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LME再當被告 倫鎳大逼空余波未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2-06-08 07:24:41

              倫敦金屬交易所又當被告了。

              港交所7日公告,其全資附屬公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LME Clear在Jane Street Global Trading, LLC提出的一項司法覆核申索中被指名為被告人。該申索擬挑戰LME取消2022年3月8日英國時間00:00或之后執行的鎳合約交易的決定,索賠金額約1534萬美元。LME管理層認為該申索毫無法律依據,LME將積極抗辯。Jane Street Global Trading,LLC是一家以量化見長的美國做市商。

              而就在昨日早間,港交所公告稱,兩家美國知名的對沖基金Associates,L.P.和Elliott International,L.P.向LME和LME Clear提出了同樣的申索,索賠金額約4.56億美元。LME管理層同樣認為該申索毫無法律依據并將積極抗辯。

              這三樁官司的源頭都是今年3月初發生的倫鎳大逼空事件。受歐美制裁俄鎳的影響,3月1日至4日,倫鎳從24225美元/噸上漲至29130美元/噸,漲幅20%。3月7日、8日,倫鎳突然非理性暴漲,最高上漲至10萬美元/噸以上,不到兩日的最高漲幅達248%。

              3月8日晚間,LME緊急宣布,暫停鎳交易,并決定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8日凌晨00:00或之后在場外交易和LME select屏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并推遲原定于2022年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的交割。

              LME喊停是否合理又合規

              針對上述三家機構的申索,LME回應稱,暫停和取消鎳交易是為了維護市場的整體利益。2022年3月7日,鎳市場價格出現顯著上升。然而,LME認為截至當日晚上收盤時的交易是有序進行。隨后在2022年3月8日凌晨,鎳價格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與 LME Clear 商討后,LME決定于當日英國時間 08:15 起暫停所有鎳合約的交易,并將所有于2022年3月8日英國時間00:00或之后執行的交易取消。此暫停交易的決定是因為鎳市場已出現失序的情況。LME追溯性地取消交易,是為了讓市場回到LME可以確信市場是有序運作的最后一個時間點。需要強調的是,LME一直以市場的整體利益行事。 LME鎳交易隨后于2022年3月16日在LME所有執行交易的場所恢復進行。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3月11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鎳價本次暴漲嚴重背離基本面,失去了對現貨價格的指導意義,偏離了服務實體經濟的初衷,對全球鎳及上下游相關產業造成了嚴重傷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位期貨行業人士,他們均表示3月8日LME暫停和取消鎳交易是合理的,是維護市場公平的重要手段,從方向上來說并無不妥。

              方正中期期貨高級研究員楊莉娜表示,3月8日LME取消了當天的鎳交易,主要是因為當天鎳價異常劇烈波動,日內漲幅翻倍。其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交割品可用資源不足,以及地緣局勢引發的供應中斷憂慮。但即便是這樣的理由,鎳的供應是趨于緊張,而非完全消失,并不支持如此異常上漲。暴漲的根本原因還是空頭沒有對應的標準交割品交貨,而被多頭利用規則進行擠倉。

              楊莉娜進一步指出,類似的逼空操作在其他品種上出現過,主要就是某些交易商利用貨物資源優勢,利用交易規則獲取利益,但以倫鎳如此極端的方式展現,已經明顯脫離了商品供需本身。

              由于交易所沒有漲跌停板制度,資金方跟進,而空頭來不及組織資金及貨源,市場出現極端波動。后續LME采取了很多限制漲跌幅,遞延交割等措施,同時積極尋求增加場外交易透明度的措施,意圖增強風控。

              事實上鎳價的異常劇烈波動給現貨行業帶來的影響很大,不少按照當月交易所價格為基準給進口原料計價的企業表示高額虧損已經無法承擔,產業鏈到目前為止都受到成本短期快速提升的影響,很長時間內無法合理定價。事實上,鎳供需本身的緊張情況并不至于帶來如此暴漲,非標品的供需是持續趨勢增長甚至可能過剩的,交割標準品供需最緊張。所謂庫存低迷的情況,更多在于結構性的扭曲。目前市場定價仍以LME價格為參考,但折算系數已經紛紛調降,產業定價的規則已經逐漸調整。

              “從這個角度來講,LME采取取消當天交易的情況,有其合理性,當時鎳價已經脫離現貨實際,而且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不加阻止,交易所定價公信力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引發一系列違約事件。因此交易所這么做不是偏向交易的某一方,實際是在做自救的措施,否則一旦失去客戶的信任,交易所立足的基礎也將消失?!?/strong>楊莉娜稱。

              但也有一位資深期貨人士表示,盡管LME此舉在方向上并無不妥,但在具體操作上有改進空間。LME取消已經發生的交易本身易引發糾紛,而且停盤一段時間后,開盤后兩次出現交易混亂局面,另在具體限制的細節上,比如規定的半個小時內成交有效,但實際上半小時之后仍有成交,而且有成交價出現在新規定的漲跌停板之外。

              事實上,這不是LME第一次因為規則被提起訴訟。2013年8月,有鋁制品企業指控LME當時的倉儲規則讓高盛等倉庫運營企業囤積鋁等金屬,從而人為創造供應瓶頸,使得價格即便在嚴重供過于求和產出創紀錄的背景下依然虛高。當時港交所和高盛的回應都是“該訴訟毫無法律依據,LME將積極抗辯”。這場訴訟耗時一年,最終以LME的勝利告終。

              LME也不是沒有輸過官司。2013年11月,在港交所的推動下,LME宣布了新的倉儲規則,核心在于加快倉庫存貨的流動。新規強制要求倉庫的排隊時間超過50天后,金屬的交付量必須超過存入量。一旦新規實施后,鋁價由于倉儲中的高出貨量而跌價,將導致俄羅斯鋁業公司的利潤受損。按照原計劃,此項新規自2014年4月1日開始實施,但最終由于俄鋁的訴訟被迫暫停。俄羅斯鋁業公司在訴訟中表示,LME的倉儲新規損害了俄鋁的權益。最終法院裁定俄鋁勝訴。港交所改革延遲。

              我國有色金屬品種期貨國際化機遇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LME針對倫鎳逼空事件的應對措施,反映出這家歷史悠久的交易所實質上還是存在制度漏洞,之前既沒有大戶持倉報告制度,也沒有漲跌停板制度,出現異常波動時就突然暫停甚至取消交易。如果LME只是暫停交易可能還不會引發這么多爭議,但是取消交易顯然會讓多空得益不同。相比之下,我國上期所的交易規則設計相對完善,這或許是上期所爭取有色金屬國際定價中心的一次機遇。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重金屬部主任段紹甫此前表示,“鎳期貨事件”從外部表象看是企業風控意識不強、企業對金融期貨市場的敬畏不夠、LME期貨市場風險管理機制不到位和地緣政治突變疊加的結果。但從內因看,本次事件暴露了當前西方期貨市場遠離生產、消費地區,已不能滿足實體產業需要,以及鎳衍生品期貨發展沒有跟上產業發展變化的問題。

              段紹甫認為:“當前,西方等發達經濟體既不是有色金屬的消費大國,也不是主產國,雖然倉儲布局遍布全球,但港口倉庫和倉儲公司多為歐洲老牌貿易商掌控,同時,由于缺少有效風險控制手段,實體企業在運用其期貨工具時存在隱患。另外,鎳衍生品期貨培育發展沒有跟上,也增加了涉鎳周邊產品企業在實施產品保值時的交易風險。”

              “鎳期貨事件凸顯了推進相關有色金屬品種期貨國際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尤其是在加速鋁、鎳、鋅等品種國際板推進方面。在頂層設計下,倘若資源國能采用‘國際平臺、保稅交割、凈價交易、人民幣計價’的市場化采銷定價模式,不僅能夠樹立中國堅定市場化貿易的形象,提升中國大宗商品定價能力,還能夠降低境外中資企業套保風險。另外,要強化對鎳產業格局變化方面的研究,抓緊培育鎳衍生品期貨品種?!?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

              標簽: 倫敦金屬交易所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