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智能化服務讓不少老年人感覺無所適從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20-09-11 11:05:07

              在推動智能化、信息化應用加快普及的同時,要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符合其特點、滿足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這需要企業、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稱,某市一位老人乘公交車時因沒有智能手機無法掃健康碼而被司機拒載,此事引起人們關注。

              其實,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因缺少智能手機遇到不便的現象已不是個例。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移動支付等服務的出現方便了廣大消費者,但也有一些老年人覺得不太適應。面對日新月異的智能化時代,年輕人與老年人的感受不完全一樣。年輕人接受能力強,老年人適應能力相對較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而遇到問題是正?,F象,不該遭到冷遇和拒絕?,F在,一些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多站在年輕人角度設計。一些廠家商家為了節約人力成本,大規模使用智能服務終端代替人工服務,更讓不少老年人感覺無所適從。

              老年人的消費市場空間巨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超2.5億人,占總人口的17.9%。智能化時代,企業設計產品和服務時,在滿足年輕群體消費特點的同時,也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點,讓相關操作更簡單、更可靠,從而贏得更多的老年消費者。比如可優化智能終端的軟件設計,刪去不必要的“花哨”功能;應用智能語音技術,生產通過語音就能操控的智能終端等。

              讓老年人適應智能化時代,社區、養老院、老年大學等組織和機構大有可為?,F在年輕人工作較忙,往往無法長時間陪伴在父母身邊,而社區、養老院、老年大學等具有經常組織老年人活動的優勢,不妨及時開設相關課程,培訓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產品。老人們聚在一起,共同學習和探索,進步會更快。例如,現在北京一些社區每周定期為老年人開設智能手機課程,現場演示手機用法,讓許多獨居老人掌握了智能手機的用法,大大方便了日常生活。

              當然,老年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往往比不上年輕人,讓所有老年人都適應智能設備并不現實。這就需要相關機構、組織和商家在積極推動智能應用的同時,繼續保留一部分傳統產品和服務。比如,在日常交易中保留現金支付,服務行業中保留人工服務窗口等,讓老年人在智能化時代也能接受相應的線下服務。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產品和服務也應適應老齡化特征。在推動智能化、信息化應用加快普及的同時,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符合其特點、滿足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企業、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希望相關機構、組織和企業給老年人更多關懷,更加積極主動地關心老年人、了解老年人,推出更多對路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他們享受到更多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責任編輯:

              標簽: 智能化服務與老年人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