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當前時訊:光伏上游硅料罕見“停漲” 中游提價景氣度回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2-07-28 07:41:04

              7月27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公布的多晶硅料最新報價顯示,本周硅料價格不變。

              本周,單晶復投料的價格區間在28.8萬至31萬元/噸,成交均價29.76萬元/噸;單晶致密料的價格區間在28.6萬至30.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9.55萬元/噸,環比上周不變。

              年內罕見止漲令業內雀躍,但硅業分會卻立刻戳破了下游買家對產業鏈價格“松綁”的期待。


              (資料圖)

              “本周硅料價格持穩是由于市場無成交,并非供需局面有所變化?!惫铇I分會指出,7月份由于硅料產量出現年內首次下降,供不應求的程度只增未減。根據統計,7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為5.85萬噸,環比減少5%。

              產業鏈漲價難“剎車”

              上游罕見止漲,但產業鏈中下游價格卻難以同時剎車。近日,硅片和電池片廠家接連公告提價消息,漲幅約達4%。

              7月25日晚間,通威太陽能官網公布了最新的單晶太陽能電池片定價公告。與上周報價相比,G12、M10、M6電池片分別上漲5分、4分、4分,最新報價1.28元/瓦、1.3元/瓦、1.28元/瓦。

              值得一提的是,通威太陽能電池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累計出貨量突破100GW,為行業內首家達成此項指標的電池制造商。

              7月26日,隆基綠能(601012.SH)也緊跟著公告了最新的產品價格,不同尺寸硅片價格上漲0.24元至0.25元/片,漲幅約為4%。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隆基綠能公布的M10硅片的厚度變薄,由160μm調整到155μm。

              早些時候,7月21日,TCL中環(002129.SZ)也公布調高P型、N型單晶硅片價格信息。P型硅片方面,各尺寸普遍上漲近4%;N型硅片方面,G12硅片漲幅較小,接近4%,M10和M6電池片漲幅分別為7.46%、7.70%。

              在近日舉辦的2022年光伏產業鏈供應論壇中,多位光伏龍頭企業掌門人就行業現狀和趨勢分析時也頻頻提及產業鏈各環節供需錯配,亦對供應鏈價格上漲感到壓力。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面對供應鏈價格持續上漲,工信部已牽頭有關部門協調該問題,目前正在進展中。

              而產業鏈價格拐點的核心仍是圍繞供需關系的改善。今年上半年已有擴產項目開始落地,硅料廠商在產能上確有增長。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份,國內多晶硅、硅片、電池和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在45%以上。其中,多晶硅和組件產量增幅居前,超過50%。

              不過,多晶硅環節供不應求的基調難改。PVInfoLink資深分析師趙延慧認為,“下半年產業鏈產量的趨勢,仍將以硅料產量為藍本,硅料全年產量規模恐將作為行業產量的‘短板限制’?!?/p>

              而針對價格變動的原因,趙延慧進一步解釋,“中游的硅片和電池片環節暫時仍具備直接轉移成本壓力的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硅料價格在持續挑戰下游的接受度和承受力。下游迫于組件出貨量壓力和市占率目標,若頭部組件企業被迫在自有環節吸收和轉換部分成本上漲的壓力,硅料價格不排除繼續攀升的動能?!?/p>

              值得一提的是,7月21日,協鑫科技(3800.HK)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樂山協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萬噸顆粒硅產能已于今日正式投產。同時,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3萬噸顆粒硅產能已于2022年6月16日投產。這也意味著,協鑫科技近期先后投產的合計13萬噸顆粒硅產能或為硅料供應提供一定的新增產量。

              中游景氣度提升

              通威電池片價格上漲當日,鈞達股份(002865.SZ)、愛旭股份(600732.SH)等電池片核心公司也隨之大漲。鈞達股份更是在7月26日、27日連續收獲兩個漲停板。

              招商證券的研報指出,鈞達股份上半年電池環節盈利改善,同時其TOPCon產線已投產調試。從目前的招標情況看,TOPCon溢價明顯,該公司過去在N型領域長期布局和投入,N型電池投產有望帶來較強的業績貢獻。

              光大證券的研報則指出,通威股份電池產能持續擴張,大尺寸PERC電池片階段性供需偏緊推動電池片盈利修復。

              “在2022年多家電池片企業積極開拓N型電池片產能的基礎上,下游的實際需求仍多以PERC大尺寸產品為主,因此大尺寸PERC電池的階段性供需緊張也帶來了其盈利的邊際修復,疊加公司領先行業的非硅成本控制能力。”該券商預計電池片單瓦盈利相較于第一季度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事實上,電池片的技術路線從P型向N型轉換的步伐正在加速。隨著PERC電池產能投放接近尾聲,新一代技術路線進入量產起步階段。

              例如,7月25日,正泰新能Astronergy首片N型TOPCon電池、組件在海寧智能制造基地成功下線,預示著又有一家N型TOPCon技術正式應用于市場端。

              瑞銀電力新能源分析師嚴亦舒近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記者表示,整個光伏產業鏈的技術趨近成熟,但電池片環節P型轉N型技術會是一個新的主流技術,也會是整個產業鏈最大的技術變化。

              “預計今年下半年到明年,TOPCon還是會成為最主流的技術,逐漸提升市占率。而到明年、后年,隨著HJT技術成本下降、效率提升,HJT可能會具有比較高的性價比。兩年之后HJT的市占率會逐步提升,甚至超過TOPCon.”她判斷。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3年TOPCon和HJT兩者加起來的市占率會達到23%左右。

              嚴亦舒進一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新的N型電池片技術如果出現上量,對于制造商也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與TOPCon技術相關的設備整體訂單的增長會比較可觀。但長期來看的話,HJT應該會是一個更長期的終極技術路線。在這個背景下,HJT相關的設備商亦會受益。并且,HJT有一個比較高的技術門檻,這也是相關設備商所具備的較高的“護城河”。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