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斷卡”行動金融懲戒標配:5年內暫停被懲戒人支付賬戶所有業務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2-06-09 07:47:09

              6月8日,安徽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公布“斷卡”行動聯合懲戒名單顯示,被懲戒單位和人員共1392個。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多地公示了“斷卡”行動金融懲戒人員名單,同時,銀行也在加強對賬戶的管理。5年內暫停被懲戒人支付賬戶所有業務成為“斷卡”行動金融懲戒標配。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表示,“金融懲戒名單與過往的失信人名單內容不同,但作用是相同的。一方面是懲罰,讓被懲戒人在金融業務上失去便利性;另一方面則是監督。”

              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有關業務

              上述聯合懲戒名單的懲戒措施顯示,對被懲戒單位和個人,基礎運營商5年內只保留1張電話卡且不得辦理通信產品新入網業務的懲戒措施,中國人民銀行對其實施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的懲戒措施,并納入金融信用基礎數據庫管理,將違法違規行為記錄至個人征信。

              6月3日,海南省三亞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對70名非法買賣、出租、出借銀行卡,為電信網絡詐騙提供轉賬洗錢服務的人員進行金融懲戒。并對上述人員在三亞全域范圍內實施5年內不得新開立賬戶,并暫停其名下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含支付寶、微信渠道)。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曾公示懲戒的電詐幫兇名單共614人。同時,昆明市警方嚴正警告,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卡或支付賬戶,且被用于電詐犯罪造成損失的失信用戶,僅保留1張銀行卡,5年內不得新開賬戶、暫停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等。

              “各地發布的金融懲戒人員名單,并非是簡單的公示,其背后具有重要意義。”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記者表示,“目前來看,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成為各地‘斷卡’行動金融懲戒的‘標配’。這有三方面意義:一是加大了違法成本,同時也能起到警示作用;二是可以降低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反洗錢和金融監管方面的難度;三是對建立全面的信用社會有著重要的價值?!?/p>

              銀行對賬戶的管理力度不斷加大

              自2021年以來,銀行對賬戶的管理力度不斷加大。比如,2021年,多家銀行發布公告稱,對異常賬戶及一些長期沒有交易且沒有資金的“睡眠賬戶”進行清理;進入2022年,連續三年以上(含三年)未發生客戶主動交易,活期賬戶余額低于10元,未簽訂信用卡、個人貸款還款及其他代收代付協議的賬戶也被部分銀行納入排查清理范圍。

              此外,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等支付機構在2022年均發布了關于治理違規個人帳號名單,共處置超20萬個違規賬號。

              2021年1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斷卡”行動數據顯示,央行方面推動行業風險整治,督促銀行、支付機構清理長期不動戶、“一人多卡”和頻繁掛失補換卡等異常銀行卡14.8億張。并嚴查支付領域涉詐違規問題,對130余家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開展專項檢查,暫停620家銀行網點1個月至6個月開戶業務。根據全國“斷卡”行動推進會通報,全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案連續3個月下降,月均涉案單位銀行賬戶數量同比大幅下降。

              盤和林表示,“目前‘斷卡’行動打擊范圍不斷擴大,正呈現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多方聯動趨勢。對于機構端來說,‘斷卡’行動重在常態化管控,要充分利用并加強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在該領域的應用?!?/p>

              而在用戶方面,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告訴記者,“在數字時代,銀行賬戶、支付賬戶、電話號碼等是識別個人身份的重要資產,因此賬戶的安全至關重要?!彼嵝逊Q,個人用戶切勿貪圖小利,隨意出租、出借、出售個人名下銀行賬戶、支付賬戶和身份證件。同時,要保護好個人賬戶信息,不向他人透露賬號、賬戶密碼、身份證號碼等信息。以免成為詐騙行為的幫兇。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

              標簽: 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