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更容易有負面情緒:心理咨詢火了但不是必需品
劉倩曾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大廠的視頻部門上班,用她的話說,大公司就像一臺結構復雜、不停運轉的機器,而自己是這個龐大系統里一個沒有生命的螺絲釘。一切都是從她升職后改變的。從工作6年的業務崗被提升到管理崗后,她發現,每天處理人際關系的時間與精力遠遠超過處理業務本身,同事之間的互相傾軋、甩鍋與內卷化競爭,讓劉倩在越來越忙的同時,也越發懷疑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劉倩漸漸變得“不開心”“很喪”。此后兩年,工作績效也從“優秀”一路下滑到壓線及格。她在2016年離職前去醫院看診,醫生說她當時已經處于抑郁狀態,但還沒到“病”的程度,不用吃藥,可以找心理咨詢師“話療”。
在進行過幾次咨詢后,劉倩開始自學心理學,如今已經轉行成了一名心理咨詢師。在劉倩的來訪者中,不乏與她經歷相似的人。他們有著收入不錯的工作或很好的學習成績,社會功能相對完好,但就是不快樂。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傅小蘭在2019年公開表示,中國進入信息化、網絡化時代,不僅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加快,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也大大增加,國民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呈現出比單純的軀體健康問題更突出的態勢。
心理咨詢平臺“簡單心理”在2021年1月12日發布了《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這份報告在對四萬多人進行調研后發現,不論什么年紀、收入、行業或性別,77.54%的來訪者表示,最讓他們苦惱的就是“情緒壓力”,即個體在焦慮或恐懼等情緒的作用下形成的心理緊張反應或狀態。
心理咨詢火了
現在,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每天有1000多人來訪,日門診量是1990年代的20倍。“咨詢需求的增加與社會發展密不可分,只有在維持基本生存的物質需求被滿足后,人才可能關注心理狀態和內心感受。”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部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委會主任委員張海音說,1980年代以前,人們只有身體上生了重病才會去醫院,實在顧不上心里是否郁悶。另一方面,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后,人們對心理衛生知識有了更多了解,對心理健康更為重視,需求也隨之增加。
張海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二三十年前,到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求助的來訪者多為神經癥性障礙,包括社交恐懼癥、抑郁癥、強迫癥等等。隨著心理咨詢服務譜系拓展,咨詢室不再只為患者服務,也會面向普通人群或心理亞健康人群,求助問題除了心理方面的困惑,還有職業發展、情感問題、伴侶關系、家庭問題等個人發展問題,包括“我該選什么大學、什么專業、什么工作”、“結婚后如何與婆婆相處”等等,這些問題如果長久未能解決,也會給人心理帶來影響,發展出抑郁、緊張、焦慮等情緒。“與二三十年前相比,現在的人們對自己內心的感受更重視、更敏感、更關注,所以才會把自己的感受呈現出來。”張海音說。
而《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則顯示,有81.81%的受訪者自述有過焦慮、抑郁等情緒困擾,當人們在談論心理健康的時候,最關心的依然是“抑郁、焦慮、壓力”,這與2016年的調查結果高度相似。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下普遍的焦慮感與現在的社會缺乏確定性相關。這位專家生于1960年代、80年代考入大學,他以自己的經歷舉例說,過去,每個人的一生基本可以按計劃“計算”出來——農村孩子大多到生產隊參加勞動,大學畢業生則被分配到在城里某個單位工作一輩子。但在改革開放之后,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機遇與競爭并存,現實生活充滿未知,有未知就意味著風險,有風險就會給人帶來壓力與焦慮。
由中科院心理所2017年主持的一項調查顯示,教師、醫護人員、科技工作者、工人、公務員等不同職業群體,普遍反映“壓力大”。例如,有10.2%的公務員受訪者表示“壓力水平比較高”。而脈脈數據研究院則在2018年推出“行業焦慮排行榜”,根據行業平均薪資、行業人才年平均跳槽頻率、職場人對行業壓力的主觀評價三個維度,將不同行業的焦慮進行量化,IT互聯網行業位列榜首,文化傳媒行業與金融業緊隨其后。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個人主觀體驗到壓力是正常的,一個人沒有壓力也不會成長、進步,關鍵是如何正確認識、對待壓力。”上述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說,個人要學會緩解壓力,如果能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就更好了,如果壓力大到實在扛不住,則要去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或醫生的幫助。
這位專家指出,人在適應壓力的過程中,自然就會產生焦慮、恐懼、抑郁等情緒反應,其中,焦慮更像是各種不良情緒的底色,普遍存在于多種心理問題背后,因此看上去更為普遍。一個人從出生到老,都會承受基本的生存焦慮,即便是小孩子,為發展自身能力、滿足父母期待、老師同學評價等等,也會承擔相應的壓力和焦慮。
劉倩的一個來訪者對她說:“我想不到,短短一年,大環境推動著我從一個佛系媽媽變成了一個雞血媽媽。”這位來訪者的孩子在小學時并未花過多精力補課,成績也一直不錯。但在孩子升到清華附中考進創新班(即重點班)后,為了不出局必須學奧數,不由自主地卷入到了學習上的“軍備競賽”中——別人家孩子上一個奧數班,他們就要上兩個。媽媽和孩子都籠罩在一種彌漫性的焦慮中。
《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對兩萬多青少年的調研結果顯示,孩子們的整體壓力源就是考試。這些孩子即便考上了最知名的大學,可能仍會感到“迷茫”,情緒低落,有強烈的孤獨感與無意義感。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對此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其核心問題在于缺乏支撐意義感和存在感的價值觀。”他撰文分析稱,“空心病”群體受害于一種功利化的社會價值觀,即人生目標只有金錢、地位,學習和工作只不過是追求這一目的的手段。
當這些得了“空心病”的孩子長大后,就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前述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說,他們那代人要解決生存問題,人在面臨生存壓力時的韌性是最強的,心理問題的影響反而比較小;而他的孩子這一代物質條件更好,生活起點高,面臨的選擇和誘惑都更多,如果從小沒有培養出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就很容易迷失。
劉倩從小就是“聽話的好孩子”。她從北京一所“985” 大學畢業后,先后就職于廣告與互聯網行業,在外界看來“每一步走得都不錯”。但這些都不是劉倩真正喜歡的,她感覺自己像是被裹挾著往前走。
在調查了505名職場人之后,《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顯示,有50.89%的人在工作中感受到“無意義”,近五成受訪者表示“缺乏目標”或“感到迷茫”。“個體產生無意義感的重要原因就是總在身不由己地完成周遭環境強加給自己的要求,通俗點說,難免總有點為別人而活的感覺。”張海音分析說,比如,個體服從“996工作制”、年輕人浸染在努力加班賺錢買房的氛圍中等等,社會越發展,個體越容易感到自己的渺小,無法與大環境抗衡,被淹沒在所謂主流觀念或快速運轉的社會節奏中,無暇顧及自身的真實需求,從而跟自己的內心越來越脫離,這時就比較容易產生“自己這么拼命到底為什么”、“活著有什么意義”等感受。
劉倩開始關注自己內心感受也是在基本物質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人到中年,在北京有車有房,劉倩開始關心自己“內心是否得到滿足”。“就像榮格提出的中年危機,人到40歲左右,突然發現很多地方不對,前半輩子活在別人的認為中,下半輩子要還給自己。”她說。
由于心理咨詢有一定經濟成本,付費咨詢人群大多為高收入行業從業者。據《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近90%的來訪者為本科及以上學歷,近五成來訪者從事IT、互聯網、文體、文化傳媒、金融等工作,超過一半的付費來訪者來自一線城市。
有的人更容易有負面情緒
劉倩現在每周有半天到一天在“12355”青少年服務臺做志愿者,接聽青少年心理咨詢和法律援助熱線,在劉倩接到的求助熱線中,以孩兒媽居多。撥打熱線的青少年中,女孩大多在傾訴學習上的困擾,很多剛上高一的女生會因為成績下滑而自責煩惱,小男孩則有五花八門的話題,有一些還是關于青春期性萌動的困惑。
“高校學生做心理咨詢的原因和社會群體不同,很多是出于自我探索的目的。”心理咨詢師李松蔚說,他在北京大學心理學讀研期間,擔任北大校醫院心理咨詢中心與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咨詢師,2012年到清華讀博后,擔任過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老師。有的學生因為“拖延癥”來到咨詢室,有的是因為無法處理大學里的人際關系,還有人是因為性取向問題。高校心理咨詢免費,學生有充裕的時間,他們希望從各個方面探索自己、了解自己。
女性來訪者是心理咨詢的主力軍。《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顯示,女性來訪者幾乎是男性的3倍之多。“從心理咨詢的問題分布來看,多數與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相關,而跟情緒有關的國內外所有流行病學調查都顯示,女性來訪者幾乎是男性的兩倍。”張海音指出,這樣的數據并不意味著男性心理問題不多,只不過女性會更敏感地感受到自己的負面情緒,并愿意通過“傾訴”的方式來調節。男性不太會因情緒痛苦而求助,可能會采取其他方式疏解,如飲酒、吸煙,有時甚至是暴力。
同樣遇到壓力,為什么有的人容易產生負面情緒,而有的人卻沒有?張海音分析,這與每個人的個性基礎相關,包括一個人所面臨的工作壓力、家庭壓力和性格等多方面因素。例如,有的來訪者首次咨詢的問題是“工作狀態不好、沒辦法好好上班”,但導致無法“好好上班”的抑郁情緒的根源可能是家庭問題沒有處理好;同時,個人性格很可能還在加重心理問題,負面情緒是多種因素綜合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結果。
在遇到類似困惑時,不同求助者走出心魔的過程也不一樣。劉倩曾有一位年輕來訪者,因為從未得到上司“口頭贊許”而苦惱,并因此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已經抑郁了一段時間。這位來訪者在自訴過程中發現,他的上司在用行動表達對他的認可,比如曾向其他團隊力薦過他,所以只咨詢了一次就解決了問題。但同樣在“與上司相處不好”這個問題上,劉倩的另一位來訪者就咨詢了40多次,問題根源是來訪者和她母親有沖突,一旦上司表現出來訪者母親所具有的一些特質時,來訪者就會特別煩躁。
簡單心理平臺對2020年的來訪者進行了統計,來訪者平均進行了10.82次咨詢,有17.35%的來訪者進行了20次以上的中長程咨詢。那么一位來訪者應該做多少次心理咨詢?這個問題并沒有統一的答案。
“心理咨詢的對象是生活中遇到心理問題或心理痛苦的正常人,與心理治療的不同點在于,心理治療的對象是精神障礙患者,二者的區分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教授、主任醫師叢中說。
叢中認為,咨詢次數和來訪者性格、來訪目的相關。有的來訪者人格比較成熟,比較獨立,原生家庭和現在的人際支持環境都比較好,療程就相應地會短一些,療效也會好一些。而有的來訪者人格比較幼稚依賴,療程就相應地需要長一些,如果堅持不到最后就停下來了,甚至會覺得沒有得到相應的、自己所期待的“有效幫助”。
劉倩的來訪者一般會進行20次左右的咨詢,咨詢期最長的一位來訪者在進行完第41次咨詢后,又選擇了一位新的心理咨詢師。李松蔚給自己設置了一個期限,通常在10次咨詢內結束咨訪關系,假如10次咨詢都沒有解決某個現實問題,他不認為來訪100次就能解決。
“遇到過度依賴的來訪者,治療師只能提供某種程度的心理關注,卻無法達到來訪者期待的程度。”叢中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來訪者有所失望的時候,治療師就去共情來訪者的期待和失望,并且在來訪者失望的時候,治療師不離不棄,陪伴來訪者,并一路跟隨來訪者一起長大,這往往需要更長的療程才能完成“從依戀到獨立”的人格發育過程。
另一方面,有些咨詢的目標明確,就是要消除一些癥狀,適合做短程咨詢,而有些來訪者想要做“深層治療”,不但要消除癥狀,還希望了解自己為什么會產生負面情緒,希望人格更完善,咨詢過程自然比較長。“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做一輩子的心理治療,因為沒有一個人的人格是完善的。心理治療過程長短不由病人決定,而是外界環境決定,比如美國就是由醫保決定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副主任仇劍鎣說。
心理咨詢不是必需品
相比于在咨詢中得到的幫助,劉倩覺得自己是在學習和上課過程中自愈的。辭職后她在家上網課自學心理學,其中一節課講到“自我接納”,劉倩感覺自己的癥結被人一語道破,她自省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的內心、從沒真正接納過自己,所以總是感覺別扭、糾結,甚至痛苦。劉倩把那節網課反復看了三遍,狠狠地哭了一場,此后,整個心境發生了轉變。
在心理治療中,人本主義學家羅杰斯認為,每個人的心理內部都有自我完善的內在潛力,心理治療不過是促進該潛力的自我實現。“醫生治病的前提和基礎是病人自身具有恢復健康的內在潛力。醫生的治療工作也僅只是在病人的自身康復能力的基礎上而發揮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叢中曾撰文分析,治療師只要提供一個有利于來訪者成長的治療關系和情境,來訪者借助這樣的治療關系和情境,就可以逐漸地恢復自身的心理健康了。
如果最終可以自愈,那么心理咨詢的作用是什么?“就像快要溺水時突然被人托住了。”劉倩形容那種感覺就像是給久病的人服下止痛片,疼痛暫緩后才有力氣主動康復。
心理咨詢的價值在于能夠提供相對純粹的咨訪關系。李松蔚解釋說,心理咨詢師不會用自己的價值觀對來訪者進行判斷,而是站在來訪者的角度和處境提供幫助,這與朋友、家人的角色天然不同。比如,當孩子說自己遇到困惑時,很多父母會否認這個“困惑”,不然就好像承認了自己對子女的教育出了問題,父母常對孩子說“你遇到這點事不算什么”,而孩子聽到這樣的回復時會感覺自己不被理解,從而放棄向父母尋求幫助。
還有很多困擾是來訪者不敢同自己親近的人訴說。比如,“結婚后遇到有好感的人怎么辦”“有異裝癖怎么辦”“自己對同性有好感怎么辦”,對于這些隱私問題,來訪者更愿意花錢、花時間找個專業的提供咨詢服務的人來聊一聊。
然而,過度重視情緒問題也可能對康復起到反作用。“任何心理障礙都涉及從正常到異常的連續譜,很多人介于兩者之間,有情緒起伏,但還沒到異常狀態。”張海音分析說,心理學概念的普及有利有弊,“利”的作用是主要的,讓很多原本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障礙的患者得到了專業、及時的幫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癥狀沒那么嚴重的人,因為看到相關資料而對號入座,甚至夸大了自己的癥狀。
一位心理咨詢師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舉例說,他有一位年輕女性來訪者,產后自己查抑郁量表對號入座,越看越痛苦,便來做心理咨詢,發現實際情況并沒有產婦自己想得那么嚴重。
專業心理學概念在被廣泛接納的同時也存在誤用的情況。例如,“原生家庭”理論時下非常流行,似乎一個人所有的行為與情緒問題都能從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原生家庭在一些文章中被認為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這樣的論斷完全忽視了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張海音說,還有強迫癥、抑郁癥等各種神經癥性障礙也常被誤用、泛化,一個人出門前習慣性多鎖幾次門就說自己是強迫癥,事實上,強迫癥患者同時存在強迫和反強迫的沖突,反復洗手到出血還是不受控地強迫性洗手,患者自身非常痛苦,需要專業的醫學治療。
有資料顯示,進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后,美國青少年患抑郁和焦慮癥的比例出現了大幅激增。2020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等人在《嬌慣的心靈》一書中就指出,學校的過度保護換來的卻是學生脆弱的心靈,校方很多措施的初心在于保護學生群體不受語言和思想侵擾,但好心辦了壞事,讓學生動輒陷入認知扭曲,最終反而增加了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同時,有證據表明,類似的趨勢在加拿大和英國也有發生。
“我強烈反對對孩子進行特別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看不見心理學的。”前述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說,中國很多學校所謂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開一門課、發一本書,老師搖頭晃腦照本宣科,流于形式。他表示,好的心理教育是老師懂心理學,把心理學知識融入到日常教學和學校管理中。
這位專家還指出,從科學和統計學規律來說,并不存在情緒完全正常的人,人應該相信身體自我矯正和平衡的能力,有時,“不開心”的情緒在睡一覺醒來后就會消失;同時,他建議每個人都可以了解一些心理學常識,知道什么情緒是正常的,什么時候需要求助于專業人士。
心理疾病作為一種客觀現象早就存在,但它成為一種概念或文化現象則是被定義出來的。叢中在《心理治療與咨詢的終極目標:來訪者的癥狀是如何消失的?》一文中分析,醫生付出專業勞動獲利無可厚非,但如果沒有“病”這個概念,病人就沒有對“病”的自覺意識,更沒有求醫的行為,那么,醫生也就失去了收入的市場和來源。因此,醫生需要不斷地去宣傳“疾病”和“健康”的概念,開發和培育市場,然后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前來尋求醫療幫助。
心理咨詢本質上是一種服務,不是治療疾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規定,心理咨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李松蔚認為,心理咨詢服務的是那些沒有人格層面或深層次心理問題的人群,他們在生活中遇到挑戰、壓力,迫切希望有人可以幫他們分析現狀、推動支持他們實現目標,功能定位類似于健身教練。
張海音認為,如果一個人過度接受心理咨詢,就意味著其一直處于被降低要求對待的環境中,容易忽略自己的潛能,總期待別人替他解決問題,無法繼續完成學業和工作。
“心理咨詢只是其中一種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不是必需品。”李松蔚說,不是所有人在某段時間覺得自己遇到了壓力或挑戰,就必須做心理咨詢,他可以找朋友去喝喝酒、唱唱歌、聊聊天,或者一個人看本書,或者休息兩天,很多事情就想通了。心理咨詢只是若干種方法中的一種,而且還不是性價比最高的那一種。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 []夜讀·房企融資|廈門建發、金科股份發布融資計劃
- []福州今年首批集中供地:20宗地塊總起始價約182.58億元
- []今年以來房地產并購融資總額超500億 央國企收購出險房企項目進展緩慢
- []金輝控股1月合約銷售額約43.2億元
- []華潤置地1月合同銷售額約152.6億元
- []這家銀行將暫停信用卡申請!
- []曾是“北上廣深”包機哄搶的紅盤,如今價格腰斬!實探恒大儋州?;◢u,十年千億地產投資改變了什么?
- []螺紋鋼日報:前20席位凈空單增加
- []純堿日報:期價三連陰 永安席位逆勢增多近萬手
- []開年第一份重磅文件!這類房子別買了!
- []首開股份擬為成都首開宜泰置業引入新投資方,后者將持股40%
- []金地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92.32億元 歸母凈利潤94.6億元
- []迪馬股份:擬回購注銷合計150萬股限制性股票 回購價格1.4元/股
- []合合信息牽手龍光集團 賦能高質量經營
- []華潤置地:1月總合同銷售?額約152.6億元
- []金輝控股:1月合約銷售金額約43.2億元
- []因拖欠一建集團工程款,心怡房產6.4億財產被查封凍結
- []金地集團去年收入992.32億元,歸母凈利潤約95億元
- []棕櫚油日報:國泰君安席位凈多單連增3日
- []新華社再批公攤面積是糊涂賬,建議取消,房價會上漲嗎?
- []富力地產1月份銷售收入同比下跌59.5% 去年銷售目標達成率僅80.1%
- []廣州樓市現狀:與愛情一樣微妙丨2022樓市行走④
- []金地集團:預計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94.63億元
- []中國中冶:1月新簽合同額1101.8億元 同比增長6.4%
- []美凱龍:紅星控股質押4194萬股股份 占總股本0.96%
- []金科股份:擬發行不超過15億元公司債券
- []大港股份:擬出資4500萬元參與設立鎮江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 []廣州街坊買金熱度居高不下 “攢金”新勢力崛起“黃金年代”到了嗎?
- []十余家龍頭紙企上調紙價50-100/噸 喜迎開門紅
-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如何對沖俄烏危機 高盛著重提到了黃金
- []今年玉米行情優 農民賣糧笑開花
- []招商蛇口組織變革,5大區域總經理換防
- []河北交投德通地產60%股權及債權掛牌轉讓,底價3.93億元
- []日跌66%市值蒸發超百億!正榮地產遭遇黑色星期五后股價續跌15%
- []把火炬傳給“00后” 點贊那些摘下標簽的年輕人——寫在2022冬奧火炬傳遞之后
- []“黑鐵時代”償債大年!碧桂園、恒大、佳兆業美元債列TOP3 均超百億美元
- []保利置業:擬發行20億元公司債券
- []綿陽東大肛腸醫院怎么樣?如何選擇一家正規的肛腸醫院
- []田坤道興系列丨興即是幸,吃的健康才更幸福!
- []時空道宇領航智慧出行:大規模商用即將展開
- []Tiger Neo 帶動效率和性能全面提升,提供度電成本更優解
- []央行將在香港發行兩期中央銀行票據
- []深度*行業*銀行業4季度數據點評:單季利潤增17% 基本面持續向好
- []北京冬奧會帶火冰雪運動 買保險防風險有講究
- []保險托底 新疆養殖業走得更穩
- []花生“保險+期貨”讓農民穩產增收有盼頭
- []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2022版出爐
- []銀保監會同意籌建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
- []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觸及跌停 跌幅9.98%
- []玫瑰價格漲10倍!昨天你買花了嗎?
- []三部門:提醒告誡部分鐵礦石貿易企業不得編造發布虛假價格信息
- []又一物企放棄沖擊IPO,中梁百悅智佳被碧桂園服務收購
- []最低1成首付!春節期間深圳的新盤都拼了!
- []弘陽地產1月份合約銷售額同比下跌36.3% 去年銷售目標達成率約87.7%
- []港龍中國地產1月份銷售額同比下降55.4% 去年銷售目標達成率約87.1%
- []2022年1月中國物業服務企業新增拓展TOP50
- []金地商置1月份合約銷售同比增長26.9% 去年銷售目標達成率約87.2%
- []正榮永續贖回購風波
- []陽光城及母公司處置20余項優質資產,累計償債超450億元
- []永和豆漿匠心傳承飲食文化,為元宵節點亮團圓時刻
- []山東小夫妻分享大樂透1000萬元中獎經歷
- []節后首周北京新建住宅成交量跌破400套,哪些樓盤“領跑”?
- []機構:典型房企去年人均創利下降42.6% 本輪組織架構調整意在降本增效
- []信泰人壽淮安中支:砥礪前行 搶機遇再騰飛
- []發改委今日將組織召開鐵礦石市場平穩運行“提醒告誡會”
- []新力1月合同銷售額同比減少96.7%至2.67億元
- []綠城集團1月總合同銷售金額同比下降15.6%至146億元
- []積極自救!陽光城及其母公司已處置20余項優質資產 累計償還債務超450億
- []偉星5.38億元底價摘得臺州1宗商住用地
- []巴樂兔聯合虹口區團委發布《虹口青年租住大數據報告》:七成以上戀愛青年有購房計劃
- []為婦科疑難疾病帶來福音,碩世互聯網醫院線上遠程聯合會診順利開展
- []湯圓組合裝火熱 成交額占全部元宵口味31%
- []新基金發行市場走跌!新能源車電池ETF虎年募集失敗
- []索羅斯做空納斯達克 精準買入超71萬份下跌行情
- []格力電器擬派現超55億 占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七成
- []三孩概念股逆市走強 數字貨幣等金融板塊領跌
- []一名UU跑男的新年愿望清單,攢錢養娃兩不誤
- []年內明星基金經理業績不佳!景順長城劉彥春6只產品近一年跌超30%
- []用騰訊乘車碼可乘坐港鐵 使用小程序刷碼即可進站
- []2022年超級碗營銷成加密貨幣主戰場 加密熱潮仍暗流涌動?
- []俄烏緊張局勢致金價與鈀價齊升 大摩警告戰爭恐將導致經濟衰退
- []美銀報告稱“能賣就賣”情緒籠罩信貸市場 高盛認為持有現金更安全
- []俄烏局勢日益緊張!投資者轉向黃金和債券 拋棄加密貨幣及股市
- []美國暫時關閉美駐烏克蘭大使館 并呼吁美在烏公民盡快離境
- []城商行轉型加速 百融云創SaaS平臺為其提供智能決策支持
- []元宇宙社交賽道是虛胖?啫喱APP上線月余遭下架
- []華僑城A1月份合同銷售31.5億元 3.8億元新增1宗土地
- []數據顯示1月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4.07萬億元 國債托管券種占比61.9%
- []常笑醫學網收錄各科室經典病例 為醫生臨床綜合能力提升開辟“捷徑”
- []“需求旺”疊加“缺貨潮” 國際油價逼近100美元大關
- []經濟日報:鐵礦石供需關系未發生明顯變化
- []純堿期價“倒V”反轉 外圍因素擾動所致?鄭商所調整相關合約手續費
- []有關部門今日或約談鐵礦石貿易企業 鐵礦石期貨跌超6%
- []魯商生活服務IPO三個重度依賴,二次遞表趙衍峰壓力大
- []買房!先買20萬“裝修包”再說?上海某樓盤疑現捆綁銷售
- []買房?先買20萬“裝修包”再說!上海某項目疑現捆綁銷售
- []房企排名大洗牌 這家公司排名下滑了20位
- []縮編“瘦身” 河南建業仍面流動性大考
- []借道法拍提前套現?成都有樓盤未交房就爆賺500萬
- []新城發展:1月合約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78.97億元
- 碧桂園服務擬收購中梁百悅智佳約93.76%股權
- 俄烏局勢再擾能源市場 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日內跳漲
- 調研紀要 | 常州:成交“腰斬”,3萬+改善盤扎堆去化承壓
- 住房公積金除了用于買房,裝修、還房貸可以提取嗎?
- 大華悅庭新房捆綁20萬裝修包,銷售員:懂的都懂
- 華僑城1月銷售31.5億元 新增1個文旅項目
- 新力控股1月合同銷售額約2.67億元
- 建業董事長胡葆森:房地產跨過青銅時代 直接從白銀時代進入黑鐵時代
- 祥生調整總部組織架構:去中心化,重組設立9大部門
- 夜讀·房企融資|上實集團、廈門國貿發布融資計劃
- 弘陽地產失速:1月銷量下滑、評分為負、流動風險增加?
- 新城控股1月合同銷售額約78.62億元
- 一個西北城市的二手房貸觀察:整體回暖,寬嚴相濟,有銀行暫停受理二手房貸款,有銀行“額度緊張但月月都有”
- 發改委連談鐵礦石價格 市場到底發生了什么?價格如何走?
- 許家印剛遇困難,恒大總裁就突然消失!港交所:半年前已套現4億
- 令人熱血沸騰的“4萬億”又來了,會如何影響樓市?
- 華僑城A:1月合同銷售金額31.5億元
- 迪馬股份:擬對合計8家子公司進行清算注銷
- 迪馬股份:為成都德信東毅置業提供融資擔保額度增至1.5億元
- 新力控股集團:1月合同銷售金額約2.67億元
- 提升部門生產力祥生探索組織“一盤棋”建設
- PTA日報:五礦席位凈多單增超2萬手
- 滬鋅日報:滬鋅倉單增11% 多頭離場力量強于空頭
- 鐵礦石日報:日內資金凈流出15億 前20席位凈持倉翻空
- 純堿日報:期價跌近4% 空頭進場力量是多頭5倍
- 新城控股:1月合同銷售金額約78.62億元
- 上海2022年第一批次集中供應樓盤公布 共計1.18萬套房源
- 山水文園旗下兩處四合院拍賣成交,總價約1.53億元
- 徐州集中掛牌26宗地塊 總起始價約71.32億元
- 非銀行金融行業:積極把握市場風格輪動下的低估值保險股配置價值
- 銀行節后攬客 連員工年終獎都不“放過”
- 近4萬億元信貸投放創單月歷史記錄 銀行業迎發展空間 機構力薦招行等3只個股
- 冬奧幣冬奧鈔預約搶手 “冰墩墩”帶火銀行營銷
- 中信銀行金華武義支行成功堵截一起詐騙事件
- 興業銀行天津分行成功落地首筆普惠云線上融資業務
- 國內兩家民營銀行停辦現金收付業務 其他銀行跟不跟?
- 1月房地產貸款迎來“開門紅” 2月銀行房貸整體“寬松”狀態將持續
- 廈門銀行:公司目前尚未觸發啟動穩定股價措施的條件
- 新加坡1月船用燃料油銷售量同比下降10.43%
- 豬肉股弱勢震蕩 機構稱豬價仍存下行壓力 后市怎么走?
- 北京給這個城市,送上大利好!
- 接下來兩年,深圳最能漲的新盤都在這了!
- 遠洋集團1月協議銷售額同比下降18.4% 去年銷售目標達成率約91%
- 深耕服務,東原地產與物業雙雙包攬行業滿意度第一
- 禹洲集團積極實現“四?!蹦繕耍磿r償付約4115萬美元利息
- 2021年,華東76家商場賺了2000多億元!
- 冰雪天才谷愛凌與同溢堂的中國心
- 小別勝新婚,期望可能變失望!愛廷玖達泊西汀片讓愛火重燃
- 2022年1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61.8億元 同比下降23.1%
- 網紅深坑酒店掛牌出售?世茂回應:確有處置資產,但未委托中介
- 南光置業擬轉讓旗下兩家公司51%股權,涉珠海金灣項目
- 機構:1月份深圳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4%
- 中原建業:馬曉騰獲委任為公司首席執行官
- 建業地產:楊明耀獲委任為首席執行官
- 正榮地產、正榮服務:此前股價波動傳聞不實,目前公司運營正常
- 降雪降溫沒囤貨?北京“菜籃子”肉蛋菜等供應貨源充足穩定
- 老年群體成情人節線上訂花主力軍 “身體健康”等詞句出現頻率更高
- 春節期間冰雪運動火熱 滑雪冬令營成寒假熱門
- 叮咚買菜情人節鮮花銷售預計同比超10倍 因低溫天氣多地花材供不應求
- 信泰人壽鯤鵬1號“過人之處”
- 復亞智能榮獲2021環球時報“年度科技創新優秀案例”
- “黑色星期五”過后,正榮地產:或因不實報道
- 龍湖新口徑公布1月份銷售額:歸屬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69.9億元
- 上周一線城市成交環比升233.7%:廣州升幅1834.1% 北京1267.7%
- 穿越冰雪世界 讓信號滿格 迪馬工業通信保障車共赴冬奧冰雪之約
- 情人節浪漫而至,永和豆漿為愛升級呵護女性健康
- 邱意濃版周芷若-角色永遠不止一種“美”
- 虎年賀歲幣2月18日開始兌換 期內可憑居民身份證預約
- 焦作市多家景區免門票 逛花燈、猜燈謎等多項精彩節目上演
- 路遇私家車著火公交車司機秒變“消防員” 利用車載滅火器及時控制火勢
- 市12315指揮中心春節期間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72件 主要涉及合同、視頻安全等
- 全年總借書量近20萬冊次 借書讀者人次達66629人
- 焦作市春季學期開學時間敲定 普通高中確定2月15日施行分批次錯峰開學
- 近期雨霧多 深圳市晝夜溫差高達6C°
- 宏觀專題報告:美國勞動參與率能恢復到什么程度?
- 美債收益率“破2”敲響警鐘 中美利差縮至低位 人民幣資產影響幾何
- 宏觀策略周報:我國貨幣政策注重寬信用 美國加息預期可能繼續抬升
- 日本央行買盤+避險需求上升 日債利率有望走低
- 早八點 | 年后首周樓市成交上行,地市整體供求環比走高
- 雪上加霜!烏俄沖突地緣政治事件加劇市場恐慌!
- 1月份30盤熱賣532億元,這個一線城市哪些樓盤最受青睞?
- 多只基金宣布下調費率 其中FOF基金首次降低管理費
- 上海1月份30盤熱賣532億元,哪些樓盤最受青睞?
- “得房率”如何計算?越高越值得買嗎?
- 一件親選:建立品質化文玩線上供應平臺
- 中國人壽一周漲15%!預計房地產市場后續風險可控
- 地產股上周漲逾4% 泰禾集團、榮安地產等8只股票漲停
- 虎年A股分化明顯 金融地產股、新能源醫藥等漲跌互現
- “優化”61%的人員?這家河南地產龍頭回應...
- 世茂集團:中介網傳22.5億轉讓深坑酒店信息不實
- 22.5億急尋買家 深坑酒店誰將接盤?
- 世茂集團掛牌22.5億出售深坑酒店 信息不實:被評世界十大建筑奇跡
- 終于迎來轉折點!灣區樓市將馬上反彈!
- 接下來兩年,深圳最能漲的新盤都在這了!
- 女鑒黃師自述:時薪6元 離職后再也無法直視這些詞…
- 中西部新開盤諜報:各地推盤節奏放緩,去化效果不佳
- “世界十大建筑奇跡”急尋買家,中介圈熱推世茂“深坑酒店”
- 喜迎虎年第一漲 水泥“春季躁動”來了?
- 鐵礦石監管升級!多部門三次密集發聲 新一輪監管調研啟動 這類企業將成監管重點
- 稀土價格節后續上漲 供需緊平衡下全年價位有望維持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