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訊息:響應可轉債監管新規 券商火速升級系統

              來源:證券時報網 時間:2022-06-21 06:03:28

              上周五,深滬交易所發布新規,可轉債交易者門檻提高。新參與的投資者需要兩年投資經驗,以及賬戶資產不低于10萬元。

              證券時報記者最新獲悉,不少券商加班加點,當晚就部署系統升級,更新相關服務功能,并火速上線了新的可轉債權限開通功能。目前,包括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國金證券、中山證券、太平洋證券等均已上線該功能。據了解,新規之前已開通可轉債交易權限的投資者不受影響,而根據此前申購數據,可轉債投資者已超1200萬。


              (資料圖片)

              此外,交易所還發布了可轉債交易細則的征求意見稿。券商人士分析,新規則下,個別可轉債被資金“爆炒”的情形將會減少,有利于對個券合理定價,更好地發揮可轉債服務企業融資的作用。

              火速上線權限開通功能

              6月17日,深滬交易所發布了《關于可轉換公司債券適當性管理相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锻ㄖ分行略鰞蓷l可轉債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規定:一是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于人民幣1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二是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同時,設置新老劃斷安排,強化投資者保護,確保存量投資者繼續參與不受影響。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包括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國金證券、中山證券、太平洋證券等券商均向投資者表示,已第一時間上線可轉債新權限開通功能,符合準入要求的投資者可前往券商APP隨時辦理。

              據介紹,6月17日當晚,國金證券就根據深滬交易所的最新交易規則,部署相關系統升級,更新可轉債相關服務功能,并在6月19日凌晨完成全部服務升級。6月19日開始,有意向的投資者即可通過國金傭金寶APP申請開通可轉債權限,符合申請條件的投資者申請通過后可在交易日參與可轉債交易;而在新規施行前已開通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交易權限,且未銷戶的個人投資者則無需重新開通,可繼續參與可轉債的申購與交易。

              借著可轉債服務升級的契機,包括光大證券、國金證券、東北證券等券商也加強了公司的投資者教育。

              “公司升級了可轉債權限開通流程,在第一時間通過客戶終端、第5小時投教基地、公司自媒體等渠道向投資者解讀新規,讓投資者及時了解新規變化及對自身的影響?!眹鹱C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可轉債投資業務的風險評級較高,投資者需具備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也需要掌握業務相關知識。開展普及可轉債相關的交易知識、樹立理性投資理念、宣傳防范風險為核心內容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是券商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對公司“客戶至上”服務理念的貫徹。

              有投資者向證券時報記者展示,周日(6月19日)下午已經收到來自券商的提示短信,券商已支持開通新規下的可轉債交易權限。

              國泰君安投顧汪海溯點評可轉債新規時稱,近年來,可轉債逐漸成為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民營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資工具,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制度規則與產品屬性不匹配、日內波動較大、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適應等。此次《實施細則》出臺,有助于防止可轉債過度投機炒作,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汪海溯還表示,“雖然可轉債準入門檻有所提高,但在通知施行前已開通權限且未銷戶的個人投資者不受影響。這一新老劃斷的制度安排,強化了投資者保護的同時,也確保存量投資者繼續參與不受影響?!?/p>

              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交易所還發布了《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通過加強異常交易行為監控等措施,防范可轉債市場過度炒作,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今年以來上市的可轉債中,上市首日漲幅超過50%的可轉債有7只,去年同期僅有1只。其中,永吉轉債在上市首日上漲276.16%,刷新可轉債上市首日的漲幅紀錄。

              《意見稿》的出臺有助遏制可轉債的炒作行為。《意見稿》顯示,深滬兩市擬統一可轉債上市首日漲跌幅限制,并計劃引入非上市首日20%的漲跌幅限制。此外,《意見稿》對異常波動和嚴重異常波動進行了界定,明確在此情況下上市公司的核查及信息披露義務,還增加了異常交易行為類型,進一步加強防控炒作的力度。

              國海證券報告認為,此前市場對小盤債的追捧無疑是不理智且不合理的,與基本面的背離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本次新規急用先行,平穩過渡,優先對防范炒作最有效、同時對市場影響較小的機制進行優化。預計新規實施之后,對漲跌幅的限制、公布大額交易信息等措施將會為市場降溫,長期看有利于可轉債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

              近年來,可轉債逐漸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資工具,因其實行“T+0”交易制度、申購門檻低、交易費用低等特點,成為個人投資者投資的新選擇。

              據國泰君安介紹,可轉債作為一種兼具“股性”和“債性”的混合證券品種,為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融資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最近幾年,可轉債市場大幅發展。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兩市可轉債存量達到7596.36億元,較年初增加590.48億元,為歷史最高水平。與此相較,2018年深滬兩市可轉債存量總規模僅有1898.20億元,5年間增長了300%。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