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每日關注!中金公司:A股鈣鈦礦板塊有望于2Q23重新迎來全年重要布局窗口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時間:2023-04-13 21:10:35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經歷兩個月股價調整和盤整后,我們認為A股鈣鈦礦板塊有望于2Q23重新迎來全年重要布局窗口。受光伏板塊β向上、鈣鈦礦行業大會以及頭部企業穩定性認證進展催化,今年初至2月中旬,鈣鈦礦電池指數上漲24%,跑贏光伏指數13個百分點。2月下旬至4月上旬,板塊消息面承壓,指數回落至今年初以前水平。站在當前時點向前展望,我們認為隨著1Q23末頭部初創公司中試線提效取得喜人進展,2Q23起產業鏈有望進入GW級產線進展活躍期,有望對二級市場鈣鈦礦板塊熱度回升形成催化,建議關注頭部企業GW線招標進展帶來的產業鏈投資機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文如下

              中金 | 光伏前沿系列五:2Q23有望成為全年鈣鈦礦板塊重要布局窗口

              本篇為鈣鈦礦雙月報系列第二篇,覆蓋:1)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行業最新投資研究思考;2)投資人關注度高的行業重點問題分析;3)行業技術、產能、投融資等事件跟蹤。覆蓋時間范圍2023年1月-3月。

              摘要

              經歷兩個月股價調整和盤整后,我們認為A股鈣鈦礦板塊有望于2Q23重新迎來全年重要布局窗口。受光伏板塊β向上、鈣鈦礦行業大會以及頭部企業穩定性認證進展催化,今年初至2月中旬,Wind鈣鈦礦電池指數上漲24%,跑贏Wind光伏指數13個百分點。2月下旬至4月上旬,板塊消息面承壓,指數回落至今年初以前水平。站在當前時點向前展望,我們認為隨著1Q23末頭部初創公司中試線提效取得喜人進展,2Q23起產業鏈有望進入GW級產線進展活躍期,有望對二級市場鈣鈦礦板塊熱度回升形成催化,建議關注頭部企業GW線招標進展帶來的產業鏈投資機會。

              鈣鈦礦行業本期解惑:鈣鈦礦組件材料體系價值量和供給格局如何?結合投資人近期密集詢問,我們對鈣鈦礦材料體系成本拆分進行詳細展開??偨Y而言,鈣鈦礦組件材料成本(功能層、封裝層)合計0.696元/瓦,其中:

              功能層合計0.063元/瓦,占材料成本的9%。其中包括空穴傳輸層價值量0.002元/瓦(以NiOx為例),鈣鈦礦層價值量0.036元/瓦(以溶質FAPbI3,溶劑DMF+DMSO為例),電子傳輸層價值量0.017元/瓦(以SnO2+少量C60為例),背電極層0.008元/瓦(以ITO/Cu/ITO復合電極為例)。

              封裝層合計0.634元/瓦,占材料成本的91%。其中包括TCO透明導電玻璃(FTO玻璃,即浮法玻璃+FTO透明導電膜層)價值量0.394元/W,占材料成本的57%;背板浮法玻璃價值量0.120元/W,占材料成本的17%;POE膠膜價值量0.094元/W,占材料成本的13%;密封膠(丁基膠)價值量0.026元/W,占材料成本的4%。

              我們對2023年1-3月鈣鈦礦行業動態進行梳理,詳見正文。

              風險

              技術進步不及預期,融資環境不及預期。

              正文

              鈣鈦礦路演反饋及投資觀點更新

              2Q23有望成為全年鈣鈦礦板塊重要布局窗口

              我們重申看好2023年光伏鈣鈦礦板塊二級市場投資機會。我們于2022年10月24日發布首篇鈣鈦礦行業深度報告《光伏前沿研究一:鈣鈦礦如何從0到1?》,并于2023年1月6日發布首篇鈣鈦礦雙月報《光伏前沿研究四:鈣鈦礦雙月報01 如何把握2023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投資機會?》,持續追蹤光伏鈣鈦礦從0到1技術進展。我們認為,2023年是光伏鈣鈦礦行業實現團隊從1到10、GW級產線從0到1、資本市場關注度提高的重要節點年份。隨著1Q23末頭部初創公司中試線提效取得喜人進展,2Q23起產業鏈有望進入GW級產線進展活躍期,對二級市場板塊熱度形成催化。

              我們梳理1Q23到2Q23,鈣鈦礦板塊值得關注的重點事件包括:

              協鑫光電:近期1m*2m組件最高效率達到16%,GW線已然啟動部分長周期設備采購。根據協鑫科技2022年年報業績交流會溝通[1],子公司協鑫光電100MW鈣鈦礦1m*2m組件于3月末實現16%效率,并繼續計劃于今年實現18%效率目標,后續將啟動16%效率組件送IEC穩定性認證工作。對于GW級產線,公司正在積極考慮選址問題,對于交期較長的設備的采購交流也在推進,部分進口設備的交期可能要達到1年左右。

              極電光能:三個月內實現0.6m*1.2m中試線最高效率從無到14%的突破,GW線長周期設備采購有望于年中啟動。根據公司交流,極電光能150MW鈣鈦礦0.6m*1.2m組件產線于2022年12月投產出片,于今年3月實現14%的冠軍片效率,并完成首批出貨,后續亦將推動組件送IEC穩定性認證工作。對于GW級產線,根據公開采訪[2],公司已于2月份開始推進無錫GW級產線建設,目前土地招拍掛已完成,廠房在設計中,目標是2H24投產;結合長周期設備交期,我們預計設備招標有望于2023年中左右啟動。

              纖納光電:2023年1月獲得行業首個全面積組件穩定性認證。2023年1月6日,纖納光電消息[3],經德國電氣工程師協會(VDE)權威認證,纖納α組件(0.635m x 1.245m,11.4%轉換效率)已順利通過IEC61215、IEC61730穩定性全體系認證,為全球首個,我們認為標志著鈣鈦礦行業在大面積商用組件穩定性認證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具備積極意義。

              此外,寧德時代(根據供應商公開交流,正處于產線調試階段)、仁爍光能(常熟150MW產線已于3月中旬全面開工,公司預計8月底主體竣工,三季度設備安裝完畢)等企業百兆瓦量產中試線的進展亦值得重點關注。

              圖表1:鈣鈦礦頭部公司產線進展(截至2023年3月)*標星為2Q23鈣鈦礦板塊投資重點關注方向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中金公司不完全統計,若有出入請以公司口徑為準

              2023年鈣鈦礦板塊投資思路:持續尋找增量領域

              從投資方向來看,我們建議重點關注鈣鈦礦相比晶硅帶來的增量市場和流程變化:吸光材料由晶硅變為鈣鈦礦,會省去晶硅產業鏈上游硅料、硅片、以及中游電池到組件的串焊環節,投資機會集中于保留下來的電池制備、組件封裝兩大環節。這兩大環節當前相關生產制造公司以非上市公司為主,而相關生產設備和制造輔材則有上市公司活躍其中。我們于2023年1月6日發布的《光伏前沿研究四:鈣鈦礦雙月報01 如何把握2023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投資機會?》已對相關投資方向進行詳細梳理,詳情可參考我們此前已發布報告。

              此次鈣鈦礦雙月報02,結合投資人近期交流詢問,我們更新提示幾個近期詢問度持續提升的增量方向:一方面,設備端口市場關注蒸鍍設備應用空間,以及鈍化層/修飾層相關設備需求;另一方面,輔材端口市場關注核心功能層材料的具體構成和投資機會。

              設備:鈍化層、C60蒸鍍或為兩大增量領域

              一方面,百兆瓦量產中試線功能層設備選型路線多樣化程度超預期,關注蒸鍍設備。根據我們此前梳理,PVD空穴傳輸層+狹縫涂布鈣鈦礦層+RPD電子傳輸層+PVD背電極層是較為典型的鈣鈦礦量產設備思路。在此基礎之上,結合近期產業鏈調研,隨企業樣本增多,我們注意到幾個潛在變化:1)C60蒸鍍在電子傳輸層上的應用或被更多企業導入(與目前常用的金屬氧化物相比,C60穩定性、導電性更優,成本具備下降空間),帶來增量蒸鍍設備需求。2)傳輸層除使用真空鍍膜設備,應用全涂布解決方案的企業亦不在少數。

              另一方面,GW級時代關注提升鈣鈦礦穩定性所需的增量功能層(鈍化層、保護層)可能帶來的設備需求,關注ALD設備。界面修飾/界面鈍化可以有效減少界面處缺陷復合帶來的效率損失,提高轉換效率,增強結構穩定性。當前,企業多數將鈍化劑摻在鈣鈦礦前驅體溶劑中,在鈣鈦礦層中添加鈍化功能。未來在GW級產線上為提升鈍化效果,鈍化層或獨立為兩個功能層,引入兩臺增量設備需求。根據不同的鈍化層材料方案,初步來看大面積選用涂布機制備鈍化層;若用鹽類材料做修飾層則可能選用蒸鍍設備;若用金屬氧化物則可能選用RPD或者ALD設備。

              輔材:市場關注核心功能層材料價值量拆分和投資機遇

              鈣鈦礦材料體系對于判斷整體成本,以及潛在投資機會均具備參考意義。下一個章節“鈣鈦礦行業本期解惑”中,我們將對材料體系成本拆分進行詳細展開。總結而言,鈣鈦礦組件材料成本(功能層、封裝層)合計0.696元/瓦,其中:

              功能層合計0.063元/瓦,占材料成本的9%。其中包括空穴傳輸層價值量0.002元/瓦(以NiOx為例),鈣鈦礦層價值量0.036元/瓦(以溶質FAPbI3,溶劑DMF+DMSO為例),電子傳輸層價值量0.017元/瓦(以SnO2+少量C60為例),背電極層0.008元/瓦(以ITO/Cu/ITO復合電極為例)。

              封裝層合計0.634元/瓦,占材料成本的91%。其中包括TCO透明導電玻璃(FTO玻璃,即浮法玻璃+FTO透明導電膜層)價值量0.394元/W,占材料成本的57%;背板浮法玻璃價值量0.120元/W,占材料成本的17%;POE膠膜價值量0.094元/W,占材料成本的13%;密封膠(丁基膠)價值量0.026元/W,占材料成本的4%。

              圖表2:鈣鈦礦產業鏈圖譜(更新至2023年3月)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鈣鈦礦行業本期解惑:鈣鈦礦組件材料體系價值量和供給格局如何?

              本期我們聚焦鈣鈦礦組件材料的選擇和價值量測算。

              作為薄膜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由多種功能、厚度不同的薄膜層疊而成,膜層的選材、厚度等都直接影響著電池的性能。以當前量產規劃中最常見的平面反式結構為例,鈣鈦礦電池按照制造順序依次是TCO透明導電玻璃層、空穴傳輸層、鈣鈦礦層、電子傳輸層和背電極層。而在將電池封裝成組件的過程中,則需要在電池的背電極之上疊放背板玻璃,并用POE膠膜和丁基膠進行層壓封裝,最終構成鈣鈦礦組件的完整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表3:鈣鈦礦電池(平面反式)和組件結構

              資料來源:福斯特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鈣鈦礦組件材料價值量集中在封裝材料。通過梳理各家有量產計劃鈣鈦礦企業的專利等信息并結合調研情況,我們歸納出量產鈣鈦礦組件各結構組成材料的常見選擇,以此測算各膜層的材料價值量(TCO導電層一般與玻璃基底同時制造,故合并計算)。如下表所示,以典型平面反式結構鈣鈦礦為例,假設選擇商業化量產中較為常規的材料組合,量產后實現16%的組件轉換效率和100%的生產良率,單瓦組件的材料價值量約為0.696元/瓦。其中,占比較大的是封裝材料,即TCO導電玻璃(0.39元/W,占比57%)、背板玻璃(0.12元/W,占比17%)、POE膠膜(0.094元/W,占比13%)和丁基膠(0.026元/W,占比4%),而鈣鈦礦電池各膜層材料的價值量則較小,合計僅0.063元/W,占比9%。

              圖表4:鈣鈦礦組件選材及價值量測算(以典型平面反式結構為例)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司官網,solarzoom,中金公司研究部

              下面,我們將對其中重點結構組成的材料選擇逐一進行梳理。

              TCO透明導電層。TCO玻璃全稱透明導電氧化物鍍膜玻璃,是在超白玻璃上施鍍一層TCO透明導電層制成,同時具有較好的光透過率和導電性能,根據其鍍膜層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ITO、FTO、AZO三種。

              在鈣鈦礦電池的TCO玻璃頂電極上,FTO是商業化應用的主流選擇。ITO的鍍膜層成分是摻雜SnO2的氧化銦錫,已經被廣泛應用于LCD、OLED等顯示及觸控器件的透明導電電極,也因導電率、透過率好等特點被用作早期的鈣鈦礦電池頂電極材料,但其激光刻蝕能力和光散射能力較差。FTO是摻雜氟的SnO2,盡管導電率、透過率不及ITO,但是在成本、工藝性能和綜合光學性能等方面的優勢使其成為最適合的商業化頂電極TCO玻璃。AZO是鋁摻雜的ZnO透明導電玻璃,具有成本低、光學性能好等優點,目前受限于材料的工藝性能難以推廣,主要是AZO激光刻劃性能不佳、不耐高溫且容易受潮和氧化,如果未來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將有潛力代替FTO。

              圖表5:鈣鈦礦量產企業平面反式結構專利的TCO透明導電層選擇

              注:“-”為專利中未披露材料層厚度;專利中材料選擇可能與實際量產不同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線CVD是FTO的主要生產方法,存在一定技術門檻。FTO玻璃的生產分為離線鍍膜和在線鍍膜兩種:離線鍍膜采用CVD化學氣相沉積或PVD磁控濺射,需要對超白玻璃進行預處理、清洗、加熱等工序,高溫過程容易導致形變,且成本較高;在線鍍膜使用CVD化學氣相沉積,直接在浮法玻璃生產線末端鍍膜,由于性能與成本優勢,使其成為目前主流的TCO玻璃生產工藝路線。使用在線法生產FTO玻璃需要根據原有的浮法玻璃生產線設計、定制鍍膜設備,對浮法生產線工藝進行調整,并不斷調試合適的鍍膜工藝參數,比離線法的技術門檻更高,新進入的企業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

              短期內,國內鈣鈦礦FTO玻璃的供應將是艾杰旭(耀皮)和金晶科技兩強并立的格局。受限于市場規模和較高的技術門檻,國內只有少數幾家企業擁有FTO生產能力。旭硝子是全球第二大玻璃制品公司,供貨中建材等的碲化鎘薄膜電池,其在中國境內生產FTO玻璃的大連艾杰旭已于2022年被耀皮玻璃收購,產能達1000萬平米/年,是國內主要的FTO生產商。金晶科技目前已成功通過國內多家頭部鈣鈦礦初創企業生產線認證,其FTO生產線增加了消除色差的工序因此尤其適合BIPV等應用場景,公司目前擁有2條合計產能2400萬平米/年的FTO玻璃生產線,我們預計公司明年仍將有產線進行冷修技改,加碼儲備TCO產能。其余有FTO生產能力的中國玻璃、旗濱集團等,或是當前時點產能尚處爬坡、或是當前戰略重心未放在TCO領域,短期內較難取得市場份額。在ITO、AZO玻璃領域,亞瑪頓、南玻、信義等企業都已有布局,后續若這兩種TCO玻璃在量產鈣鈦礦電池的應用出現突破,則這些廠商都將存在一定的入場機會。

              價值量方面,當前TCO導電玻璃銷售價格在60元/平米以上,假設16%的鈣鈦礦組件轉換效率,對應160瓦/平米功率密度,換算TCO導電玻璃單瓦價值量約0.39元/瓦。

              圖表6:國內企業TCO玻璃產能及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空穴傳輸層(HTL)。空穴傳輸層在鈣鈦礦電池中起傳輸空穴到接觸電極及阻擋電子反向傳輸、降低復合的作用。在平面正式結構中空穴傳輸層位于鈣鈦礦層之上,為避免加工過程中損傷鈣鈦礦而選材范圍受限,往往需要使用有機小分子Spiro-OMeTAD,性能優但熱穩定性不足且成本過高,這也限制了平面正式結構的量產應用。平面反式結構中常見的空穴傳輸材料包括聚合物PEDOT:PSS和無機金屬氧化物NiOx,其中NiOx由于低廉的成本、相對適宜的能帶結構和良好的穩定性成為鈣鈦礦量產企業的一種普遍選擇,層厚一般為20-30nm。

              價值量方面,我們以PVD法制作空穴傳輸層的典型技術路線進行測算。通過專利資料查得NiOx單價約2元/g,基于20nm的空穴傳輸層厚度、16%的鈣鈦礦組件轉換效率、以及80%的PVD設備原材料利用率,我們計算得出NiOx的材料用量為0.001g/w,結合單耗與單價,對應空穴傳輸層材料的單瓦價值量約0.002元/瓦。

              圖表7:鈣鈦礦量產企業平面反式結構專利的空穴傳輸層選擇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鈣鈦礦層。鈣鈦礦層是鈣鈦礦電池的核心,可吸收一定波長范圍內的太陽光,促進光生載流子的解離與輸運。鈣鈦礦層材料為鈣鈦礦型(ABX3)有機金屬鹵化物,其中A為有機陽離子或半徑較大的金屬陽離子,B為金屬陽離子,X為鹵族陰離子,其光電性能和穩定性的調控都可以通過改變材料組分實現,A組分若使用FAxMA1-x則x可在0-1間任選,B組分由Pb替換為Sn可減小帶隙,X組分的離子半徑越小帶隙越寬。這種可調性為鈣鈦礦材料的研發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各家企業也紛紛通過微調組分實現目標性能,具體配比屬于技術機密,我們在測算時選擇了較為普遍的FAPbI3基礎體系(實驗室常用MA但存在穩定性問題),厚度則在400-600nm之間。對于前驅體溶液中經常添加的添加劑(用于調控結晶、提高器件穩定性等)和鈍化劑(用于鈍化表面缺陷、提高器件效率等),由于選擇過于豐富且用量較小,因此暫不在此測算。

              圖表8:鈣鈦礦量產企業平面反式結構專利的鈣鈦礦層選擇

              注:“-”為專利中未披露材料層厚度;專利中材料選擇可能與實際量產不同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由于量產鈣鈦礦層多使用溶液涂布法制備,所以可通過溶劑工程對鈣鈦礦前驅體溶液的溶劑組分合理選擇和控制,以達到有效調控鈣鈦礦表面形貌的效果。目前比較常見的溶劑選擇為二元溶劑,例如以DMF作為主要的溶劑,并以一定比例摻雜DMSO(如4:1)。相較于單組分DMF,加入的DMSO極性更強、沸點更高,因此能與碘化鉛形成更強作用的路易斯酸堿加合物,從而在退火過程中揮發轉變為更高質量的鈣鈦礦晶體,提升電池性能。

              圖表9:DMSO和DMF混合溶劑工程過程示意圖

              資料來源:《A Review on Morphology Engineering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4],中金公司研究部

              價值量方面,我們以狹縫涂布法制作鈣鈦層的典型技術路線進行測算。我們通過調研獲得鈣鈦礦前驅體溶劑中FAPbI3單價約0.73元/g,基于500nm的鈣鈦礦層中位數厚度、16%的鈣鈦礦組件轉換效率、以及95%的狹縫涂布設備原材料利用率,我們計算得出FAPbI3的單位用量為0.0135g/瓦、單瓦價值量約0.01元/瓦;結合DMF/DMSO溶劑的單位用量微1.497g/瓦、0.434g/瓦,單瓦價值量合計約0.026元/瓦,得到鈣鈦礦層材料價值量合計0.036元/瓦。

              電子傳輸層(ETL)。電子傳輸層的作用是抽取傳輸電子和阻擋空穴的作用,需要具備合適的費米能級、優異的電導率和電子遷移率等。常見的電子傳輸層材料包括金屬氧化物(如SnO2、ZnO和TiO2)和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如C60和PCBM),富勒烯的穩定性、導電性均優于金屬氧化物,但成本過于高昂(C60價格達200元/g,高品質原料價格更高),所以商業化應用中不是所有企業都使用全C60的電子傳輸層方案。目前較為常見的選擇是使用C60/SnO2復合電子傳輸層,其中主材料層為SnO2,而C60層的厚度較小。

              價值量方面,我們以蒸鍍C60+RPD金屬氧化物的典型技術路線進行測算。我們通過調研獲得C60單價約200元/g,通過詢價獲得SnO2單價約1元/g,基于20nm的電子傳輸層厚度、16%的鈣鈦礦組件轉換效率、30%的蒸鍍和RPD原材料利用率、以及1:9的C60:SnO2的用量配比(假設),我們計算得出電子傳輸層的C60/SnO2單耗分別為7e-5g/瓦、0.0026g/瓦,價值量合計0.017元/瓦。

              圖表10:鈣鈦礦量產企業平面反式結構專利的電子傳輸層選擇

              注:專利中材料選擇可能與實際量產不同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背電極層。背電極對鈣鈦礦電池的電荷收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Au、Ag、Al、Cu等金屬都是實驗室中常見的背電極材料,其中Au、Ag的導電性能好但由于成本原因不適合于量產。除此之外,在實際的長時間應用中金屬背電極容易透過電子傳輸層擴散到鈣鈦礦層,造成鈣鈦礦材料的降解和變性,導致電池性能退化。而透明金屬氧化物ITO盡管導電性較差,但卻不易發生擴散,同時其透光性也為透明鈣鈦礦電池的實現提供了可能。量產鈣鈦礦電池常用150nm的全ITO背電極或40/5/40nm的ITO/Cu/ITO復合背電極。ITO電極較Cu電極或ITO/Cu/ITO復合電極厚度更厚,主要系為了彌補ITO較差的導電性,需要使用比Cu等金屬背電極更大的層厚,以減小電荷流動所受阻礙,避免增加電池的串聯電阻Rs,從而實現相同的輸出功率表現。

              圖表11:鈣鈦礦量產企業平面反式結構專利的背電極層選擇

              注:“-”為專利中未披露材料層厚度;專利中材料選擇可能與實際量產不同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ITO膜的制備通常使用磁控濺射,核心材料為ITO靶材,由氧化銦和氧化錫兩種金屬氧化物的粉末進行混合后加工成ITO復合粉體后壓制、高溫燒結而成。目前,我國約有一半的ITO靶材來源于進口,特別是在高端ITO靶材如TFT-LCD、觸控屏用 ITO靶材領域的主要市場份額被IX日礦和三井等日韓企業占據,國內企業還在從低端產品邁向高端的進程中,其中參與較多的上市公司包括隆華科技、阿石創、康達新材等。

              價值量方面,我們以PVD/蒸鍍/PVD制備ITO/Cu/ITO復合電極的典型技術路線進行測算。我們通過映日科技招股說明書和詢價分別獲得ITO、Cu的單位價格1.69元/g、0.1元/g,基于40/5/40nm的復合電極厚度、16%的鈣鈦礦組件轉換效率、以及80%/30%/80%的PVD/蒸鍍/PVD原材料利用率,我們計算得出復合電極的材料單耗為ITO/Cu分別0.0044g/瓦、0.0009g/瓦,單瓦價值量約0.0076元/瓦。

              圖表12:上市公司ITO靶材產能及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丁基膠。在將鈣鈦礦電池制成組件的過程中,需要使用POE膠膜將電池片與浮法背板玻璃粘結固定,而膠膜的防水防潮性能又無法滿足薄膜電池的密封需求,所以利用丁基膠的高阻水性和高粘結性作為封邊材料以提升封裝阻水性能、維持組件輸出功率。丁基膠是以丁基橡膠(IIR)為主體材料的膠黏劑,原材料丁基橡膠是異丁烯(97%~99%)和少量異戊二烯(1%~3%)組成的合成橡膠,分子極性大、不飽和鍵含量低、分子鏈活性低,因此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目前丁基膠的主要原材料丁基橡膠和聚異丁烯均以進口為主,丁基膠制造端的主要市場同樣由德國科美林和美國柯耐士等國外企業占據,國內企業方面則有康達新材、上??平〉纫淹瓿僧a品研發,目前處于下游實驗室測試階段,老化性能還需進一步優化以與進口產品媲美。

              價值量方面,我們通過調研了解到一塊0.6m*1.2m鈣鈦礦組件丁基膠用量約25g,結合16%的鈣鈦礦組件轉換效率、以及120元/kg的進口丁基膠價格,得到丁基膠單耗約0.217g/瓦,單位價值量為0.026元/瓦。

              封裝膠膜、背板玻璃。當前來看,鈣鈦礦對于POE膠膜和浮法背板玻璃的要求與其他應用領域差異較小。價值量方面,我們采用目前晶硅光伏POE膠膜15元/平米、建材浮法玻璃19.25元/平米的價格假設,結合16%的鈣鈦礦組件轉換效率,得到封裝膠膜、背板玻璃的單位價值量分別為0.094元/瓦、0.12元/瓦。

              除了以上這些主要的結構組成以外,鈣鈦礦電池中還可以加入其他材料層。如在空穴傳輸層和鈣鈦礦層之間施鍍2nm的Cu-BTA鈍化層以飽和鈣鈦礦材料表面及晶界處存在的大量未配位懸掛鍵缺陷,以及在電子傳輸層和背電極層之間施鍍2-10nm的BCP修飾層以增強電極對可見光的反射、增大短路電流的作用。由于這些特殊膜層的選擇過于多樣,具體細節也屬于商業機密,因此難以找到代表性的材料,且層厚、用量都較小,暫不在此測算。

              鈣鈦礦行業動態一覽(2023.01-2023.03)

              本章節我們對2023.01-2023.03月期間的行業重大事件進行梳理。

              圖表13:鈣鈦礦行業投融資活動一覽(2023.01-2023.03)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4:鈣鈦礦行業產能落地動態一覽(2023.01-2023.03)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5:鈣鈦礦行業重要新聞及進展一覽(2023.01-2023.03)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風險提示

              鈣鈦礦技術進步不及預期:

              鈣鈦礦技術量產仍處于初期階段,一方面,還需要在大面積制備、轉換效率、穩定性中尋找平衡,相關材料體系、制備工藝、生產設備仍需試錯迭代,若相關技術進步不及預期則會延后鈣鈦礦技術大規模量產時間點;另一方面,鈣鈦礦技術的遠期發展空間在于疊層電池,晶硅/鈣鈦礦疊層、鈣鈦礦/鈣鈦礦疊層電池的效率攻關、以及制備工藝研發亦處于早期,若疊層電池進展不及預期則會影響鈣鈦礦技術的遠期市場空間。

              融資環境不及預期:

              鈣鈦礦電池組件量產由眾多仍處于一級市場的制造企業、設備企業共同推動,當前企業無法較難內生產生現金流,更多依賴一級資本進行設備采購和產線建設,若企業融資進度不及預期,或將影響相關企業的產線建設進度,進而影響鈣鈦礦技術進程。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