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基金公司更愛權益產品?節后48只新基首發 權益類超九成|微頭條

              來源:華夏時報 時間:2023-05-07 08:56:00

              五一假期剛過去兩天,市場就發行了12只(A/C份額合并計算)新基金。值得注意的是,這12只新基金全部都是權益類產品。

              放眼整個5月,市場上即將發行的新基也是權益類產品占主流。Wind數據顯示,自5月4日至5月末,共有48只新基金即將進入發行期,其中有45只為權益類,占比為93.75%。


              (相關資料圖)

              談及基金公司五一節后更愿意布局權益類產品的原因,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說明基金公司認可當前是一個非常好的布局時機,是對后市行情充滿信心的體現。同時,市場結構性機會明顯,賺錢效應帶動了投資者認購熱情。另外,五一期間消費數據超預期,也增強了投資者對于經濟復蘇的信心,導致投資者在理財方面的風險偏好提升。

              權益類新基占市場九成

              Wind數據顯示,五一節后一周,即4月4日和4月5日,市場上共發行了12只新基金。在這12只新基金中,有6只為偏股混合型基金、3只為混合債券型基金、2只國際QDII基金、1只被動指數型基金。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全部為權益類產品。

              不僅是五一節后這一周,整個5月份即將發行的新基幾乎全部被權益類產品占據。Wind數據顯示,自5月4日至5月末,共有48只新基金即將進入發行期,其中有45只為權益類,占比為93.75%。

              與此同時,權益類產品的規模和數量有所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市場共有4182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合計規模超過5萬億元,較上季度增加1千億元以上。

              此外,市場上主動權益類基金倉位也有所提高。Choice數據顯示,在已有數據的4100只基金產品中,主動權益基金整體保持高倉位運作,且平均股票倉位連續兩個季度均有不同程度上調,最新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總值的平均倉位達80.95%。

              談及基金公司五一節后更愿意布局權益類產品的原因,劉有華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說明基金公司認可當前是一個非常好的布局時機,是對后市行情充滿信心的體現。再者,這證明市場結構性機會明顯,賺錢效應帶動了投資者認購熱情。另外,五一期間消費數據超預期,也增強了投資者對于經濟復蘇的信心,導致投資者在理財方面的風險偏好提升。

              鉅陣資本首席投資官龍舫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從中長期來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經濟復蘇速度超過市場預期,且國內流動性保持寬松充裕,基金投資者對股票市場的信心有所增強;從短期來看,五一節前A股市場經歷了一波調整,市場估值有所降低,基金公司在這個時候布局權益類產品,有利于基金產品在后市取得更好的投資收益率。

              “從市場結構來看,今年是結構分化行情,大盤指數雖然上漲不多,但是人工智能概念帶動的TMT板塊,以及‘中特估’概念帶動的央國企板塊,都有非常不錯的漲幅,部分重倉這兩個賽道的基金今年都取得了兩位數的收益,成為投資者青睞的熱門基金,基金公司也趁此機會加大新基金的布局。”龍舫進一步分析,從投資者本身來看,基民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在逐步成熟,基金公司在節后也加大了對長期目標回報、養老目標型基金及FOF基金的布局。

              泉果今年首只新基關注四大投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即將發行的權益類產品中,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是泉果基金今年發行的首只公募基金。公告顯示,該基金是一只三年期的偏股混合基金,將于5月18日至5月31日公開發售。從投資組合來看,基金的股票資產(含存托憑證)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60%—95%,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占股票資產的比例為0%—50%。

              談及市場觀點,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的擬任基金經理剛登峰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2022年10月底是經濟周期反轉的開始。從經濟周期角度,大概率可以看到消費服務場景、制造業及房地產產業鏈、明年外需等方向的觸底回升。但2023年整體還是轉折之年,二三季度依然面對外需偏弱、內需需求恢復節奏偏慢的現實。從市場運行角度,第一階段預期的反轉與修復已經告一段落,市場將在今后一段時間逐步尋找到本輪經濟周期的主線級別機會。

              展望后市,擁有14年證券從業經驗的剛登峰更看好以下四個方向。第一,他更加關注由于技術突破、產業滲透率提升,行業上行帶來的產業趨勢機會,如AI、MR等;另外,以競爭力驅動為核心,因需求擴張帶來的機會也值得關注,如光伏、風電、新能源車、工業自動化等;第三,他關注國產替代,具備份額提升空間的公司。目前,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正在逐步增強,那些實現技術突破、獲得海外客戶認可、逐步提升全球份額的公司值得關注,如汽車零部件、半導體、信創、新材料、機械設備等。最后是受益于供給側變化的傳統行業。當下供需結構調整,當供給側出清、需求恢復,容易出現行業性的機會,目前更關注地產、消費、服務等。

              在劉有華看來,節后兩大方向值得關注。首先是受益于國企改革和中特估背景的大盤藍籌板塊。他表示,今年是國企和央企的制度性改革見成效的一年,同時中特估背景下,國企和央企面臨估值重構,預計相關概念股可能會迎來業績和估值雙重驅動行情;此外,科技板塊,尤其是被ChatGpt帶火的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也是一個長期發展方向。未來,ChatGpt可能會導致整個產業重塑和爆發性的增長,行業的起點已經到來。長期來看,科技股是一個很好的賽道,只不過短期確實存在股價波動的可能性。

              展望后市,龍舫稱,今年的市場主線就是信創板塊及央國企改革板塊。短期來說,五一節后信創板塊仍然處在調整休息中,以“中特估”概念帶動的中字頭央國企改革板塊更值得關注,主要就是所謂“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相關的央國企板塊。另外,大金融板塊中的央國企板塊也值得關注,包括銀行、保險及券商等。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