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環球熱消息:又降價了!國內油價迎“4連降” 會有“5連降”嗎?專家這樣看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22-08-10 07:03:28

              國家發改委8月9日消息顯示,自2022年8月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降130元和125元。調整之后,全國各省區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平均價格將降至10518.67元/噸和9459.17元/噸。

              2019年來首個“4連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一輪調價后,國內成品油價將迎來年內首次“4連降”,同時,這也是國內油價2019年以來的首次“4連降”。

              在新一輪調價周期內,92號汽油、95號汽油及0號柴油折合之后每升分別下調0.10元、0.11元和0.11元。以50L油箱容量普通私家車為例,此番降價之后,車主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少花5元。

              “4連降”之后,汽、柴油價較6月中下旬累計下跌1010元和1070元,折合來看,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分別累計下調0.88、0.93、0.92元。相較6月中下旬,50L油箱容量普通私家車車主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少花44元。

              數據顯示,今年已進行過14輪調價,呈現“十漲四降”局面,此前三次下調分別是在今年第7輪(4月15日24時)調價,彼時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545元、530元;第12輪(6月28日24時)調價,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320元、310元;第13輪輪(7月12日24時)調價,汽柴油價格分別下調360元、345元;以及上一輪調價,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300元、290元。

              國內油價或將“5連降”

              發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指出,調價周期內(7月26日—8月8日),對經濟衰退和原油需求下滑的悲觀預期主導了油價下行趨勢。

              倫敦布倫特、紐約WTI油價降至2月俄烏沖突以來的低位。平均來看,兩市油價比上輪調價周期下降3.44%。

              8月8日,國際原油價格有小幅回升——美國WTI 9月原油期貨電子盤價格收盤上漲1.75美元,漲幅1.97%,報90.76美元/桶;10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上漲1.73美元,漲幅1.82%,報96.65美元/桶。

              不過,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鄭明亞指出,在沒有新的驅動之前,比如需求繼續下降,或者供應端出現增加的問題,原油價格震蕩的概率較大。

              “在新一輪調價窗口開啟之前,原油變化率或持續在負值范圍內運行,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五連跌’概率較大”,鄭亞明預計。

              國泰君安研報觀點也指出,8月,油價可能仍維持較弱走勢。但能源偏緊邏輯未改變,即如果不是嚴重經濟衰退,2023年原油價格中樞將仍保持在90美元/桶以上。

              油價長期上漲理由仍充分

              高盛在上周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近期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原因包括低流動性,圍繞經濟衰退、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俄羅斯生產恢復在內的諸多擔憂。

              不過,報告指出,“即使假設所有這些負面因素都在發揮作用,油價上漲的理由仍然很強,因為市場近幾個月供應短缺的程度仍然超過我們的預期?!?/p>

              能源咨詢機構Energy Aspects的研究主管Amrita Sen同樣表示,當前能源市場的供應困境并未結束,她堅持認為,國際油市所面臨的問題不在需求,而在供應。

              上周,歐佩克+僅同意小幅增加原油產量,自9月起日產量增加10萬桶,顯著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增產30-40萬桶/日。

              近期,伊核談判將再度重啟,華泰期貨研究院能化組研究員潘翔認為,需要關注該事態的進展。

              “在歐佩克明確表態不會大幅增產之后,歐美對伊朗的接洽更加頻繁,伊朗當前是少數幾個可以在短期內大幅增產的國家,如果未來制裁解除對石油市場的沖擊將會比較顯著,一方面是因為其出口有150至200萬桶/日的潛在增量,另一方面據相關機構統計,伊朗仍有5000萬桶的陸上及海上浮倉。因此一旦伊朗油進入流通流域,將對短期現貨市場沖擊較大,可以顯著緩和由于俄烏沖突帶來的供應缺口?!?/p>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