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永存!爺爺奶奶用這樣的方式永遠在一起了……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相信很多看過1964年電影《英雄兒女》的觀眾都記得戰士王成在生命最后時刻喊出的這句話。王成的原型之一是趙先有烈士,1952年他高喊“向我開炮”與敵人同歸于盡,年僅24歲。
11月7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故事里的中國》第二季第二期,趙先有烈士的孫子含淚講述了爺爺的故事。
19歲與懷孕妻子分別 選擇入伍
24歲犧牲前喊出“向我開炮”
趙先有生于1928年,入伍的時候年僅19歲,和妻子剛結婚6個月。分別之時,懷著孩子的妻子對他說:“你就走吧,家里有我,早日立功受獎,我們等著你回來。”
1952年10月,敵人用飛機、大炮、坦克向67高地進攻,戰況慘烈,敵我雙方傷亡都非常大。當時擔任65軍194師582團2營6連副指導員的趙先有帶領連隊堅守了三天兩夜,打退敵人的十七次進攻,最后陣地上只剩下趙先有和通信員劉順武。
后來,敵人一批又一批地涌上67高地,趙先有在防空洞用步話機向團指揮所喊出了“向我開炮”的吶喊。他用24歲的年輕生命,換來了67高地攻防戰的勝利。
一年后妻子才知道丈夫已經犧牲
經常默默流淚
1953年,趙先有的妻子收到了部隊追記特等功的證書,她才知道丈夫已經犧牲了。
在《故事里的中國》節目錄制現場,趙先有烈士的孫子趙新民回憶說:“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爸爸才5歲。我奶奶經常拿著證書哭,我爸爸問奶奶為什么哭,我奶奶也不作聲,就是默默地流淚。直到1954年,村里邊舉辦了一次非常隆重的追悼大會,我父親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父親去世了。”
生前沒有合影
妻子想用兩捧土和丈夫永遠在一起
趙新民說自己六歲時和奶奶一起給爺爺掃墓,奶奶抱著爺爺的墓碑說:“先有,我們來了,帶著你的孫子來了。”
奶奶說自己的身體也不好,以后可能也沒有太多時間來看爺爺了。于是奶奶就從他的墓碑下捧了兩捧土,包進手絹,“可能是最后一次來看你了,你就安息吧。”然后,奶奶對趙新民說:“等我去世了,就把這土埋在我的墓里。”
“我奶奶和我爺爺這輩子都沒拍過一張合影照,我爺爺就一張入伍的照片,她想用這樣的方式,和為國捐軀的丈夫永遠在一起。”趙新民說。
主持人撒貝寧聽完這段講述后不禁落淚,“所以爺爺奶奶用這樣的方式永遠在一起了……”
正是有許多像趙先有一樣的先烈
舍小家,為大家
用生命換來了
我們今天安寧的生活
緬懷,致敬!
相關推薦:
- 中國成功放歸25只麋鹿 通過GPS項圈實現麋鹿保護網絡化管理
- 十月科學流言榜發布:板藍根抗新冠?結節癌變?都是斷章取義
- 65.6%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 五成未成年人贊同在父母同意下使用
- 誘導大學生貸款:屢遭投訴的公司何以屢禁不絕?
- 退出家長群能否打破教育的僵局?教育競爭下的“劇場效應”如何避免?
- 云南“中考體育100分”:“三公”怎保證?視力入中考需考慮時間差
- 天津上調工傷保險待遇標準 上漲幅度160~190元
- 從“空想”到實現!讓科幻“點燃”未來
- 北京245萬人次綠色出行積攢“碳能量” 綠色出行用戶比例增長2.5個百分點
- 中老年人刷起短視頻更入迷?沉浸于短視頻的“爸媽們”該如何正確“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