爭取參與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促進解決疫情防控中的痛點難點。指導金融機構做好科技創新項目儲備;加強與科技、工信等部門聯動,梳理符合條件的企業名單,通過“粵信融”平臺推送,開展銀企對接,加快推進創新政策工具落地見效。

              房地產開發貸重回增長通道

              將積極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

              張皓介紹,2022年1季度,廣東房地產貸款出現邊際改善,房地產開發貸款增加579億元,擺脫了上年3季度以來的平緩狀態,重新進入了增長通道;3月,個人住房貸款增加144億元,環比多增159億元。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完善住房領域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貸款平穩投放,更好滿足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

              一是“因城施策”切實落實好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引導房地產業實現良性循環。

              按照“因城施策”原則,對“人口凈流入”城市,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保持地區房地產貸款集中度基本穩定。對“非人口凈流入”城市,合理確定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今年3月以來,全國已有100多個城市的銀行自主下調房貸利率。目前,廣東“非人口凈流入”城市房貸利率仍然較高,4月,粵北五市(清遠、韶關、河源、梅州、云浮)部分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均已下調,最高降了40個基點,接下來,要繼續引導銀行切實降低需求端購房成本。

              二是“穩字當頭”把“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作為首要任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繼續指導轄內銀行保持房地產信貸投放平穩有序,防止大起大落;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平均辦理周期在合理水平。

              積極推動“保交樓”政策落實。指導轄內金融機構區分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做好重點房企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支持房企債券融資。

              引導轄內地方法人銀行用好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過渡期安排,合理把握過渡期集中度壓降節奏,支持銀行為保持集中度基本穩定,對過渡期進行合理調整。

              指導銀行機構配合地方政府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管理,在確保預售監管賬戶資金優先支付工程款的前提下,兼顧房企和銀行支取劃撥賬戶資金的需求,提高預售資金使用效率。

              三是積極嘗試創新金融渠道,優化住房供應結構。

              積極配合國家優化住房供應結構的要求,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長租房市場,滿足新市民、新青年的階段性住房需求,促進保障性住房大市場形成。

              積極落實國家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各項政策,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金融支持做到“全金融主體參與、全流程參與、全金融產品參與、被支持主體全覆蓋”,將銀行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發放的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目前,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占比雖然不高,但不納入集中度管理可讓銀行在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方面獲得更多的空間,緩解房企資金壓力,改善房地產融資環境。

              積極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項目。激活資本市場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發展的內生動能,加大優質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推動住房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廣東建行正在積極推動有關項目,金融創新將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更多的金融供給。

              寬貨幣撬動寬信用

              對實體經濟發放貸款增9283億元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調查統計處處長汪義榮介紹,一季度,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4萬億元,同比多增1554億元。分項目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本外幣貸款合計增加9283億元,受上年同期高基數影響,同比少增1585億元,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66.8%;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基本穩定,其中股票融資393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1億元,債券凈融資1543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71億元,兩者合計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13.9%;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力度加大、節奏提前,凈融資1979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830億元,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14.2%;表外融資有所回升,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三項合計增加508億元,同比多增1522億元。其中,3月份,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5392億元,同比多增1082億元,邊際改善勢頭較為明顯。

              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獲呵護

              農副食品加工業中長期貸款比增98.2%

              造業和基礎設施業貸款增長較快。3月末,廣東制造業單位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8%,增速比上年末、上年同期分別提高5.4個和4.6個百分點?;A設施行業單位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1%,增速比各項貸款快2個百分點。

              糧食和能源生產保供相關貸款大幅增加。農林牧漁業單位貸款同比增長20.6%。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98.2%和6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貸款同比增長15.4%。

              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物流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貸款增勢回升。批發零售業貸款一季度增加498億元,扭轉了去年下半年下滑態勢。住宿餐飲業貸款增速3月末回升至0.6%,比上年同期回升7.4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貸款同比增長10.8%,比上月末回升0.5個百分點。

              普惠小微貸款繼續增量擴面。普惠小微貸款余額達2.97萬億元,同比增長25.2%;普惠小微貸款戶數達264萬戶,同比增長23.4%。

              科技創新和綠色貸款增長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24.0%、32.1%和70.1%,比上年末分別加快4.9個、2.8個和17.1個百分點。綠色貸款余額達1.74萬億元,同比增長57.7%,比上年末加快12個百分點。

              “五一”期間投放消費券580.39萬張

              撬動消費交易13.49億元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之一,對擴內需暢通國內循環有重要的牽引帶動作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支付結算處處長陳衛東介紹,該行助力消費券發放,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消費券、激勵補貼發放和使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按照省政府促消費的工作部署,組織全省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各支付服務市場主體主動對接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圍繞汽車、家電、零售、餐飲、文旅等民生行業,積極提供高效、安全的消費券發放系統和應用場景服務。2022年以來,廣東省內20個地市依托云閃付、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行APP等移動支付平臺,累計投放政府消費券2,629.85萬張,涉及金額6.07億元,撬動消費交易35.81億元,惠及實體商戶21.99萬家;其中,“五一”期間投放消費券580.39萬張,撬動消費交易13.49億元,有效助力消費回暖復蘇。

              加大金融業促消費補貼力度。鼓勵指導省內銀行面向疫情影響較嚴重的接觸性消費行業和領域,如旅游、餐飲、酒店等,同步開展專項營銷活動,持續加強“政府+銀行”補貼促消費杠桿作用。如,指導珠海、中山等13個地市組織銀行在2022年“五一”期間,投入1,257萬元專項補貼推出“愛購橫琴”“岐樂匯”等促消費活動,直接帶動消費0.97億元。

              減免支付手續費11.4億元

              惠及800萬市場主體

              落細落實支付減費讓利政策。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指導全省銀行、支付機構,細化支付降費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小微企業動態識別專項工作負責制、誤收多收費用退還等機制,全面推動廣東17項支付降費政策落地見效。截至2022年4月末,全省累計減免支付手續費11.4億元,惠及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近800萬家,積極助力小微市場主體減負紓困、穩健經營。

              加強信用卡消費激勵。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精準把握消費支付需求,組織銀行開展信用卡營銷活動,并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推出信用卡消費分期、延期還款、利率優惠等激勵措施,持續提振持卡人和商戶雙邊消費信心。如,指導省內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廣發銀行等對滿足條件的持卡人提供延長免息還款期服務,解決特殊客戶短期資金困難。2022年1至4月,省內銀行為40萬個商戶減免信用卡手續費1.96億筆,金額2.70億元。

              52個行業電商平臺

              幫扶農戶轉型增收超8000萬元

              推進電子支付與新興消費業態的深度融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指導省內銀行、支付機構結合直播消費等新興消費趨勢,充分發揮支付APP數字化優勢,優化新興線上銷售模式,通過優化支付流程、提高支付處理效率、降低支付交易成本等方式,為提高廣東本地直播平臺“直播帶貨”和大型商超百貨“直播消費”模式的競爭力提供支付保障。2022年1至4月,共組織省內支付服務市場主體開展本地“直播帶貨”43場,發生線上交易19.62萬筆、金額1.05億元。

              助力農村產業發展與鄉村消費提振有機融合。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組織銀行、支付機構依托“悅農生活鮮特匯”等平臺拓展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為涉農企業提供包含支付、平臺、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支付服務,暢通蜜柚、荔枝、黃皮等粵字號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全省已搭建支付行業電商平臺52個,幫扶超500家農戶轉型增收超8000萬元。

              累計為試點貿易企業辦理便利化收支業務10.3萬筆

              金額合計919.9億美元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外匯綜合處處長張志東介紹,今年以來,該行大力推動貿易便利化政策提質擴面。

              推動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政策擴面、提質、增效,指導銀行為優質外貿企業實施更加便利的貿易收支措施。截至2022年4月末,全轄累計為試點貿易企業辦理便利化收支業務10.3萬筆,金額合計919.9億美元。

              繼續為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等貿易新業態相關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2022年1-4月,轄內未納入海關統計的網絡購物收支總額折合112.9億美元,同比增長45%。三是大力推廣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鼓勵銀行通過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出口信保保單融資、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等應用場景,精準服務中小微外貿企業貿易融資。截至2022年4月末,全轄銀行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為1355家外貿企業辦理貿易融資業務1.39萬筆,融資金額折合414.6億美元。

              率先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

              累計交易金額10.31億美元

              張志東介紹,廣東率先在全國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推出了13項外匯改革和便利化措施,支持廣州南沙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通過政策宣講、企業業務輔導等形式推動多項試點措施順利落地實施。截至4月末,已累計辦理試點業務705筆,交易金額10.31億美元。

              指導廣東省銀行自律機制出臺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展業自律指引,優化事后監管機制,營造“越誠信越便利”的營商環境,指導轄內銀行開展資本項目數字化服務試點,推動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政策落地見效。截至2022年4月末,大灣區內地城市共辦理一次性外債登記試點業務681筆,簽約金額折合481.1億美元;共有22家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登記金額折合約1.3億美元。

              繼續擴大資本項目開放,積極推動私募股權雙向跨境投融資試點(即QDLP和QFLP)。QDLP首批試點額度50億美元,已有1家企業取得QDLP試點資格。QFLP試點已獲批在南沙自貿區開展,我行配合廣州市金融局于近日制定了試點實施細則,目前已有1家企業提交試點申請。

              企業利用外匯衍生產品管理匯率風險

              規模同比增長38%

              張志東介紹,該行開展“風險中性傳萬企、外匯套保解難題”主題宣傳活動,針對不同行業企業進行分類培訓、“一對一”輔導,引導企業正確認識匯率風險。

              督促銀行及時響應企業匯率避險需求,積極采取減費讓利、專項授信、線上辦理等措施,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精細化、定制化的外匯套保服務。

              引導政策性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增信,強化風險分擔,積極發揮“幾家抬”作用,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套保門檻和成本。2022年一季度,全轄企業利用遠期、期權等外匯衍生產品管理匯率風險的規模合計371億美元,同比增長38%,企業套保比率為30%,同比提升6個百分點。

              (文章來源:南方新聞網)

              責任編輯:

              標簽: 貨幣信貸 房地產開發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