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外盤農產品“巨震” 節后怎么走?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6-25 08:17:51

              端午假期期間,外盤農產品波動較大。宏觀方面,美聯儲表達繼續加息的觀點引發金融市場動蕩;國際原油盤中跳水,累計跌幅曾一度高達7%。農產品受宏觀拖累疊加美國產區天氣短期改善而走弱,美豆、美豆粕、美玉米等品種均大幅下跌;而美豆油技術修正小幅反彈上揚。預計假期后開盤,國內相關期貨品種將受美盤影響大幅波動,油、粕或出現不同走勢。


              (資料圖)

              表1:2023年端午假期外盤農產品等漲跌幅匯總數據來源:中州期貨研究所

              具體來看,假期期間美豆主力11月合約較假期前下跌接近40美分/蒲式耳,主要原因是,天氣預報稱美國中西部地區近期將迎來改善性降雨,且其國內現貨市場疲軟,疊加多頭獲利了結,期貨價格大跌。美豆粕與美豆走勢成正相關,假期前同樣交易新作美豆產區干旱擔憂,因此隨著產區出現降雨預報,美豆粕期貨主力合約在觸及短期高點后大幅回落;美豆油期貨則在觸發跌停后出現低位買盤,價格小幅反彈上揚。

              美豆進入天氣交易階段,價格對天氣變化敏感

              6月以來,美豆市場交易產區天氣干旱疊加其國內榨利好轉,價格連續上漲接近三周,幾乎收回4月中旬至5月底期間交易新作播種偏快的全部下跌。在美豆舊作庫存本身偏低下,市場對新作產量容錯度不高,價格對產區天氣變化非常敏感。

              正因如此,短期產區天氣預報出現強降雨后,代表著2023/2024年新作的美豆11月合約在6月22日和23日連續兩天大幅回撤,累計回撤超過70美分/蒲式耳或5.3%。

              圖1:美豆周度播種率數據來源:USDA 中州期貨研究所

              圖2:美豆周度優良率數據來源:USDA 中州期貨研究所

              時間倒轉至本產季初期,得益于產區的干燥和溫暖氣候,2023/2024年美豆播種工作推進順利且明顯快于歷史同期。截至6月上旬,播種已經基本結束,偏快的播種工作也在4、5月給市場提供了樂觀的產量預期。

              隨著播種收尾,作物進入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需求增加。但美豆產區仍延續前期降雨偏少情況,影響作物的生長進度。從USDA的周度報告來看,美豆作物優良率開局不利,已經連續兩周下調,截至6月20日,美豆整體優良率跌至54%,處于最近幾年同期的最低水平。

              圖3:美國產區干旱監測數據來源:中州期貨研究所

              據美國干旱監測中心顯示,截至6月13日,美國57%的玉米作物處于干旱狀態,51%的大豆處于干旱狀態,而前一周遭遇干旱的美玉米和美豆面積比例分別為45%和39%。其中伊利諾伊州、愛荷華州、俄亥俄州、密蘇里州等中西部主產區的農作物承受壓力最大,這些區域的作物生長情況明顯低于全美平均水平。

              受這些主產區拖累,市場已經將今年美豆產區的天氣情況與2012年相提并論,也在下修對于2023/2024年美豆單產的預期,這對于美豆產量來講相對悲觀。

              圖4:美國產區中長期降雨預報數據來源:中州期貨研究所

              目前美豆處于天氣交易時間窗口,價格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短期降雨改善導致價格下跌,但進入7月后產區溫度會逐漸抬升,若無持續強降雨,產區天氣形勢仍然嚴峻。

              從交易來講,越往后走天氣在美豆交易中權重越大,7—8月天氣將是決定2023/2024年美豆產量的關鍵因素。產區降雨將決定美豆中短期價格變化和長期全球大豆供需結構。

              假期后內盤怎么走?

              國內連粕跟隨美豆強勢上漲, 2309合約在端午假期前最后交易日以3819元/噸收盤,從6月初低點上漲超過14%。但國內6—7月是進口大豆集中到港階段,本身并不缺豆,價格上漲主要受美豆、人民幣匯率、巴西貼水等多項成本因素牽動。因此,近期國內豆粕現貨雖然被動跟漲,但走勢略弱,使得豆粕現貨基差振蕩收縮。中下游企業也受價格上漲刺激采購情緒好轉,近兩周豆粕成交持續放量,但終端需求除禽類受利潤刺激有明顯增量外,生豬的需求并不樂觀。

              假期前我們已經提示多單持倉風險,根據假期期間美豆下跌幅度計算,國內進口大豆成本下跌110元/噸左右,對應豆粕2309合約要關注3700元/噸整數關口的表現。另外,俄羅斯的地區沖突事件演變,必然對全球金融和農產品市場造成影響,需實時關注。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