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印度禁止小麥出口 全球農業分工裂痕加劇

              來源:證券時報網 時間:2022-05-17 09:34:29

              因為擔心國內今年收成下降,印度更改了大力出口小麥的想法,盡管印度去年小麥出口量全球占比只有4%,但對缺糧國造成的心理影響極大,也影響到我國種子行業和種植行業類公司估值。5月16日,豐樂種業等多公司漲停。同花順軟件顯示,種子生產指數上漲達到9.18%,種植業和林業上漲5.86%。

              印度為何會突然改變策略,其小麥產量、品質如何?印度禁止小麥出口后,對全球糧食供應的影響有多大?

              改變策略

              5月14日,印度政府宣布除信用證款項下的小麥裝運外,禁止小麥出口,并立即生效。印度政府留了余地,已獲得信用證(letters of credit)或需要供應以“滿足食品安全需求”為由的國家,仍可繼續獲得印度出口的小麥。

              本來,俄烏沖突后,印度被認為是國際糧食市場非常重要的補充力量。

              俄羅斯小麥產量在全球占比為9.7%,烏克蘭為4.3%,出口量大。2021年俄羅斯的產量是7550萬噸,出口量高達3500萬噸,占全球小麥出口量的16.9%,是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世界第六大小麥生產國烏克蘭的產量是3300萬噸,出口量高達2400萬噸,占全球小麥出口量的11.6%。

              印度雖然是全世界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去年出口量僅800萬噸左右,在全球市場占比較小。

              之前,印度想抓住俄羅斯、烏克蘭退出國際市場的機會,大力出口,以減少高庫存。印度食品公司的數據顯示,3月初,印度國有倉庫的小麥庫存超過2300萬噸,大約是政府每年這個時候所需庫存的3倍。

              印度積極拓展小麥出口市場,向小麥進口第一大國埃及出口小麥,在印尼和澳大利亞爭奪市場。4月份,印度小麥出口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40萬噸。有機構預測,印度在2022~2023年有可能向全球市場出口1200萬噸小麥,創歷史最高水平。

              5月14日,印度政府官員稱,印度貿易商合約顯示2022~2023年度出口小麥將為450萬噸。這比預期大幅降低。

              產量和天氣

              印度之所以突然改變策略,主要是因為其國內遭遇極端天氣。

              據相關報道,3月至5月,印度和鄰國巴基斯坦超過10億人暴露在超過40的高溫中,為122年同期最高溫度。據印度氣象局最新的報告稱,今年4月,印度西北部最高平均氣溫為36.32,印度中部平均最高氣溫為38.04.印度西北部多地的地表溫度在一度接近55,局地甚至超過了60。

              極端天氣對小麥產量影響極大, 合計占全印度產量25%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在小麥開始灌漿時,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平均溫度上升7~9的情況使得小麥籽粒變小變干癟。

              除了極端天氣影響,近期印度國內小麥價格上漲較多,也讓政治家對大力出口的策略緊急剎車。

              2021年,全球小麥的產量高達7.76億噸,印度小麥的總產量達到了1.0959億噸,我國總產量則為1.3695億噸,合計共占世界小麥總產量的30%以上。中國與歐盟的小麥產量的世界占比都是18%,印度小麥產量的世界占比14.11%,美國小麥產量的世界占比10%。

              印度小麥產量高,原因之一是種植面積比中國多出500萬~600萬公頃。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020年印度小麥總產量達1.036億噸,種植面積2932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小麥3533公斤,折算下來就是471斤/畝。印度小麥的單產整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的單產相較于2011年(378.6斤/畝)提高了24%。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小麥的2020年單產為766斤,每年還在增長但增長比較緩慢。

              印度每年的小麥產量上億噸,而在連續5年創紀錄的收成之后,印度的小麥庫存不斷膨脹,因此,印度也擁有巨大的可出口小麥盈余。

              印度小麥主要種植地是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印度在小麥生產上有更強的時間優勢:全年的氣溫都適合小麥的生長。麥區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即便是在冬季,三大小麥產區的氣溫也在10~15左右。印度小麥的生產周期更短,一般在10~11月播種,次年2~4月即可豐收,生長期只有4~6個月。

              干旱缺水是限制印度小麥單產的首要因素。2012年3月、2015年5月、2016年的2月,印度均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減產非常嚴重。2016年印度小麥大幅減產,創下近10年新低。印度農業抗旱能力非常薄弱。近些年印度小麥穩定增產,風調雨順很重要。

              比較

              和中國相比,印度糧食產量僅相當于中國一半,而印度人口與中國人口接近。

              印度2020年度的糧食產量為3.08億噸。這些糧食產量中大約3000萬噸是玉米,小麥產量1.036億噸,稻米產量1.2億噸。

              中國需要大量進口糧食,特別是大豆;印度糧食要出口,特別是大米。2021年,印度大米出口量攀升至2140萬噸。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如果印度宣布禁止大米出口影響會更大。

              中國人均糧食產量現在是470公斤。印度的人均糧食產量還不到中國人均糧食產量的一半,為222公斤。

              印度可以出口糧食,中國則需要進口,這跟兩個國家的經濟、氣候和宗教信仰都有關系。

              印度還比較貧窮,中國近些年發展比較快,肉蛋奶攝入量比較高,人均年肉類消費68.1公斤,生活已向更高物質享受邁進。而印度則人均年肉類消費只有4.5公斤,肉類生產依賴糧食轉化,意味著更大的糧食消耗。

              印度人吃肉蛋都很少,人均年蛋類消耗量為3.2千克,排在比較靠后的位置,印度人主要依賴奶類攝取蛋白質。奶類上游消耗的主要是草料。

              印度人攝入肉類少,也是因為印度氣溫更高,能量消耗低,還有一大原因是印度宗教信仰崇尚不殺生,社會整體推崇食素。

              出口

              印度小麥出口起伏較大,主要是因為印度小麥品種差,品質比較低,而且價格比較高,出粉率只有87%。印度小麥蛋白含量低,而且常受病蟲害困擾,很難在國際上競爭。

              2020~2021年度,印度向孟加拉國出口了115.74萬噸小麥,價值2.994億美元,占印度小麥出口總量的55.4%,當年的其他主要出口對象是尼泊爾、斯里蘭卡、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門等。阿富汗和孟加拉國進口用作食物,其他進口國則多將印度小麥充作飼料用途。

              但是,去年印度小麥出口量暴增到800萬噸左右,這是因為國際小麥價格上漲,讓印度小麥出口有利可圖。俄、烏沖突后,全球小麥價格上漲近40%,印度也加大了小麥出口。

              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糧食經濟研究員鄭文慧表示,俄烏沖突以來,印度小麥的出口需求加快,即使沒有俄烏沖突,全球小麥供應緊縮和主要出口國的高價使得印度小麥幾年來首次具有競爭力。連續5年創紀錄的收成和不斷增加的政府小麥庫存,使得印度擁有充足的可出口供應。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研究部首席分析師田亞雄表示,短期來看,印度限制小麥出口或引起小麥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擾動。從基本面來考量,當前印度出口量相對較少,短期想通過出口改變全球供需結構可能性不大。

              田亞雄還表示,此前預計2022~2023年度印度小麥有望出口850萬噸,在出口限制后,這一數字或大幅下修,從而將進一步推高糧食價格。未來,小麥價格在當前水平上能保持多久將取決于戰爭持續多久,以及印度、澳大利亞增加的小麥出口能抵消多少黑海小麥出口的減少。印度小麥出口的限制再一次凸顯出全球農業分工的破裂。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