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今夏南方、華東、華中或存電力缺口!專家:不可能100%可靠供電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6-26 14:01:25

              近日,有觀點指出,目前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


              (資料圖片)

              據了解,北方高溫自6月20日發展以來,氣溫迅速攀高,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已有21個國家站的日最高氣溫一度突破歷史極值。

              據央視新聞,6月26日,華北平原、東北地區等地仍有高溫出沒,高溫強度較前期有所下降。明天開始,北方高溫再度發展增多,北京、天津、河北南部可能還會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

              極端高溫天氣已成為一種“新常態”,氣溫對用電的影響也越來越突出。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每日經濟新聞,有分析稱,隨著經濟復蘇、高溫干旱天氣影響加大,預計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同比增長6%至8%,最大負荷增速與用電量增速接近,尤其是夏季全國電力供需偏緊。

              根據國家能源局預計,今年全國最大電力負荷將超過13.6億千瓦,較去年有較大的增長。中電聯則預計,進入夏季,華東、華中、南方等部分區域在用電高峰時段可能會存在電力缺口,預計全國存在2000萬-3000萬千瓦的電力缺口。

              據澎湃新聞6月26日報道,我國電力負荷“冬夏”雙高峰特征日趨明顯,中電聯統計與數據中心主任王益炬稱,今年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氣候,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我國南方、華東、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存在電力缺口。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指出,近兩年極端天氣疊加經濟增長導致電力供需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他建議把氣候適應性納入規劃,氣象模型、數據要與能源規劃、生產計劃模型有機銜接與深度融合,深挖需求側潛力,做好電力負荷分級管理,統籌推進這些基礎性工作。

              袁家海也同時指出:“氣候風險下,不可能再追求100%可靠供應?!?/strong>

              市場層面,6月26日電力板塊早盤逆勢走強,相關ETF紛紛領漲市場,個股方面,截至發稿桂東電力、深南電A等多股漲停。

              天風證券研究分析,當前國內經濟偏弱,呈慢復蘇態勢,但用電量仍保持較高增速。一方面,電力消費作為剛需,抗周期屬性較強;另一方面,下游新興產業及主體為電力消費貢獻顯著增量。且隨著迎峰度夏到來,預計今夏高溫時長仍較常年偏多,電力負荷壓力或將進一步提高。

              信達證券指出,國內歷經多輪電力供需矛盾緊張之后,電力板塊有望迎來盈利改善和價值重估。在電力供需矛盾緊張的態勢下,煤電頂峰價值凸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進下,電價趨勢有望穩中小幅上漲,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有望持續推廣,容量補償電價等機制有望出臺。雙碳目標下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或將持續依賴系統調節手段的豐富和投入。此外,伴隨著發改委加大電煤長協保供力度,電煤長協實際履約率有望邊際上升,煤電企業的成本端較為可控。

              日前國家發改委介紹了今年電力迎峰度夏的五大準備工作及保障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做好電力需求側管理。在國金證券看來,需求側管理促進供需平衡,虛擬電廠標的或將受益。部分電力IT企業基于其傳統優勢業務進軍虛擬電廠,目前尚處于模式探索期,未來有望在電力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率先受益。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