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保護鳥類光禁捕還不夠,生產銷售宜嚴管嚴查獵捕工具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0-11-24 09:39:14

              光禁捕還不夠,保護鳥類也要嚴查獵捕工具

              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然而,記者近日在河北、北京等地采訪發現,正值候鳥遷徙季節,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仍十分猖獗,非法交易活躍。

              獵捕野生鳥類行為猖獗,非法交易活躍

              天氣轉冷,候鳥開始翩翩南飛。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濕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后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

              “有些鳥在黑市上的利潤很高。以‘三有’保護動物紅喉歌鴝為例,品相好的一只能賣到數萬元,所以總有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朱寶光告訴記者,商販從捕鳥者手中買鳥后,有些流往各地花鳥市場賣做觀賞,有些是催肥后銷往廣東用于食用,另有一小部分被獵捕者留作食用。近年來,他們舉報破獲的非法獵捕野生鳥類犯罪案件,都是附著在完整的交易鏈條上的。

              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劉懿丹擔心,盜獵者在候鳥遷徙通道上捕獲的都是遷徙的候鳥,多數來源于世界各地,存在攜帶傳染性病毒的風險。

              電商平臺公開出售捕鳥網,生產銷售宜嚴管

              日前,公安部食藥偵局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公安食藥偵部門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候鳥等野生動物,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以及為非法交易禁用的獵捕工具、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發布廣告或提供服務等犯罪活動。

              河北省唐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執法大隊大隊長荊信波介紹,捕鳥的工具和方法多種多樣,有投毒、彈弓、獵夾等,其中以捕鳥網最為“流行”。

              記者在網絡電商平臺搜索“鳥網”等關鍵詞,發現有單價6元至30元之間的海量產品。部分捕鳥網以“防鳥網”的名頭出現。“這些所謂‘防鳥網’絕大多數實際上是捕鳥網。”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楊涵介紹,果園、菜園防止鳥類侵襲的“防鳥網”網線更粗、顏色更亮麗、網格較大、沒有兜狀結構,不會對鳥類產生致命危害;捕鳥網的網線則細若發絲、顏色幾乎透明、網格細小、有兜狀結構,鳥類撞上“插翅難逃”。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認為,野生動物保護法禁止使用網捕等方法進行獵捕,但光禁止使用還不夠,應全鏈條禁止生產、運輸、銷售、購買、利用捕鳥網、電擊器、電子誘捕裝置等獵捕工具。對電商平臺公開出售捕鳥網等行為,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電商平臺應主動屏蔽相關關鍵詞,刪除、下架相關違法商品。

              責任編輯:

              標簽: 禁捕 獵捕工具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