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這家基金又自購!董事長和高管也出手 瞄準新發產品!下半年A股如何演繹?

              來源:券商中國 時間:2023-07-08 09:13:15

              公募基金自購不斷。

              繼基金經理萬民遠宣布百萬認購新基金后,融通基金7月6日又宣布認購旗下新基金,其中公司固有資金認購900萬元,董事長與高級管理人員認購合計296萬元,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


              (資料圖)

              今年以來,在A股整體呈震蕩走勢的背景下,基金公司頻頻出手自購。統計顯示,年內已有64家基金公司自購,總金額為25.26億元;此外,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也紛紛自購傳遞信心,百萬自購頻現。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經理或管理人出手自購旗下基金,一方面反映出其對后市相對較為樂觀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將他們的利益與投資者實現捆綁。自購新基金多是為了保發行,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但切忌盲目跟投,還需結合自身的投資偏好綜合考量。

              經過上半年的調整,展望下半年,不少機構積極看好后市,“中特估”和TMT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板塊等主題投資受關注。

              百萬自購頻現

              7月6日融通基金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和公司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本著與廣大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融通基金已使用固有資金900萬元認購公司旗下基金融通遠見價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A類(基金代碼:018377),公司董事長與高級管理人員合計認購前述基金296萬元,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此前的6月28日,融通基金經理萬民遠已出資100萬元認購該基金。

              據悉,這只被融通基金大手筆自購的基金為6月新發基金。6月15日,融通遠見價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A類啟動發行,計劃募集期為6月15日至6月30日。日前,該基金認購截止日已延長至7月7日。

              值得一提的是,融通遠見價值一年持有期是萬民遠時隔一年之后,又一次在“新基金發行冰點”推出的新產品。在該基金發行之際他曾表示,“冰點” 發行雖然困難重重,但他的投資框架整體偏向逆向投資,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買在無人無津處,賣在人聲鼎沸時”。

              在基金行業,向來有“好做不好發,好發不好做”的說法。5月新發基金創8年新低,新基發行進入冰點。即使是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也發行不易,基金經理開始用大額自購來支持自己的產品。

              泉果基金于6月中旬公告稱,基金經理趙詣出資100萬元申購旗下基金產品,并且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

              5月30日,南方基金發布公告稱,基金經理王博、駱帥、張延閩、李錦文于近日申購了所管基金產品,4位基金經理分別申購100萬元。此外,華夏新能源車龍頭基金經理楊宇也自購華夏新能源車龍頭基金100萬元。

              基金經理出手自購旗下基金,一方面反映出其對后市相對較為樂觀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實現利益捆綁。

              也有觀點認為,“出手自購主要還是為了保發行。從產品設計到備案、獲批,以及各個渠道的推廣宣傳,新產品發行成本很高,如果最后募集失敗,那么對于公司來說損失也不小?!?/p>

              年內64家基金公司自購

              不止基金經理,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調整,不少基金公司紛紛宣布大手筆自購,以真金白銀提振市場信心。

              統計顯示,年內以來,64家基金公司已經自購高達25.26億元。分類型來看,大多為股票型、混合型等權益類基金,也有部分為債券型基金。

              其中華夏基金上半年已自購旗下基金19次,是上半年自購次數最多的基金公司,萬家基金和嘉實基金上半年自購旗下基金次數也較多,分別為12次、9次。

              從自購金額來看,南方基金、華夏基金上半年自購金額均超2億元,嘉實基金、紅塔紅土基金自購旗下基金超1億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自購似乎已成為市場低迷期公募基金的常見操作。在去年10月A股震蕩回調之際,公募基金就曾刮起一陣自購熱潮,彼時多家公募基金爭相發布自購公告。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基金管理人自購的基金,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但切忌盲目跟投這些基金公司參與自購的基金。

              主題投資或繼續主導下半場

              經過上半年的調整,展望下半年,A股當前估值已接近點,下半年仍處于布局時點成為大部分機構共識;行業配置上來看,TMT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板塊、“中特估”等主題投資仍被看好。

              中加基金7月4日發表下半年權益投資策略指出,短期經濟恢復速度放緩將導致市場風險偏好回落,預計A股震蕩格局難破;但中長期看,無論是經濟發展的方向,還是政策導向都較為積極,股市較難出現指數級別下跌,適合逢低配置。與過去幾年交易集中在幾個主線賽道類似,下半年預計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擇時、精選結構帶來的超額收益或更顯著。

              興業基金認為估值低點或已接近,主要在于滬深300的隱含回報率已接近歷史中樞以上一倍標準差。而風格上,長端利率年初以來保持下行走勢,在此主要宏觀背景下,小盤股具有更大的增長潛力和機會,考慮到下半年長端利率上行需要政策和經濟面的配合,風格上小盤強勢很難短期反轉。

              金鷹基金權益投資部首席投資官、基金經理陳穎近日表示,市場的無風險利率其實始終是向下走的,這種環境下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是比較好的。下半年整個權益市場或仍有機會,更多的可能還會呈現突出的結構性行情機會。

              行業配置上,興業基金判斷主要有兩個方向可重點關注:一是想象力和行業估值空間大的板塊,以TMT代表的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為主,以及估值和預期低位的軍工板塊;二是本身處于低估值,且受宏觀經濟景氣影響小,但現金流充裕、分紅率高的重資產央國企板塊,該類板塊在資產荒和低利率背景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穩定的現金流回報率,集中在交運、電力、零售、電信、石油等央國企方向。

              中加基金表示,當下的基本面和流動性背景仍然較為支持主題投資;短期建議繼續關注并積極配置政策預期較強的“主題投資”標的,包括數字經濟、“中特估”概念等。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