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環球快播報】華泰證券:預計今年大圓柱電池將量產放量 帶動相關電池企業受益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時間:2023-04-07 08:11:43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20年9月,特斯拉正式發布4680大圓柱電池,從單體到系統層面對電池進行了全面升級,使其安全性、續航、快充等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相關車企、電池企業自此爭相布局大圓柱電池,以期抓住動力電池市場。同時在戶用儲能領域,國內相關電池企業已從22年開始布局適用儲能市場的磷酸鐵鋰大圓柱電池。我們預計27年全球大圓柱電池裝機量有望達429GWh,對應市場規模2144.8億元。產業節奏上,我們預計今年大圓柱電池將從小批量生產轉向量產放量,帶動相關電池企業受益。同時大圓柱電池引入的創新技術和化學體系也有望為上游的設備廠、材料廠等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全文如下

              華泰 | 電新:新能車前沿技術之五—大圓柱電池

              20年9月,特斯拉正式發布4680大圓柱電池,從單體到系統層面對電池進行了全面升級,使其安全性、續航、快充等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相關車企、電池企業自此爭相布局大圓柱電池,以期抓住動力電池市場。同時在戶用儲能領域,國內相關電池企業已從22年開始布局適用儲能市場的磷酸鐵鋰大圓柱電池。我們預計27年全球大圓柱電池裝機量有望達429GWh,對應市場規模2144.8億元。產業節奏上,我們預計今年大圓柱電池將從小批量生產轉向量產放量,帶動相關電池企業受益。同時大圓柱電池引入的創新技術和化學體系也有望為上游的設備廠、材料廠等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資料圖)

              核心觀點

              從單體到系統全面升級,大圓柱電池性能優勢凸顯

              相較于傳統電池,大圓柱電池不僅僅是在尺寸上進行升級,更主要是在單體和系統層面上進行了全面技術創新。其在單體電池層面引入的無極耳技術,解決了快充和大倍率充放電時的溫升問題,同時通過引入干法電極技術化簡了極片制造工藝,大幅降低了電池制作成本。在電池系統層面,大圓柱電池采用單側出正負極的結構改善了整體電池系統的電氣連接方式,有利于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尺寸的增加,而電池尺寸的升級使得電池結構強度增大,既能為電源設備提供續航功能,也能作為結構電池成為車體結構的一部分,對車體起到支撐作用,有利于節省空間、減輕重量,并實現續航里程的提升。

              動力市場率先發力,戶用儲能緊隨其后、增長有望

              大圓柱電池在電動汽車領域優勢顯著,其安全性能是目前幾種主流電池形態中最高的,同時在續航、快充等方面均性能優越,未來有望成為中高端電動車的最優解。自特斯拉提出4680電池在車系內規模化使用后,相關車企、電池廠紛紛跟進布局,預計最快今年內可實現量產。同時大圓柱電池依托靈活適配性和快充性能優勢有望切入戶用儲能領域,我們預計27年全球大圓柱戶儲電池裝機量將達到21.7GWh,23-27年CAGR可達168.0%。綜合來看,我們預計27年全球大圓柱電池裝機量有望達429GWh,對應市場規模2144.8億元,23-27年CAGR可達110.7%。

              大圓柱電池推動產業升級,結構件/工藝需求創新,材料端潛力釋放

              大圓柱電池在工藝、結構層面的要求更加苛刻,為極耳激光切割、揉平、激光焊接等設備環節帶來了升級需求,并提高了結構件的行業壁壘,我們認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結構件龍頭企業將有望受益。在結構件中,預鍍鎳的國產化替代正加速推進,目前東方電熱的技術指標已經接近進口產品水平,公司預計今年預鍍鎳鋼基帶出貨量為1.5-2萬噸。在電池化學材料方面,技術創新使得大圓柱電池具備更高的安全上限,高鎳正極、硅基負極等更高能量密度的化學體系或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機會,同時也將進一步推動大圓柱電池材料體系的更新,促進單壁碳納米管、新型鋰鹽LiFSI的潛力釋放。

              風險提示:產業鏈配套建設不及時;產業化進展和降本不及預期;市場規模測算存在偏差。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