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新晉大學生注意—— 這些校園詐騙手段需警惕

              來源:每日甘肅網 時間:2023-09-01 08:07:45

                每日甘肅網8月28日訊(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張秀蕓)2023級新同學的大學之旅即將開啟,而每年的開學季,也正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高發期,8月23日,蘭州公安發布新生開學防詐騙指南,常用詐騙套路,提醒廣大學生,提高防騙意識,避免上當受騙。如果涉嫌詐騙和敲詐勒索,可以直接報警。


              (資料圖片)

                套路一:校園貸詐騙

                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網絡貸款平臺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貸款業務,而很多校園貸其實都是披著偽善外衣的高利貸。所謂的“低利率”“免利息”都是誘導大學生進行貸款的誘餌,最后利滾利欠下巨債。

                套路二:山寨“新生群”詐騙

                每逢新生開學季,各大網絡平臺會有大量真假難辨的“新生群”“資料墻”“大一新生墻”,他們或是假裝校方發布收費信息,或是到各個學校學生群中發布誘導用戶添加好友的引流話術,如大學英語四六級、PS、計算機二級等相關的付費內容,一旦付錢,你就成了上鉤的魚。一些詐騙分子會在新生群里冒充學長或學姐在獲取新生和家長的信任后就開始推銷手機、電話卡等物品。

                套路三:兼職詐騙

                騙子們抓住學生想要早日賺錢的心理,打著招聘兼職人員的幌子,騙取新生錢財或個人信息。今年“618電商節”就發生過這樣一起真實案例,泉州臺商區公安分局接到大一學生張某報警稱,其在網上刷單被騙。原來,張某在某交友APP上加了一個陌生好友,對方邀請張某在某平臺上刷單賺錢。對方引導張某轉錢到其提供的銀行卡上刷了三次單,三次都有正常返利,張某便相信這是可以賺錢的兼職。但隨著投入的金額不斷變大,對方卻以各種理由推脫不提供返利,并表示要繼續轉錢刷單,否則本金都無法拿回,意識到被騙的張某趕緊報警求助。

                套路四:電話詐騙

                騙子通過非正常渠道竊取新生信息后,有時會自稱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還學費、資助生活費為由,讓學生提供銀行卡號和密碼。此外,還可能以學校老師的名義給學生家長打電話,謊稱孩子在學校生病或遇到意外,急需手術費等,要求學生家長匯款或轉賬。

                套路五:校園卡等推銷詐騙

                推銷詐騙是大學生經常遇到的騙局,主要詐騙對象是新生,會有很多所謂的學姐、學長來給你推銷東西,都是日常用品如充電寶、網線之類,這些東西有些質量沒有保障,或者是假冒偽劣產品,有可能比外面賣得還貴,而且根本沒有售后保障。

                套路六:各類培訓詐騙

                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也出現了不少“騙子機構”渾水摸魚。他們通過“考試包過,免考保過”“有考試原題和答案”“考試可以改分”等虛假宣傳來吸引學生。

                套路七:網絡購物詐騙

                網購方便快捷,剛開學時購置日常生活用品的同學們很多會選擇網購,但是容易陷入以網購退款為名的騙局。如有謊稱其購買的貨物有問題需要申請退款,并讓受害人添加“官方客服”微信、QQ或支付寶,再用受害人支付信用不足、賬戶異常無法到賬、需要提高信用額度等借口誘使受害人轉賬或貸款給對方,最終上當受騙。

              責任編輯:

              標簽: 大學生 校園詐騙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