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播資訊】可轉債新規落地滿月:市場融資效率提升 機構配置力量逐漸回歸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2-09-01 06:57:51

              8月1日起實施的可轉債新規落地已滿月。受交易日漲跌幅限制、信披強化等新規影響,可轉債市場發生積極變化:成交額中樞下移,轉股溢價率回落,發行人贖回意愿增強,市場回歸理性。


              (資料圖片)

              “新規后,轉債市場每日成交額明顯下降,且‘妖券’個數也在不斷減少,爆炒已成過去式。此外,上市公司積極準時披露條款執行情況,信息更加透明化,市場逐步規范?!敝行抛C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市場運行達預期效果

              轉債估值更趨合理

              今年上半年,可轉債炒作情緒異常高漲,新券、次新券單日漲幅屢破新高,嚴重偏離正股價格,擾亂市場秩序。興全可轉債、興證全球興益基金經理虞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旨在打擊過度炒作的可轉債新規自8月份實施以來,基本達到預期效果:市場整體運行平穩,高價高溢價轉債的成交額回落,轉債當日脫離正股大幅上漲的情況明顯減少。

              8月份可轉債二級市場呈現三大顯著特點:一是市場成交額明顯下降。數據顯示,可轉債市場8月份成交額為1.73萬億元,環比減少27%;日均成交額為751億元,環比減少33%。二是新券上市首日平均漲幅收窄。16只公募發行的可轉債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34%,最高為57%,相較于7月份均有所下降。三是可轉債轉股溢價率回落。截至8月31日,可轉債的平均轉股溢價率為45%,環比下降3%;43只轉股溢價率超100%,環比減少2只。

              “轉債市場投機炒作現象明顯得到遏制。”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曹源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量高價高溢價個券估值出現主動壓縮跡象,由此導致8月份轉債市場在跟隨權益市場調整的過程中,轉債市場轉股溢價率水平并未出現明顯的被動抬升,反而有超過半數的個券轉股溢價率下降,其中尤以高價高溢價個券估值壓縮最為明顯,預計后續高價高溢價個券仍面臨大幅回調的風險。

              曹源源進一步分析,轉債與正股聯動更加緊密,轉債估值更趨合理。一方面,8月份絕大多數上漲個券均由正股上漲提供支撐,在漲停機制約束下個券超漲和估值大幅拉升的現象驟減;另一方面,8月新上市轉債雖在上市首日觸發臨停機制,漲幅位居市場前列,但轉股溢價率處于相對合理水平。

              公司提前贖回意愿增強

              有助于溢價率合理回歸

              可轉債新規落地后,上市公司提前贖回可轉債意愿增強,12只可轉債已經或將被強制贖回。

              “強贖是促進轉債估值歸零的關鍵節點?!泵髅鞅硎?,新規中關于贖回條款信息披露的規定更加嚴格,會增強上市公司強贖意愿,提前引導市場預期,促使可轉債估值在合理水平范圍內波動,減小轉債市場大幅殺估值等系統性風險。

              石英轉債為新規實施以來首只被提前贖回的可轉債。相關公告顯示,截至贖回登記日(8月12日)收市后,石英轉債有21.80萬元未轉股,占發行總額3.60億元的0.061%。這也意味著,絕大多數投資者已轉股。贖回的石英轉債數量共2180張,贖回兌付總金額為22.01萬元(含當期利息)。

              除了石英轉債外,還有同和轉債、祥鑫轉債、高瀾轉債等6只可轉債也在8月份迎來贖回登記日,明顯多于7月份(4只)和6月份(3只)。此外,還有中大轉債等5只可轉債將于9月份贖回登記。

              曹源源認為,8月份以來,上市公司轉債強贖和下修公告更加及時,信息披露更加規范。從信披規范性來看,上市公司在條款觸發前的風險提示更加及時,條款觸發后對于是否行權、行權日等內容披露更加精確。

              在虞淼看來,大量的高價高溢價轉債,會在某些階段對投資者造成損失,上市公司提前贖回可轉債的意愿增強,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轉債期權的價值,可能有助于溢價率的合理回歸。面對提前贖回,投資者需要更為關注轉債條款,包括是否進入轉股期、是否滿足強贖條件等,盡量規避溢價率急劇壓縮的風險。

              投資行為進一步回歸本源

              供給有望保持增長

              今年以來,面對可轉債市場的炒作現象,證券監管部門實施了包括重點監控異動轉債、限制個別異常賬戶交易、制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和可轉債新規等一系列嚴監管措施,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促使可轉債市場融資效率提升。

              明明表示,隨著轉債市場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一方面,可轉債投資更加關注基本面信息,減少不可控的擾動因素,轉債投資行為也將進一步回歸本源;另一方面,在逐步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可轉債的供給也有望保持一定增長。

              “新規落地以來,在規范轉債市場交易行為、引導轉債市場定價機制更加合理有效等方面已經發揮出積極作用。”曹源源認為,經過連續幾周的調整,轉債市場部分個券開始顯現出一定配置價值,機構配置力量也在逐漸回歸。機構配置力量的增強,有利于改善轉債發行條件,也有助于提振上市公司參與轉債市場發行融資的意愿,預計轉債市場服務中小上市公司融資的功能將得到進一步強化。

              鵬揚基金混合投資部可轉債策略組認為,可轉債由于兼具債性和股性,是一類獨特資產,適合基金組合參與,市場配置需求較大。新規實施以來可轉債近期回調,和投資者的投機情緒降溫、更加關注企業基本面有一定關系。歷史經驗表明,調整通常會維持一段時間,之后可能出現較好的配置型機會。

              對于下半年的可轉債市場,明明認為,轉債市場的機會需要結合個券指標來判斷,無論是上游資源還是中游制造或是下游消費皆有值得把握的標的。重點推薦投資者從轉債市場效率出發,在當下首選增加轉債持倉彈性,在權益市場出現階段行情時順勢提高倉位,但注意做好交易兌現的準備。

              中融基金則建議,需要更加關注可轉債基本面,聚焦期權內在價值以及正股質地,對于純博弈品種需要適當規避。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

              標簽: 融資效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