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江蘇警方破獲全國首例利用“95”號段幫助網絡犯罪案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20-07-17 08:15:42

               

              “請問您需要貸款嗎?”2019年底,江蘇南通市民孫先生無意中接到一通陌生電話,考慮到年底手頭緊,他告訴對方有貸款意向后,對方通過手機號碼添加了孫先生的微信提出詳談。接著,對方通過微信詢問孫先生想要貸款的金額,孫先生回復“30萬元”。對方又指導孫先生下載一款“360金融”App,并注冊個人信息,綁定銀行卡號。

              而后孫先生被告知有一項“福利”是“充值1799元就可以免6個月利息”,為了省利息,心動之下,他向對方賬戶轉賬。他以為接下來等待放款即可,但軟件提示“銀行賬號不正確”,為了“更改”賬號,他又繳納貸款本金的20%,也就是6萬元的手續費。

              賬號錯誤、提現需要繳納保險金、需要充值VIP獲取積分……經過以上連環套路,孫先生不僅沒有拿到貸款,還在對方的誘導下多次自掏腰包共計297123元。這時,他才意識到可能被騙了,立即報了警。

              無獨有偶,安徽的范先生也接到過同樣的貸款問詢電話,被誘導下載一款軟件,并陸續向陌生賬戶轉賬11筆,累計23萬余元。直到接到南通市反詐中心的電話,他才明白自己被騙了。

              “這樣的受害人不在少數,無一例外,來電顯示呼叫號碼都是以‘95’開頭的。”江蘇南通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三大隊副隊長許平楠說,“95”號段一般用于企業呼叫中心和客服熱線,受害人接到電話時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戒備心。

              今年3月以來,南通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發現“952750xx”號段被大量用于撥打詐騙電話,關聯全國266起詐騙案件。該局專案組偵查發現,涉案的“95xxxxxx”號段系南通某通信技術公司申請使用,法人是南通市通州區39歲的男子秦某桐。警方于4月抓獲秦某桐等4名犯罪嫌疑人。

              據秦某桐交代,他曾將南通某通信技術公司申請的“0513-85xxxxxx”固定電話號段轉租給他人,每年獲利200萬余元。這些號碼被用于詐騙、廣告推銷等,被群眾舉報后,該號段被禁用,公司上了本地運營商的“黑名單”。后來,他通過中介代辦申請了“952750xx”碼號證書。號碼接入網絡使用,需要運營商進行語音落地,即開通撥打電話功能。他又通過張某仲在深圳的通信公司對該號段實施“落地和線路改造”,改造后的線路由雙方按比例分攤使用。

              4月29日,專案組抓獲張某仲等5名犯罪嫌疑人。經審訊,張某仲只是一個“二道販子”,實施落地和線路改造的是楊某及其位于深圳的科技公司。翌日,專案組將以楊某為首的6名犯罪嫌疑人抓獲。至此,江蘇南通“95”號段網絡犯罪產業鏈的1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

              據楊某交代,他通過外省某運營商完成語音落地,并通過網絡設備將“952750xx”號段的100個號碼分配成5000條網絡電話線路,楊某分到4000條、張某仲分到600條、秦某桐分得400條。上述3人分頭尋找客戶,以高于運營商的價格轉租線路牟利。而租用這些線路的客戶,大部分利用這些號碼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南通市公安局網安支隊隊長張建介紹,嫌疑人出租這些號碼時,上游公司的準入篩查機制形同虛設,即便犯罪團伙提供的是虛假公司信息,也能租到網絡線路,能用動態號碼撥打網絡電話。而網絡電話不受地域限制,隱蔽性強,詐騙團伙隱藏得很深。

              “牽連出的266起案件中,最多的就是信用卡、貸款類詐騙。”負責偵辦此案的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網安大隊民警曹陽介紹,詐騙分子使用網絡電話批量導入聯絡人,使用群呼功能“廣撒網”;有的人利用智能語音功能先撥號試探,待受害人“上鉤”后再轉為人工操作,進一步實施詐騙。

              專案組還發現,楊某持有的“95xxxxxx”號段并非全部由秦某桐提供。實際上,以楊某為首的犯罪團伙自2018年以來,就通過外省某運營商“部署”過10余個“95xxxxxx”號段的語音業務,并改造線路后出租給下游業務公司,共非法獲利800萬余元。

              在7月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公布了“凈網2020”專項行動中,由公安部、江蘇省公安廳統一指揮破獲的全國首例利用“95xxxxxx”號段幫助通信網絡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搗毀從事犯罪活動的通訊技術類公司3家,查封“95xxxxxx”號段21個,非法網絡電話線路兩萬余條,發現下游業務關系公司155家,涉案金額2200萬余元。目前,以上涉案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均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根據工信部出臺的《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95”號段號碼使用者不得將線路進行轉讓或出租,不得變相經營固定電話業務、網絡電話業務等其它電信業務。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違規層層代辦、層層轉售“95”號段號碼,已形成了一條地下違法產業鏈。公安機關此次對號碼持有公司、線路轉讓公司、語音落地公司一網打盡,促使隱藏的“黑色產業鏈”顯現出冰山一角。

              “公安機關進一步打擊新型網絡詐騙的同時,也將督促行業監管部門完善管控措施,防堵騷擾電話漏洞,依法處理違規行為,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長陳兵說。

              責任編輯:

              標簽: 網絡詐騙 貸款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