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天天速看料】混沌天成期貨:棕櫚油大勢已去 印尼把棕櫚油玩崩了!

              來源:混沌天成期貨 時間:2022-07-01 09:53:51

              一、食用油價格大幅上漲,嚴重挫傷了印尼國內的食用需求及佐科的民意支持率

              2022年1月以前,印尼國內食用油零售價市場化的,內外價格是聯動的。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印尼國內食用油零售價飆漲,漲幅在40%左右,價格上漲顯著抑制了需求,印尼棕櫚油國內消費同比從2021年6月份的25%,下降到2021年10月份的-2%。


              (資料圖片)

              食用油問題和通貨膨脹也降低了印尼民眾對佐科的支持率。根據 Indikator(印尼政治指標)的全國調查,印尼普通民眾因價格上漲和供應減少而感到食用油稀缺,這是導致佐科威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2年1月,Kompas的全國調查顯示,佐科的支持率達到 73.9%,該支持率在 2022 年2月降至71%,到2022年3月,支持率為64.6%,而Indikator 在2022年4月14日至 19 日進行的另一項調查的支持率僅為59.9%。

              從2022年4月20 日至24日,Indikator 對來自印度尼西亞各地的 1,219 名受訪者進行了全國電話調查,以迅速捕捉與總檢察長辦公室 (AGO) 處理的案件相關的公眾輿論,該案件調查了該部對外貿易總干事貿易部長和三名來自大型棕櫚油公司的商業領袖涉嫌與毛棕櫚油出口設施有關的腐敗。有趣的是,佐科威總統在本次調查中的支持率從59.9%提高至 64.1 %。這些調查結果強調了食用油問題和總體通貨膨脹對印度尼西亞總統的支持率的影響。

              佐科需要民意的支持來維護自己的政治利益:未來的可能的連任、家人在地方領導職位的延續、政治遺產的繼續執行。

              二、在民意的壓力下,印尼總統佐科針對棕櫚油出臺了各種政策,目的是降低國內銷售價。

              雖然政策比較眼花繚亂,但政策主要分為四類:限價(DPO)、限制出口(DMO)、加稅、構建限價油銷售渠道。從時間上來看,我們大抵可以把印尼棕櫚油政策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22年1-3月,DPO(國內限價),DMO(國內銷售義務),造成的后果是:內外供應均減少。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這個階段的政策,那就是“要求生產商必須低價虧損去內銷,否則就別想出口”。出口被內銷所綁架,要完成內銷才能出口,但是內銷價格被限定,如果內銷就會大幅虧損所以沒人愿意做,結果是2022年1-3月份內銷和出口同時減弱,印尼國內庫存累積。

              我們用下面這張表來計算:印尼棕櫚油內銷和出口哪個更有利?在DPO和DMO實施之前,散油內銷零售價始終比出口價(去除Duty+Levy+特別出口費)高200美金左右,限價之后這個價差-70到-47美金,也就是說限價之后,內銷虧損250美金。

              所以市場主體不愿意內銷,但是由于DMO(國內銷售義務,只有完成內銷義務才能出口)的存在,出口也大幅縮減,國內庫存不斷累積。

              最終,3月中旬印尼取消了DMO和大部分的DPO,僅保留了散油的DPO,并以出口Levy提高160美金結束。

              第二個階段:4月份俄烏沖突帶來油脂的進一步大漲,佐科宣布2022年4月28日禁止出口,這造成的后果是:下游惡意囤積,上游無人收購。

              禁止出口后,印尼老百姓還是買不到限價油,散油市場價也沒有大幅下跌。這是因為上一階段政策調控遺留的散油限價成為BUG,由于限價油和市場油的無風險套利價差,散油限價在14000印尼盾/升,但是散油市場價在17000印尼盾/升,而且簡裝和精裝完全市場化,價格在24000-26000印尼盾/升,買限價油加個包裝賣出去價格即可翻倍。分銷商把限價油囤積起來了。

              分銷商的“惡意囤積”使得民眾買不到限價油,于是印尼政府在5月18日開始著力于構建官方的限價油銷售渠道。舊的貿易部長背鍋下臺之后,新貿易部長的首要任務:建立官方的限價散油銷售渠道。

              但國內食用市場還是太小,散油的體量在每月20萬噸,整個內銷市場的體量60-80萬噸之間。完全禁止出口無法承接這巨大的產量450萬噸。毛棕櫚油開始CPO無人成交,于是壓榨廠不得不壓低果串收購價,壓力向集中度較低和果串不耐儲的種植端傳導,引發農民的抗議。

              印尼棕櫚油小農協會(Apkasindo)的數據顯示,自出口禁令生效以來,印尼 1,118 家棕櫚油公司中約有 25% 已停止購買 FFB,導致全國至少 300 萬農民損失 11.7 萬億印尼盾的總收入。

              最終,5月17日果農在雅加達抗議,5月19日宣布取消出口禁令。

              第三階段:2022年6月,出口禁令解除之后,印尼恢復到DPO和DMO或者加稅的老路,但時間不等人,脹庫停機,出口壓力集中釋放。

              5月19日放開出口之后,緊接著印尼棕櫚油政策調控又回到了DPO和DMO的老路,但在6月7日之前還沒有敲定出具體的DPO和DMO方案。但時間不等人,6月初從壓榨廠到精煉廠都已經脹庫。印尼政府縮小了調控范圍,只針對散油,要求保住國內散油30萬噸的供應,就可以發放150萬噸出口額度,或者不愿意等待的那些出口商直接交200美金/噸特別出口費,也可以直接出口。

              正式開始泄洪。最終以外圍價格暴跌的方式,內銷變得有利可圖,供應回流國內,國內價格下跌,出口逐步恢復,截止6月28日,印尼出口許可頒發了189萬噸。

              三、展望未來,油棕全產業鏈利潤豐厚,供應端并未虧損,印尼需要加速出口才能避免重新脹庫。

              從土地到餐桌,雖然印尼油棕產業鏈利潤在利潤分配中,印尼政府拿走了絕大多數,但是油棕全產業鏈的其他環節仍有利潤。種植端毛利率仍在50%,果串未來供應不會受損,壓榨端壓榨利潤豐厚,壓榨意愿比較強烈,內銷和出口均有利潤,未來只有加速出口,才能避免脹庫,加速出口導致棕櫚油價格下跌,稅費下降(政府從油棕產業鏈拿走的利潤減少),繼而形成負反饋螺旋式下跌。

              種植端:棕櫚果果串的現金成本主要包含兩大類:一是日常養護,二是工人工資及運輸,其中施肥、鏟果工人工資和果串運輸能占總現金成本的7-8成,施肥能占到4-5成。我假設2022年棕櫚果施肥成本較2020年翻倍,小農果串的現金成本仍然只有800千印尼盾/噸,而當前收購價在1250千印尼盾/噸。一噸果串種植現金利潤在30美金/噸,利潤率50%。

              壓榨端壓榨利潤豐厚,截止到6月底壓榨毛利在150美元/噸,自2022年政策限價以來,壓榨廠的產品隨著外圍一起上漲,但內銷虧損且出口受到限制,庫存累積,壓制原料價格。未來內外銷打通之后,壓榨利潤將恢復到正常水平。

              外圍市場暴跌,國內價格跌的少,導致內銷重新有利可圖。出口方面,完成DMO即可免除200美元/特別出口費,這樣出口利潤也挺高。內外銷均有不錯的利潤,只待政府加快出口審批及運力緩解。

              印尼政府在6月份提前發布了7月份的出口稅費,除了最高級別的duty+levy外,加征了200美元/噸的特別出口專項費,交了特別出口專項費可以免除DMO.也就是說政府從油棕產業鏈中拿走毛利的65%以上。印尼的累進稅制容易形成負反饋,價格上漲不斷加稅,價格下跌不斷減稅。

              基于對上述利潤的判斷,我們對印尼棕櫚油的產量、出口、國內消費做出如下推演:產量在5月損失了10%,6月損失了7.5%,7、8月正常產量;生柴消費在7、8月給予17%的環比增幅(B30變成B35);限價油銷售渠道的鋪設及內銷利潤豐厚,假設7、8月食用消費同比增30%;在盡可能調低供應,增加消費的情況下,印尼在7月8月要分別出口270萬噸、300萬噸,才能不脹庫,較6月份的出口分別增加35%、50%。

              歷史上印尼庫存和棕櫚油價格是正向關系,棕櫚油價格漲,印尼庫存增;棕櫚油價格跌,印尼庫存跌。在棕櫚油價格下跌的趨勢下,印尼會加速去庫,同時稅費會不斷下降,形成負反饋。

              四、全球棕櫚產量逐步恢復,歷經3年的拉尼娜即將逝去,壓制通脹成歐美共識。

              2019年以來天氣異常、施肥和新冠持續壓制印尼馬來棕櫚油產量,進入2022年全球棕櫚油產量逐步恢復,2022年1-4月份印尼馬來棕櫚油產量累積同比6.2%。德國油世界對全球棕櫚油預測同比4.6%,印尼棕櫚油協會GAPKI預測印尼棕櫚油產量同比2.5%,USDA預測全球增長2.83%。全球棕櫚油增長已是大勢所趨。

              另外歷經3年的拉尼娜終于即將結束,這三年拉尼娜帶來東南亞暴雨使得棕櫚油減產,北美干旱導致加拿大菜籽減產和南美干旱大豆減產,深刻影響了環太平洋周邊地區的油脂油料產量。IRI預測拉尼娜將在7、8月份結束。

              總結:供應端,前兩年的高利潤造就了對棕櫚樹的高施肥量,目前開始兌現,在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沒有恢復的情況下,G2(馬來印尼)棕櫚油產量已超去年同期;需求端,壓制通脹成為最大的主題,歐美已達成共識,或通過貨幣緊縮壓制全球的商品和服務需求,抑或是拋棄生物燃料來削弱食品通脹。這都利空食用油的需求。棕櫚油大勢已去。

              (文章來源:混沌天成期貨)

              責任編輯:

              標簽: 混沌天成期貨 大勢已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