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16時54分“驚蟄”: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3月5日16時54分將迎來“驚蟄”節氣。此時節“數九寒天”結束,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正式步入“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的仲春時節。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歷3月5日或6日交“驚蟄”,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也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驚蟄”曾叫“啟蟄”,因避漢景帝劉啟名諱而改名“驚蟄”,說的是溫暖的氣息使蜇蟲從冬眠中漸漸蘇醒過來,開始四處活動。“驚蟄”的另一個意義是春天的真正開始,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迎來一派濃濃春光,桃花、杏花、薔薇盛放一時,枝頭春意鬧,春色美無邊。
“驚蟄”過后,氣溫和地溫都在不斷升高,土壤解凍,春風化雨,因此,自古以來我國農民就認定“驚蟄”是春耕的開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從此全國的春耕生產由南向北漸次展開,“農家無閑人,鋤頭不停歇”“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等農諺生動形象地詮釋了這個節氣的重要性。
保健專家認為,“驚蟄”時節,天氣雖日趨暖和,但氣溫起伏不定,容易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春捂”還是不能馬虎,人們應密切注意天氣預報,適時增減衣物。
“驚蟄”過后,人體肝陽之氣漸升,養生也宜順應這一規律,飲食注意順肝益脾,令五臟和平,多吃富含植物蛋白和維生素豐富的清淡食物,如銀耳、蓮子、山藥、水蘿卜、菠菜、油菜、芹菜、苦瓜等。
起居方面宜晚睡早起,外出活動宜慢步緩行,保持心情舒暢,使身體、精神、情緒也能像春天那樣,爽朗舒暢,生機勃勃。
相關推薦:
- 3月5日16時54分“驚蟄”: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 蘭州“美人魚”將敦煌舞“搬到”水下:上演“海底飛天” 是文化傳播也是自豪
- 最小齡雙側同期人工耳蝸寶寶如今能聽會說 基本與正常兒童無異
- 楚楚湖北,一直等你!這里有一份來自湖北的“櫻花之約”!
- 客居4個月終返鄉!山西平陸黃河濕地近萬只越冬白天鵝陸續飛返西伯利亞
- 孩子沉迷玩手機怎么辦?開學教你一招防沉迷攻略
- 越休息腰越痛?或可能不是機械性腰肌勞損,需警惕患上“脊柱關節炎”
- 4天致8次高鐵晚點,放風箏等戶外活動須遠離鐵路電力網!
- 撿起來卻鎖起來關起來,“沉睡”的不只是三峽文物!
- 九成受訪青年計劃成為“兩棲青年” 七成認為“兩棲”不應影響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