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全國勞動技能大賽,用“互聯網+”打開勞動技能新大門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0-07-15 08:44:55

              記者14日從中華全國總工會獲悉,為期3年(2018~2020年)的“助推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長江”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目前已接近尾聲,一項項考評工作正在網絡平臺進行。在當前疫情防控背景下,本次競賽依托賽事組委會專門開發的“互聯網+”信息化競賽平臺,不僅創新了競賽形式,更確保了賽事的如期順利進行,用“互聯網+”打開了勞動和技能競賽的新大門。

              記者了解到,“助推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長江”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啟動儀式于2018年7月18日在四川成都舉行,是由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主辦的首次在一個流域內開展的一次高層次、大規模競賽活動,并被全國總工會列為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的重要項目,旨在依托工會組織力量,通過競賽進一步激發廣大勞動者以主人翁姿態投身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主戰場。競賽共設4大類9小項,內容涵蓋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環境監測與水污染防治等多個方面。

              針對傳統競賽模式下,參賽者各自為戰難以學習借鑒,評委既要面對堆積如山的材料、又疲于聽取大量匯報,組委會難以掌控競賽節奏,賽后資料缺乏全面有序歸檔等不足,本次競賽的賽事承辦方、長江水利委員會依托“互聯網+”技術,組織開發了競賽信息化平臺,著力提高競賽水平、實現精細化管理。競賽通過組織專家制定科學、全面的考評細則,實現讓參賽者在同一標準下公平、公正、公開競爭;參賽者在活動之初就須實時上傳“爭創日記”在平臺上公開展示,不僅將作為考核時評委賦分考評的依據,更讓參賽者可以互相學習借鑒,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競賽成果按統一格式上傳后,還可直接作為資料檔案留存,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與此同時,“互聯網+”競賽平臺的應用,還為評委考評提供了科學量化透明的環境,評委對照測評細則即可量化科學評價,作到“分”出有“因”。

              2020年是競賽的收官之年。據統計,本次競賽共有235個單位(個人)參賽,其中,有43個單位申報“重大水利工程先進集體”,31名參賽者申報“重大水利工程先進個人”,83個單位申報“全面推進河長治先進單位”,101名參賽者申報“最美護河(湖)員”,共有65名初評評委和20名終評評委參與測評,最終186個參賽單位(個人)進入決賽。(記者 余湛奕)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