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全球新視野】甲醇轉勢邏輯和預期增強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6-30 09:08:12


              (資料圖片)

              6月以來,甲醇期貨價格在2000—2100元/噸持續寬幅振蕩,未見顯著突破和起勢。進入7月,產業基本面及宏觀面或迎來邊際變化。

              在供應端,5月國內甲醇進口量為135萬噸,6月預估外輪實際卸貨量為136.08萬噸,7月甲醇進口預估大幅縮減,或錄得110萬—115萬噸的到港體量,6月中東主力區域船裝速不快是7月進口到港大幅減少的主因。國內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產業季節性規律,相當部分一體化企業已經或即將迎來年中大修,持續時間較長,普遍在半個月以上,涉及內蒙古、陜西等西北主產區以及華中部分龍頭企業。7月企業開工率預計顯著收縮,至少供應不及預期,不如5月、6月充裕。

              在需求端,傳統下游仍處淡季,MTO開工率未現趨勢性變化,浙江興興已停車,斯爾邦尚未重啟,寶豐MTO的啟動至少要到三季度后期,7月整體需求邊際變動預計有限。從庫存角度看,港口仍在累積,且當前的水平為年內高位、同比中等水平。預計隨著7月到港量顯著減少而有所去化。相較而言,企業/工廠庫存較為健康,6月以來主動去化至今,錄得同比低位水平。

              在成本端,煤炭價格下行是5月、6月甲醇價格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其中,6月煤炭市場呈現先抑后揚的態勢,港口動力煤價格在上旬向下擊穿800元/噸后,隨著高溫炎熱天氣來襲,用電需求快速攀升,中下旬迎來強勁反彈,向上穿越800元/噸,目前又從840元/噸再次回落至800元/噸附近水平。

              后市來看,在迎峰度夏期間,7月動力煤難以走出下跌態勢,即使各環節庫存較高,企業也不會貿然減少庫存天數。煤炭弱勢帶來的成本邏輯雖依然存在,但流暢下跌的階段卻已經結束。進一步來看,煤炭市場現階段以維穩為主,即不具備大幅上漲動力,也不存在快速下跌的空間,動力煤市場更有可能圍繞800元/噸的中軸上下100元/噸區間反復振蕩。在此推演下,預計后市煤價從成本端對甲醇的影響,不再具備顯著的方向性,從而退為影響期現貨價格的次要因素和矛盾。

              在利潤端,煤制工藝產品及烯烴單體利潤同步處于持續減虧、修復盈利的過程中,相較而言,氣制企業利潤則因天然氣進入夏季后的漲價階段而開始持續虧損,有待調整。整體上產業鏈利潤處于需要被提振的狀態和階段,從現貨利潤率指標來看,現貨估值處于相對中性的區間位置,調整動力不強。

              從期現關系來看,6月以來甲醇基差逐步收窄,期現偏離度指標修復至中性區間,表征盤面相較于現貨的估值矛盾已經解決,當下期現價差并非影響價格走勢的關鍵。

              從驅動來看,7月甲醇市場的邊際變化主要在于供給端和宏觀層面,前者涉及國內企業年中集中大修、沿海進口較6月縮量;后者表現在宏觀政策預期日益強烈,進而對價格有向上的驅動。從估值來看,7月煤價大概率企穩,至少不會再有過分下跌,產業鏈利潤也有提振空間,這為甲醇價格抬升提供了基礎。

              綜上所述,7月甲醇市場驅動、估值兩個維度都存在邊際改善的空間,因此,甲醇存在較為清晰的轉勢邏輯和預期。策略方面,單邊來看,對近月合約逢低做多的操作更為適宜;套利來看,7—8月為產業內套利業者布局重倉頭寸的關鍵時間段,7月的供給收縮可能以及9月的需求向好預期,疊加遠期煤炭的依舊弱勢,支撐9-1正套邏輯。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