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文化中國行)煙臺“紅色文博輕騎兵”:讓紅色歷史“活”起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4-11-06 18:59:50
              中新網煙臺11月6日電 題:煙臺“紅色文博輕騎兵”:讓紅色歷史“活”起來

              作者 楊馥寧 曲正揚 王嬌妮

              近日,在山東煙臺福山區回里鎮胡家夼村南院北屋前,幾位年輕人向村中老者了解一處“紅色老宅”的歷史,這一幕被一旁的攝像機記錄下來。

              煙臺是膠東革命老區的核心區域,紅色文化資源豐富。2021年,煙臺博物館聯合膠東革命紀念館打造“紅色文博輕騎兵”隊伍,又于2023年啟動“我為革命老區鄉村代言”活動,通過走訪等方式,將發生在村莊的感人事跡整理創作成反映膠東英雄群像的文藝作品、視頻等,讓紅色歷史“活”起來。

              2021年8月,“紅色文博輕騎兵”隊員們輾轉來到煙臺市牟平區高陵鎮鮑家泊村,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征集到烈士曲成山遺物46件。2022年,這批文物被認定為革命歷史類館藏一級文物。自“紅色文博輕騎兵”隊伍成立以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實地考察后,我們才了解到許多故事背后不為人知的細節,革命先烈的形象在腦海中變得豐滿。”隊伍講解員張雅萍說,村史的記載、老人的口述讓紅色故事更加生動立體,也豐富了隊員們的知識儲備。

              在煙臺海陽市郭城鎮戰場泊村,“紅色文博輕騎兵”的隊員們深入村莊街道,為當地整理村史,協助紅色陳列館規范相關陳列,并拍攝制作了豐富的視頻作品。

              “‘紅色鄉村’是革命的搖籃,當地民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光榮事跡不應被時光埋沒。”煙臺市博物館膠東革命紀念館管理部主任張書蒸稱,他們還制作了膠東紅色故事微黨課等短視頻,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隊員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不斷提升。

              圖為煙臺“紅色文博輕騎兵”隊員在錄制視頻。煙臺市博物館供圖

              據悉,自煙臺“紅色文博輕騎兵”隊伍成立以來,隊員們已整理創作《媽媽,把我獻給祖國吧……》《一口井的記憶》《從芝罘俱樂部看煙臺滄桑巨變》《護寶記》等10余部反映膠東英雄群像的優秀文藝作品,以鮮活的形式實現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更多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圖為煙臺“紅色文博輕騎兵”隊員走進社區,為民眾送上家門口的紅色課堂。煙臺市博物館供圖

              除了深入紅色鄉村,隊員們還走進社區、學校,為民眾送上家門口的紅色課堂,目前已與40余所中小學、60多個社區建立合作,舉辦巡回展覽、講座300余次,受眾多達15萬人次。

              時下,“煙臺紅色文博輕騎兵”已發展成為由研究機構、高校黨史專家、革命文物收藏家、博物館紅色展覽策展人、志愿者宣講團隊、文物征集保護隊伍、媒體傳播團隊等共同組成的綜合力量。(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