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16家上市銀行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超20% 息差收窄壓力猶在

              來源:中國經營網 時間:2022-05-08 05:08:14

              近日,上市銀行陸續公布2022年一季度業績報顯示,延續了2021年的增長態勢,42家A股上市銀行中,36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雙增長,16家銀行歸母凈利潤增速超20%。

              貸款規模驅動凈利息收入增加,被認為是拉動上市銀行盈利增長的主要原因。同時,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原曉惠分析稱,當前我國銀行業整體經營相對穩健,資本充足水平等各項指標非常健全,給銀行經營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不過,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提示稱,銀行業息差收窄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業內人士認為,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仍然是下一步的重點,且銀行要優化業務結構,提升投資銀行、現金管理、跨境金融等多元化金融服務能力,提高信貸配套服務能力。

              36家上市銀行營收、凈利潤同比雙增長

              截至目前,42家A股上市銀行均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業績報。其中,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速超過10%的有15家上市銀行;26家上市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超10%,16家上市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超20%;36家營業收入、凈利潤實現雙增長。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認為,一季度上市銀行利潤大增,主要是貸款規模驅動凈利息收入增加引致。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李茜亦贊成道,部分上市商業銀行盈利上升,主要系“以量補價”效應,開門紅推動信貸擴張逐步回歸常態,負債端低成本存款的優勢對息差形成保障,整體利息凈收入保持較好增速。

              “這里的貸款規模并不僅僅指一季度增加的增量,也包含原有的存量。貸款投放增加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穩增長背景下政府和監管部門鼓勵增加信貸投放,二是國家穩增長政策發力,提供了信貸的有效需求,與上市銀行多年來的信貸投放節奏形成共振。”楊海平指出。

              原曉惠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一季度銀行貸款投放增長有明顯的聚焦性和針對性,信貸結構優化較明顯,制造業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長速度較快,高技術產業貸款投放力度也比較大。

              同時,李茜認為,資產質量表現良好、不良率維持低位、撥備計提力度總體平穩,亦是銀行盈利上升的原因。

              記者梳理發現,在不良貸款率方面,多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持續逐季“雙降”,不良率較2021年末下降的上市銀行數量高達32家,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常熟銀行等14家銀行不良貸款率低于1%,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最低,為0.77%。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一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3.7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9%,較年初略有下降;銀行業金融機構撥備余額7.3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99.5%。

              近日,德勤發布的《中國銀行業2021年發展回顧及2022年展望》(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銀行業整體在重點領域的風險持續得到控制,宏觀杠桿率下降了約8個百分點,高風險影子銀行規模繼續大幅壓減,不良資產處置成效明顯,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狀況趨于改善。與此同時,反映銀行不良生成情況的指標——關注類貸款占比也有降低,這意味著銀行不良生成壓力減小。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境內銀行關注類貸款平均占比為1.49%,較年初減少0.14個百分點。

              凈息差收窄壓力倒逼銀行優化結構

              記者注意到,部分銀行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之一——凈息差仍然呈現分化態勢,且多家銀行凈息差收窄。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部分銀行凈息差收窄與銀行加大讓利實體經濟力度有關,從趨勢來看,為應對短期經濟困難,國內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讓利實體經濟,但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積極采取措施助力銀行穩定負債,預計后續凈息差整體仍會趨降,但幅度有限。

              某股份制銀行在其業績報中指出,息差小幅下降主要是受近年來市場利率下行的累積影響,生息資產收益率有所下降,但該行持續提升客戶存款占計息負債比重,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帶來的影響。

              “銀行業息差收窄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在此背景下,銀行要加強精細化的管理。”曾剛指出,銀行要提高經濟利潤,要么是獲得更多的收入,要么是降低成本,但提高收入在現在的環境下恐怕受到很多約束、限制,提高效率就變得非常重要,比如通過更好的精細化管理來實現財務管理、經營管理、風險管理、定價方面的精細化,來實現效率的提升。

              在談及后續銀行業如何在業務模式轉型中探尋新的利潤增長極,《報告》亦指出,銀行業需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發展方向,在業務模式轉型的過程中探尋新的利潤增長極,恰當處理資產規模和資產質量的關系以實現穩健可持續增長,同時必須高度重視風險防控,并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要求全面融入經營管理的全過程。

              曾剛強調,未來資產負債結構的優化、收入結構的優化、客戶結構的優化,可能會是銀行業的一個重大趨勢?!霸陔p碳轉型過程當中,我們要明確怎么樣把握好的機會、新的機會,去支持整個戰略的實現、綠色發展的實現,同時尋找新的投資空間。同時配合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這個大戰略當中尋找新的資產投放的機會,解決我們資產荒的問題?!?/p>

              在負債端,某銀行業分析人士認為,要強調對高成本負債的管理,壓降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等高成本負債規模,滿足客戶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增加客戶黏性,切實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實現負債高質量增長,增加來源穩定、低成本負債規模。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責任編輯:

              標簽: 上市銀行 歸母凈利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