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顏色鮮艷的全都有毒?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發布

              來源: 時間:2021-02-02 15:46:19

              記者1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農業大學獲悉,許建初研究員和盛軍教授團隊合作,聯合多國研究人員開展的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學考證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發表了考證與循證分類系統,形成了目前最為全面的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

              “城鄉居民對食用菌新資源的需求在不斷增加,野生蘑菇食用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許建初介紹,由于蘑菇可食用性特征證據還不夠完善,有的證據模棱兩可,中毒事件屢見不鮮,迫切需要對安全性作科學考證。

              我國與英國、巴西、墨西哥、日本、韓國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系統收集了1849年至2020年4月期間,來自99個國家的蘑菇食用性大數據,包含2786個蘑菇物種的9783條記錄;開發了新的循證分類系統,進行食用性分類考證,并最終確定了2189種可食用蘑菇,包括可安全食用類的2006種,需預處理食用類的183種,以及50種有毒類蘑菇;此外,把資料缺失或不完整食用證據的471種確定為食用性不確定類蘑菇。

              研究著重探討了全球食用蘑菇在屬級分類單元的分布情況和安全可食用性,發現了盡管紅菇屬和鵝膏屬記錄可食用物種數量位列前茅,但僅占其所有物種數量的11%,而且兩屬包含多種致死型蘑菇種類,表明了此類蘑菇具有較低的安全食用性,應謹慎采食。同時,研究還發現木耳屬和雞樅屬均未有食用性不確定和有毒的記錄,且可食用物種占比均大于50%,表明了此類蘑菇具有較高的安全食用性。針對食用性和毒性沖突的蘑菇物種,研究成果強調需要利用更客觀和科學的信息,建議未來蘑菇可食用性報道應明確提供其引證來源。

              該研究重新梳理和系統考證了全球可食用野生蘑菇物種分類信息,展示了世界各地野生食用蘑菇資源分布及其傳統采集利用知識體系,確立了亞洲在野生食用蘑菇領域的領頭羊地位。相關成果已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食品科學與食品安全綜述》上。

              責任編輯:

              標簽: 全球野生食用蘑菇 清單發布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