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4月社融增量跌破1萬億 央行:疫情下需求明顯下降 M2增速卻重回雙位數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22-05-14 07:20:00

              在4月疫情多地散發的擾動下,4月新增信貸社融數據短期遇冷,但經濟有望迎來復蘇拐點。

              5月13日,人民銀行公布4月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統計數據。4月份當月人民幣貸款增長明顯放緩,反映出近期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顯現。數據顯示,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454億元,僅相當于3月的兩成,同比少增8231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910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億元。

              對于信貸社融數據的顯著遇冷,央行少見地對單月數據做出解釋。央行有關負責人當天表示,近期,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發展有諸多戰略性有利條件,經濟體量大、回旋余地廣,具有強大韌性和超大規模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快落實已出臺的政策措施,積極主動謀劃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多位分析人士也認為,4月金融數據回落符合預期,近期疫情對經濟運行的負面影響是短期的,經濟將逐步進入修復通道。隨著近期多部門密集出臺新一輪穩增長措施,經濟有望迎復蘇拐點,相應的,有效融資需求將逐步回暖。

              疫情沖擊下有效融資需求明顯下降

              新增信貸的同比大幅少增,以及社融增量的收縮,均反映出疫情對經濟運行和有效融資需求的影響。其中,4月社融增量規模單月再次跌破1萬億,上一次單月增量不足1萬億是2020年2月。

              央行的回應中也不回避當前融資需求不足的困境。上述有關負責人表示,4月份當月人民幣貸款增長明顯放緩,同比少增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疊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多,有效融資需求明顯下降。

              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經濟運行所面臨的風險挑戰增多,這些挑戰在最近一段時間顯現得尤為突出。有些企業生產經營已陷入困境甚至停頓,擴大融資意向不強,令金融機構的信貸供給與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之間出現了不平衡,這是4月份當月人民幣貸款增長明顯放緩、同比少增較多的主要原因。

              從4月新增信貸的結構看,企業和住戶貸款均出現同比少增。其中,住戶貸款尤顯疲弱,4月住戶貸款減少2170億元,同比少增7453億元,為連續6個月同比少增。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楊暢表示,住戶貸款相對疲弱,一方面表明房地產的市場需求端仍然處于低位。另一方面,4月不含住房貸款的消費貸款減少1044億元,同比少增1861億元,或大致對應短期貸款,同比少增幅度較3月進一步擴大,反映出居民消費能力也相對較弱。

              不過,對于單月新增信貸社融的大幅走低,也不必過度解讀,過于悲觀。央行有關負責人稱,從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穩健。4月末,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10.5%和10.2%,均保持在10%以上的較高水平。前4個月新增貸款8.9萬億元,為歷史同期次高水平,1-4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39%,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保持在有統計記錄以來的低位。

              “我們不建議過度關注單月的信貸數據。在研判信貸增長的變化趨勢時應適當拉長時間窗口,此外,銀行對于信貸投放節奏的調節進一步加大了單月數據的上上下下?!睆埿穹Q。

              M2增速重回雙位數財政貨幣發力顯效

              盡管4月有效融資需求明顯下滑,但近期財政貨幣加碼穩增長的成效也在持續顯現,4月金融數據也有反映。截至4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4個百分點。

              M2增速重回雙位數有財政政策積極發力的支撐。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4月末M2增速超出預期,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4月降準落地,有助于提高貨幣乘數,從而加強了貨幣派生效應。二是財政政策積極發力,4月財政存款僅小幅增加410億元,同比少增5367億元。三是去年4月M2同比增長8.1%,為當時的低點,形成了較低基數,對4月M2回升形成一定貢獻。

              同時,當月社融增量中,專項債發行也提供了重要支撐。楊暢表示,4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2%,剔除掉地方政府專項債后的社融增速9.0%,兩個口徑差值繼續擴大,反映了地方政府專項債在拉動社融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在基建投資中具有一定比例,這也反映了對基建的支撐作用。

              貨幣政策近期也在加大對市場主體的紓困力度,流動性持續寬裕。張旭表示,央行正發揮出各類貨幣政策工具效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和實體經濟發展。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寬裕,資金市場的基準利率在較低的位置平穩運行,5月初至5月12日,DR007與R001的均值為分別為1.62%和1.42%,分別低于一季度均值48個基點和58個基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品種不斷創新,額度明顯提高,這些結構性工具可以持續投放基礎貨幣,同時也具有精準滴灌的優點,重點為制造業、受疫情影響的服務業、小微企業減負紓困。

              經濟有望迎來復蘇拐點

              總體看,4月信貸社融數據顯著回落在市場預期之內,不少分析認為,近期疫情對經濟運行的負面影響是短期的,經濟將逐步進入修復通道。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近日表示,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疫情沖擊有望逐步減弱,前期因疫情壓抑的經濟活動也將不斷釋放,經濟有望迎來復蘇的拐點。

              “近期一些積極正面的變化正在顯現,一些指標出現好轉。如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連續兩周反彈、三個月期國股銀票轉貼現利率也從4月末0.25%的低點快速回升?!睆埿穹Q。

              溫彬則表示,整體上看,本月信貸社融明顯不及預期,反映出當前有效需求不足,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與此同時,4月M2增長較快,前4個月累計新增社融超過去年同期,也體現了金融靠前發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目前,我國經濟面臨更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風險挑戰有所上升,穩增長更加緊迫。

              “貨幣政策要繼續發揮好總量政策和結構性政策雙重功能,提振有效融資需求,穩定信貸總量。運用存款利率市場化機制的調整,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及受疫情影響行業的支持力度,為市場主體紓困,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睖乇蚍Q。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

              標簽: 實體經濟 社融數據 M2增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