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輕也能干出大事業”!135名碩士研究生走上了“村官”之路
研究生畢業,不去北上廣,而選擇回到村子里工作;有了高學歷,沒選擇進五百強,而是選擇帶著父老鄉親一起創業致富……在鄭州,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正在進行。和以往不同,這次換屆中,有135名碩士研究生走上了“村官”之路。
“我看中鄭州的鄉村振興潛力,就想投身火熱的鄉村建設中……”這是這些高學歷“村官”的心聲。
“鄭州需要更多人才投入其中,我們將給他們最好的成長環境,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間。”這是鄭州對“村官”的回應。
放棄數十萬年薪 帶領百姓共同富裕
位于鄭州東的中牟縣,以土地沙質、擅產水果聞名。
宋深偉,中牟縣姚家鎮羅宋村人,2008年碩士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農藥學專業。畢業后,他一路過關斬將,終于擔任美國愛利思達公司銷售大區經理,年薪80萬元。
一次回鄉,他了解到村里干部正要換屆,并且希望吸納有能力的大學生,在考察村子發展狀況、存在問題之后,他決定:放棄高薪工作,用所學農業知識和多年工作經驗回報家鄉養育,帶領父老鄉親致富。
回鄉后,幾個月內,宋深偉走遍了全鎮所有的草莓大棚,看草莓的生勢情況、蟲害情況、品種品質等,通過實地調查、與村民討論,在掌握草莓生長情況第一手資料后,他及時與大學的農學專家聯系、與蔬菜研究所的同學研討、與有經驗的村民交流,最終選定適合中牟地質早熟的草莓品種“香野”和中熟品種“越秀”作為中牟縣主推品種,特別是把口感佳、早熟、產量高、耐儲運的“香野”品種作為第一個主品牌來推廣,通過新品種的推廣種植,現在草莓的產量高、口感好,村民的收入大幅提升。
因他有知識、懂農業、會管理、善經營,全村特別歡迎這個學成歸來的“農業專家”,2020年12月26日宋深偉順利當選羅宋村支部副書記。
學成返鄉 就是看中農村發展空間
1983年出生的王府,碩士畢業于西南大學。滎陽市高村鄉黨委走訪時,村民推薦了他,說王府是一名從小懂事好學,如今在外工作的高學歷黨員。
鄉黨委書記張光明要來電話立即與王府聯系,從村容村貌、鄉村文明、鄉村振興、村民致富等多方面與王府溝通了一個小時多,黨委書記的一片誠心,勸動王府請假回村看看。
回村后,王府就跟著老支書幫忙,看到村里的發展落后、生活環境較差等問題,就給老支書提出整治村容村貌、鄉村文明等建議,老支書因勢利導地說“你提出了建議,你看看怎么落實吧”。
王府當天制定了環境整治、文明培訓等方案,第二天組織村民召開培訓會,王府與村民分享南街村、新鄉劉莊等鄉村文明好、集體經濟好、生活環境好的實際案例,全村群眾很受教育,王府“趁熱打鐵”及時組織村民開展環境整治行動,提出村民負責自家房前屋后、黨員負責公共區域的方法,僅用幾天的時間,使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觀,村民都說“還是年輕人敢想敢干,有思路、有方法”。
通過與村民一周的親密接觸,王府受到村民擁護,2020年12月村黨支部在選舉時,王府高票當選黨支部書記。
選舉后,鄉黨委書記說:“認定他,就放心讓他去干,實踐證明,年輕人是能干好的。”當問起黨員代表為什么選王府任支部書記時,一個老黨員說:“王府這孩子,從小頭腦活、聰明老實,當支書,中!”
事實說話 小年輕也能干出大事業
村里事情多、百姓事情難做,以往,“村官”都是由德高望重的老村民擔任,把這“重任”交給年輕人,行嗎?村里家長里短、雞毛蒜皮、家族矛盾……這些事,小年輕能服眾嗎?
一開始,群眾對于選拔年輕人擔當基層治理的“掌門人”有不同意見,認為只有年紀大、在農村有威望的人才能勝任“掌門人”。
為了讓更多群眾了解情況,鄭州市拿出了登封市大金店鎮選拔年輕村干部的經驗做法。
2019年以來,大金店鎮黨委把選優配強優秀年輕村黨組織書記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通過多輪物色、反復比較,選拔12名40歲以下村黨組織書記,帶領村民發展致富項目,取得特別好的成績。
31歲的李家溝村黨支部書記李新旭上任后,帶領群眾建成平菇種植大棚13座,年產值預計達到100萬元,使村集體和群眾的收入大幅度的提升;31歲的畢家村黨總支書記畢少輝,上任后帶領“兩委”干部將軟弱渙散村建設成為基層組織建設和人居環境先進村,徹底摘掉了后進的帽子;37歲的金西村黨支部書記李省偉,上任后聚焦信訪問題,化解矛盾12起,使過去的“信訪大村”變成“穩定村”……
年輕干部的生機活力,帶動全鎮干部的作風轉變,有力促進了大金店鎮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一年多時間,全鎮蔬菜大棚由251座393畝發展到705座1100畝,拆除取締了29家礦區面積2737畝的砂石企業。
通過推廣大金店的經驗,全市各級對選拔年輕人達成共識,將35歲以下大學生黨員作為物色重點,大批高學歷村官走馬上任。
高標準 高誠意 選拔優秀基層領路人
“換屆工作需要轉變思想,找有政治素質和領導能力,有理想信念能帶好班子,有經濟頭腦能帶百姓致富,有良好品質能改進民風的優秀人才。”鄭州市換屆辦相關負責人說。
為此,鄭州市把標準定在前,用“卡尺”選人,把年齡學歷結構、“兩委”成員標準和負面清單提前下發全市,明確要在年齡學歷結構實現“一降一升”的標準,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要達到有政治素質和領導能力、能帶好班子,有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能帶對路子,有經濟頭腦和致富本領、能帶動發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帶正風氣的“四有四帶”標準,村(社區)“兩委”成員要達到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工作作風好、群眾口碑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奉獻意識強、廉潔意識強的“四好四強”標準。負面清單還明確了“十不能”“六不宜”。
為確保工作目標的完成,鄭州市按照“建強基層組織、選用年輕干部、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路,在全市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摸底”活動,“下深水”選拔年輕黨員,瞄準優秀大學生黨員逐一談話“過篩子”,反復比對、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真正把學歷高、年紀輕、有思路、敢擔當、善作為、能致富的大學生黨員選拔到村(社區)“兩委”中來,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增添“新鮮血液”。
在選拔年輕優秀人才上,鄭州市明確了從后備干部中“挑”、從致富能手中和優秀退伍軍人“選”、從外出務工能人和高校畢業生中“請”的選人路徑,全市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與35歲以下年輕黨員開展逐一談心,引導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積極參加“兩委”競選,對參選意愿不強、待遇不高、思想顧慮較多的年輕黨員,由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和包村干部多輪次與本人談、與家人談,鼓勵他們把人生理想融入回報家鄉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帶領群眾致富的人生價值中,幫助他們解除思想顧慮,支持他們回鄉創業,確保了每個村(社區)至少有1名35歲以下“兩委”成員,35歲以下年輕干部在村“兩委”干部中占比達到20%以上。
選好了“苗子”,要給其更好的“澆灌”——鄭州市對物色到的大學生黨員落實“一對一”幫帶跟班制度,選派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基層干部與年輕同志結對子,引導幫助他們制定五年工作目標、五年個人成長“兩個規劃”,大膽把年輕人放在村(社區)重要崗位上使用,讓他們參與重點工作,交任務、壓擔子、教方法,讓他們在工作實踐中歷練成長,盡快進入角色、擔當重任。
截至目前,全市共選出村(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13464名,平均年齡42歲,35歲以下占30%,大專以上學歷占45%。其中,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7.5歲,較以前下降5.2歲,大專以上學歷占31%,較以前提高16個百分點;社區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0.3歲、下降3歲,大專以上學歷占88%。村(社區)“兩委”中擁有研究生學歷135人,其中村(社區)黨組織書記18人。高標準地實現了年齡學歷“一降一升”、結構優化的目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