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全球首個!這里將對牛羊收“打嗝費” 農民付錢 或最終消費者買單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22-06-11 07:57:41

              據央視財經6月9日報道,當地時間8日,新西蘭政府頒布一項法律草案,計劃對農業排放物,也就是牛、羊打嗝噴出的氣體進行專門的定價、收費。新西蘭環境部表示,這項提案將使新西蘭成為全球第一個讓農民為牲畜排放物付費的國家。

              據紅星新聞報道,該計劃是為了減少該國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預計將在今年12月前敲定。

              新西蘭將對牛羊收“打嗝稅”

              或致肉價上漲

              據路透社報道,這項草案是由政府和農場社區代表共同制定的,如果得以通過成為法律,那么從2025年起,新西蘭農民將不得不為其飼養的牲畜排放的氣體支付費用。報道稱,短期和長期的排放將分別定價,但是將使用單一計量方法來計算排放氣體的體積。此外,這項草案的內容還包括通過飼料添加劑減少排放、鼓勵發展農場林業以抵消排放等。收費所得的收入將用于農業領域的研究、開發和開展咨詢服務等。有關這一草案的最終決定預計將于今年12月作出。

              據紅星新聞報道,僅奶牛就對全球約40%的甲烷排放負責,主要是通過打嗝。而在新西蘭,該國的牛羊數量是人口的七倍多:人口約500多萬,但擁有將近1000萬頭牛和2600萬只羊。新西蘭境內近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農業,主要是甲烷氣體,農業碳排放一直被新西蘭的碳排放交易計劃豁免在外,而這也導致新西蘭政府長期以來“阻止全球變暖”的承諾飽受外界質疑。

              據紅星新聞報道,然而,農業排放此前并未被納入到新西蘭的控排計劃。對農民征稅的措施遭到了強烈抵制,但新西蘭氣候變化部長詹姆斯·肖認為征稅計劃草案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毫無疑問,我們需要減少排放到大氣中的甲烷量,有效的農業排放定價系統將發揮關鍵作用,幫助我們實現減排目標。”

              上個月,新西蘭財政部長羅伯遜承諾提供約19億美元用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舉措,而這筆資金就由農民繳納的污染排放稅來提供。新西蘭草擬的計劃還包括其他措施,如鼓勵農民使用特定的飼料添加劑減少牛羊腸道甲烷排放;在農場加大樹木種植抵消排放等。

              根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報道,奶牛、水牛、山羊、綿羊等反芻動物都會通過打嗝釋放甲烷。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0%。研究發現,與二氧化碳相比,盡管甲烷的存在時間短、排放占比低,但甲烷在100年的時間里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可能是二氧化碳的25倍至34倍。而一頭奶牛每天通過打嗝和放屁,會釋放甲烷氣體,其中90%到95%通過口腔排出,5%到10%以糞便和放屁的形式釋放。

              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目前全球溫度升高,其中30-50%(大概為0.5℃)歸因于甲烷。而如果甲烷排放量在未來10年內減少40-45%,在本世紀中葉之前可將全球變暖降低 0.3℃。

              去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COP26),美國和歐盟等同意到2030年將甲烷的排放量減少30%,包括新西蘭在內的100多個國家也簽署了該倡議。有分析稱,新西蘭這一解決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草案可能會導致肉類價格提高,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

              科學家為牛羊少打嗝放屁傷腦筋

              打算改造基因

              綜合《廣州日報》、《科技日報》、中新網報道,化石燃料的使用是迄今導致氣候變化最大的人為因素,但來自農業領域的溫室氣體甲烷也令情況“雪上加霜”,這方面主要來自牛羊等反芻類動物釋放出的氣體。

              據了解,瘤胃就是反芻類動物的第一個胃,牛羊馬等動物放屁、打嗝或是排泄物都含有大量甲烷。早在2007年,英國的一項研究就顯示,英國大氣層中約有四分之一的甲烷都是由牛羊等牲畜排放的。英國約有1000萬頭牛,每頭牛每天排放的甲烷約為100至200升。這些甲烷從溫室效應上來說,相當于4000克二氧化碳,而一輛越野車一天行駛53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只有3419克。

              為此,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少減少牲畜甲烷排放的方法,例如改變其飲食習慣等。英國的生物科技業者就將大蒜萃取物加入牛群的飲用水,以減少牛只消化系統中的細菌量,進而減少其放屁。但這些方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微乎其微。同時,有英國科學家致力研究改善綿羊基因,希望能培養出少打嗝、少放屁的新品種綿羊。

              2019年,有研究人員撰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組可遺傳的腸道微生物,其能調節奶牛產生的甲烷數量,可在此基礎上,操縱這些微生物,以大幅減少奶牛產生的甲烷。

              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芬蘭、意大利和瑞典的1000多頭奶牛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其中一半的奶牛體內存在一種腸道核心微生物組,然后,他們使用計算機算法,基于微生物組的組成來預測甲烷排放。他們認為可以通過找到甲烷產量最低的奶牛并繁殖它們,同時排除甲烷排放高的奶牛,以減少甲烷排放。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

              標簽: 最終消費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