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湖北來鳳:一株藤茶 “回甘”一方_全球播報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時間:2023-09-04 15:46:19

              光明日報記者 張銳 王建宏 嚴德勇 光明日報通訊員 向相輝

              8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綠水鎮老寨村,山坡上綠浪起伏。60多歲的查守國腰挎笆簍,手指在藤茶枝條上翻飛。一個上午,他采了5公斤龍須,拿到村里的藤茶加工廠賣了220元。


              (資料圖片)

              “我種了4畝藤茶,今年龍須已采4季,賣了近1.5萬元。加上普葉,今年掙2萬元沒問題。”查守國樂呵呵地說。

              藤茶,學名顯齒蛇葡萄,主要生長在武陵山腹地,是一種古老的中草藥資源、類茶植物資源和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當地人采摘幼莖、藤須、葉片,制成茶葉,被土家人奉為“神仙草、長壽茶”。

              來鳳縣委書記李偉介紹,近年來,來鳳縣以藤茶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農業特色產業“百億產業集群”。目前,全縣藤茶種植面積8.63萬畝,開發出4大系列69個產品,年產值12億元。

              “藤茶是我國特有的藥茶兼用植物,在我國多個省份有生長,主要分布于貴州、云南、湖南、湖北、廣西等省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譙仕彥介紹,數百年來,藤茶作為一種常用草藥,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感冒發熱、咽喉腫痛。

              科技特派員向班貴出生于中醫家庭,在長期的行醫過程中,他發現用巖坡上生長的野生藤茶“治療”眩暈病效果很好,每年都要采集一部分曬干后放在藥袋里,免費送給村民。

              “它為什么有效果?到底含有什么成分?”當年,為一探究竟,他做了一個在別人看來近乎瘋狂的舉動:月工資561塊錢的他,花了7萬塊錢,將藤茶送至中國藥科大學,做品種鑒定和藥理成分分析。原來,來鳳藤茶富含17種氨基酸和14種微量元素,總黃酮平均含量≥20%(須茶檢測最高含量53克/100克),是目前發現的自然硒和黃酮含量最高的植物。

              2000年,眼見野藤茶不夠用,向班貴與華中農業大學、湖北民族大學合作,試驗野生馴化栽培技術。2003年,“藤茶仿野生栽培與加工技術研究”獲得恩施州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同年,馴化栽培的顯齒蛇葡萄作物品種,被命名為“鳳鳴藤茶”。

              起初,向班貴采用扦插育苗再移栽的方式,實現三年豐產,平均一株1.1元,按一畝種植1500株算,種苗成本約1650元。2008年,他又研發出直插技術,不但成活率高,還實現了當年豐產,單株成本降至0.4元,一畝1500株,種苗成本只有600元。

              2009年,“藤茶品種選育及開發利用”項目榮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8月27日,來鳳縣三胡鄉三堡村村民楊奎,正忙著把藤茶打包好通過快遞發往上海、重慶和武漢等地。

              49歲的楊奎,多年前在外地打工,操作機床時發生意外,致左手殘疾。2013年,因病和殘疾,楊奎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幫扶下,2014年冬,楊奎在自家地里發展了10多畝藤茶苗圃。2015年,楊奎流轉135畝地種植藤茶,并注冊成立了合作社。如今,他家還建起了藤茶加工廠,每年利潤超100萬元,帶領50名脫貧戶吃上藤茶飯。

              “平時我在基地扯扯草,一天能掙80元。到了采摘季,采摘龍須每公斤16元,一天下來能掙150多元。”脫貧戶譚菊香說,她每年在專業合作社務工能掙2萬多元。

              怎樣推動一二三產融合,不斷延長藤茶產業鏈,提升藤茶附加值?來鳳一直在探索。

              前段時間,來鳳金祈藤茶生物有限責任公司黃酮提取車間,工人們又忙了起來。金祈藤茶公司很早就開發出了牙膏、含片等藤茶產品,但一直委托外地企業加工。2020年,在來鳳縣委縣政府支持下,公司投資5000多萬元,新建消毒液、牙膏、黃酮提取等生產線,形成年產150噸黃酮、2000萬支牙膏、300萬瓶消毒液、6000萬袋袋泡茶以及高端固體飲料等生產能力。去年,來鳳縣投入1100萬元,公司自籌400萬元,對原有藤茶黃酮提取車間實施技改,藤茶中提取黃酮可提高到80%。

              當前,來鳳現有的8.63萬畝藤茶中,獲得有機藤茶基地認證879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5.2萬畝。65家企業、82個藤茶專業合作社從事藤茶生產經營,開發有保健品、原茶、食品和日化產品四大系列69個產品,注冊藤茶商標86個。

              來鳳縣藤茶產業發展局局長趙正茂介紹,來鳳積極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藥科大學等院校聯合研發,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合作成立藤茶產業研究院,改進藤茶加工工藝,率先在全國制定藤茶生產標準和質量標準。研發的富硒藤茶系列產品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獲得保健品藍帽子、GMP生產規范、地理標志、綠色食品等七大認證。

              在綠色茶園之畔,研學、露營等農旅融合的業態也逐漸興起。一株藤茶,牽手一二三產,基本形成了集種植、加工、流通、銷售、茶旅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3日02版)

              責任編輯:

              標簽: 湖北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