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珍貴月壤即將在國博展出 盛放水晶容器引人關注!

              來源:南方都市報 時間:2021-02-23 13:49:31

              記者從國家博物館獲悉,由嫦娥五號攜帶回地球的珍貴月壤已于2月22日運抵國家博物館,成為國博GB93484號藏品,并將于3月份面向公眾展出。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遠在青云端的月土,如今近在咫尺。你與月亮之間,只差一段到國博的距離!

              2月22日,月壤運抵中國國家博物館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欣賞月土真容,國家博物館特意設計了精美的容器予以盛放展示。

              據月壤容器設計師介紹,這個月球樣品的容器材質為人造水晶,整體造型借鑒自國博館藏的系列青銅“尊”造型,以體現穩重大方之感。

              盛放月壤的水晶容器

              容器整體外部造型高38.44cm,象征地球與月亮間的平均間距384400km;外部造型寬22.89cm,象征嫦娥五號自發射到返回的任務時長22.89天。從時空兩個緯度展現中國探月領先地位。

              內部造型由地球、中國地圖、月球、月壤等組成,月壤儲存在中心部位的空心夾層球體造型之中。通過填滿在其中的月壤得以呈現形似月球的造型特征。

              下部地球造型磨砂透光,其上中國地圖造型透光突出,象征華夏大地對月亮的長久情意。

              特別是容器內設計了地球與月球間相隔9.9cm,取意古人所描繪的“天有九霄”,寓意中國探月突破極限、跨越“九重”。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帶回兩公斤左右的月土樣本。在當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表示,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有三類用途:第一類是最主要的目的,用于科學研究;第二類,為了早日與公眾見面,部分樣品將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一句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我國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科學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作為國禮相送。

              責任編輯:

              標簽: 珍貴月壤國博展出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