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不返鄉?“寒假時間”開啟大學生返鄉咋安排
臨近年關,高校師生開啟“寒假時間”。當前,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疫情,在“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下,作為春運學生客流的主力軍,大學生還返不返鄉?如果返鄉,返程路上有何防疫要求?這一系列問題備受關注。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舉家團圓,人生一樂。應該說,隨著寒假開啟,大學生回家過年是個人選擇,不應指責。但現實情況是多地疫情呈散發態勢,其中一些地方還比較嚴重。正如專家所說:“這個寒冷的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因此,病毒擴散的風險仍然處于較高水平。
返鄉不返鄉是個人意愿,但必要的制度安排不能缺失。如果大學生所在的高校處于中高風險區,那就不妨過了這個“風頭”再返鄉,否則可能會遇到太多被“折騰”的事。建議中高風險地區的高校學生就地過年,無論高校還是地方政府都應對此伸出援手,提供足夠的保障,讓他們安下心、留下來。對于部分大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遭遇困難的現象,有關部門應盡快開展幫扶工作,通過溫情幫扶讓每一個人都感到暖意,絕不能因疫情防控而忽略大學生的合法權益。
今年冬春季節是校園疫情防控的關鍵時間節點,抓住這個節點開展好工作,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據報道,有的地方已提前出臺應對措施,比如勸導準備前往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暫緩離校,對從省外中高風險地區返回省內的學生、家鄉在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和有家庭成員從事冷鏈物流和進出口貿易的學生“一人一檔”,跟蹤掌握健康狀況。未雨綢繆,方案越細致越見效。
有些大學生返鄉意愿強烈,如果他們符合返鄉要求,當然可以回家過年。但是返程路上的制度安排也要跟上。有的地方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學校和學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集體包車、結伴乘車、家長接送等方式離校返校,并要求學生全程規范佩戴口罩,到達目的地后遵守屬地規定,配合落實隔離觀察、核酸檢測等防控要求,如此種種也是務實之舉。這既需要監督到位,也需要學生積極配合,盡到應盡的公民責任。
有返鄉就有回校。春節后,大批返鄉的學生要逐漸返回學校,這同樣需要周密部署。按照以往經驗,應分期分批、錯時錯峰有序返校。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年底,教育部印發的《關于認真做好寒假前后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就指出,各地教育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及時研判、及時部署、及時督導檢查,絕不能有絲毫麻痹松懈。無論是科學安排寒假放假時間,還是引導師生做好返鄉和居家期間疫情防控,乃至錯峰安排春季學期開學返校,每個環節都不可疏漏,把工作做得更實更細,才有可能萬無一失,不留遺憾。
心安之處即故鄉。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讓鄉愁有安放的地方,讓思念有寄托的載體,讓就地過年的大學生感受到深情厚誼,讓他們的家人安心,有賴于有關部門的工作做得更走心一些。如此,就地過年的大學生就能更暖心一些。
相關推薦:
- 非必要不返鄉?“寒假時間”開啟大學生返鄉咋安排
- 打通服務退役軍人“最后一公里”!杭州“老兵碼”申領量達7.07萬
- 吉林列車員“破圈”成網紅:服務好每一位乘客,網上傳播車廂正能量
- 2020杭州婚姻大數據:“全省通辦”婚姻登記更便利,三年來結婚人數首次實現增長
- “獨腿大叔”走紅:工作能力不亞于常人,我要靠自己生存下去
- 重慶2021年春運期間力爭做好運力保障:將開行列車8500對,安排航班3.63萬架次
- 控股宜賓紙業“風光無限”?市值破萬億的五糧液除了賣酒還做啥?
- “半個學期提高20多分,我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90后體育老師做班主任輔導數學
- “內心被責任和榮譽填滿”!智慧醫療時代的“新醫護”
- 顧客買三包紙巾“花”了50萬? 店員和民警合作終于物歸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