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七成受訪家長期待優化網絡青少年模式內容池 目前尚無統一標準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20-08-20 08:27:3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75億。疫情防控期間,不少青少年長時間在家,家長無暇照看,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問題愈發嚴重。此前,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報告稱,部分直播平臺青少年模式與一般模式無差異,形同虛設。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90名未成年人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孩子使用網絡平臺時,79.7%的受訪家長會打開青少年模式。43.8%的受訪家長覺得青少年模式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上效果好,24.4%的受訪家長覺得效果不好,70.8%的受訪家長建議優化青少年模式中的內容池。

              受訪家長中,來自一線城市的占30.3%,二線城市的占51.2%,三四線城市的占16.5%,城鎮或縣城的占1.9%,農村的占0.2%。

              69.1%受訪家長擔心可以用其他賬號登錄繞過青少年模式

              在北京某私企上班的劉紅(化名),兒子在上小學。劉紅說,前段時間孩子在家學習,使用各種電子設備的時間變得更多了,每次都會給孩子設定好青少年模式,再讓他使用。

              “為了讓孩子在家上網課方便,我特意準備了一個平板,里面只下載了她需要的軟件,登錄賬號用的是我的手機號,驗證碼也發到我這里。”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喬琳(化名)說,孩子使用視頻軟件時,會給她開啟青少年模式。

              調查顯示,在孩子使用網絡平臺時,79.7%的受訪家長會給孩子打開青少年模式,9.2%的受訪家長不會,6.3%的受訪家長表示不知道什么是青少年模式,還有4.6%的受訪家長坦言想開但找不到。

              按地域分析,二線城市受訪家長會給孩子打開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更高(81.3%),縣城或城鎮受訪家長不了解或不會用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更高。

              劉紅告訴記者,雖然會先設定青少年模式,再讓孩子用電子設備,但總有一些看不住的時候。“有一次我忙著開視頻會,就把手機給了孩子,讓他去看學習視頻。等我開完一個多小時的視頻會,發現孩子還捧著手機看視頻,我才發現這個平臺青少年模式雖然限定了40分鐘的觀看時間,但到了時間只要點擊提示就能繼續觀看”。

              劉紅還發現,有些平臺的青少年模式需要每次登錄時主動選擇,如果不點擊進入,就會進入正常模式,還有的可以通過卸載再安裝的方式,繞過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更多是需要用戶自己選擇的,對于家長來說就得在孩子使用這些平臺時,先給孩子選成青少年模式。”喬琳說,有的家長會直接把手機給孩子,這樣孩子很有可能沒有進入到青少年模式。

              調查中,43.8%的受訪家長覺得青少年模式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上效果好,31.8%的受訪家長覺得一般,24.4%的受訪家長覺得效果不好。

              受訪家長對青少年模式的主要顧慮有:用其他賬號登錄繞過青少年模式(69.1%)、缺少對青少年充值消費的限制(64.6%)、可以輕松被破解(47.9%)以及與正常模式的功能無差異(30.8%)等。

              “青少年模式是針對青少年的內容篩選模式,現在很多平臺都有這樣的功能。其中有一種開啟方式是,每次登錄平臺時進行選擇。一般來說,家長如果沒有給孩子注冊賬號,可以在把手機交給孩子用之前,選擇青少年模式。”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朱巍分析,如果注冊用戶就是未成年人,那么就不應當自主選擇,而是直接進入到青少年模式中。

              “現在確實存在通過輸入解鎖密碼、跳轉賬號等方式繞過青少年模式的情況,對此家長需要承擔起監護的職責。”朱巍認為,家長的監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環節,有些家長為了圖省事,把手機扔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操作,這樣的行為不夠負責任。

              70.8%受訪家長希望優化青少年模式內容池

              喬琳曾瀏覽過青少年模式下的內容,感覺整體內容定位是比較符合青少年的,但也有平臺存在少兒不宜的東西,“還有的平臺青少年模式下的內容明顯少,更新慢”。

              “我覺得現在許多網絡平臺大數據技術都比較完善了,可以借助這些技術,更加精準地識別未成年人。”劉紅說。

              要完善青少年模式,70.8%的受訪家長建議優化青少年模式中的內容池,70.2%的受訪家長建議關聯監護人的賬號平臺,方便監督。其他建議還有:更加精準地識別青少年用戶(56.0%),對青少年用戶的使用行為進行限制(42.7%)等。

              “有的家長為了安撫孩子,或者讓孩子不要打擾自己,就把電子設備交給孩子,任由他們操作使用?,F在的小孩子操作電子設備都很溜,繞過青少年模式對他們來說也不難。”喬琳覺得,在監督和引導未成年上網上,家長需要更用心、多留心。

              “對于平臺來說,設置青少年模式只是一種最低要求。”劉紅覺得,在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上,內容提供平臺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不能把青少年作為牟利對象,要堵住一些漏洞”。

              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方面,70.1%的受訪家長建議不要輕易交給孩子個人的網絡平臺賬號,67.1%的受訪家長認為平臺不能以過度吸引青少年用戶為目標,56.2%的受訪家長建議給予孩子更多高質量的陪伴,40.0%的受訪家長建議及時關停、處罰違規及故意“放水”的平臺。

              對于互聯網應用平臺來說,朱巍認為,平臺需要盡到責任,在設置青少年模式外,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等方式來判斷用戶是不是未成年人。“據我所知,有些游戲平臺開啟了人臉識別或通過電話來識別用戶是否是未成年人。另外,在青少年模式內容篩選上,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未來需要進一步加以規范”。(記者 孫山)

              責任編輯:

              標簽: 化網絡青少年模式內容池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