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學好數學真的有用!央行發布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報告結果出爐

              來源:資本邦 時間:2021-09-06 08:40:34

              復利是什么?投資理財中的風險和收益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投資不會做風險分散?來看看這份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吧,順便對自我的金融知識做一次系統性掃盲。

              9月3日,人民銀行發布《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21)》,從金融知識、金融行為、金融態度、金融技能四個維度對我國消費者的整體金融素養水平進行綜合分析。

              報告顯示,總體上,我國消費者在金融態度上的表現較好,但是在金融行為和技能的不同方面體現出較大的差異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基礎金融知識水平。

              消費者在哪些方面存在金融知識“漏洞”?

              報告總結稱,整體上看,消費者對于信用知識、退保猶豫期以及人民幣都有較好的認識。且接近七成的受訪者對貸款期限與月還款金額及利息的關系有一定的理解。

              不過,報告也調查發現,消費者在復利和貸款方面還存在不足,能夠正確理解復利,知道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的區別的受訪者不到六成。

              在保險方面,有55.24%的受訪者雖然知道存款保險最高償付限額,但在對商業保險的理解上,知道保險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的受訪者占比同樣不到六成,且不到五成受訪者認為重復投保財產險無法獲得重復賠償。投資基礎知識較為欠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都無法正確認識分散化投資,不知道如何正確估算年化收益率。

              消費者的金融行為都有哪些?

              整體來看,報告分析稱,最近兩年內77.02%的受訪者使用過手機付款,71.32%使用過現金進行支付,44.69%使用過銀行自助服務設備,43.60%有儲蓄行為,40.91%會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36.17%辦理或使用過信用卡,21.82%有購買保險的行為,21.65%查詢過個人信用報告,18.33%發生過貸款行為。

              在信用卡還款方面,受訪者具有良好的表現,大部分(79.24%)會全額還款,且絕大多數會在到期日(含)之前還款。在貸款使用方面,主要用于購置房產和日常消費,部分群體(10.33%以“借新還舊”方式進行個人債務周轉,需要提高個人債務管理能力。在投資理財方面,主要持有存款類、銀行理財、、股票等產品。在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獲取渠道方面,網點和互聯網渠道最受歡迎,選擇非網點現場宣傳、電話、短信等渠道的受訪者較少。大部分(90.70%)會閱讀金融產品的合同條款。

              與2019年相比,受訪者信用卡還款行為顯著改善,全額還款的比例提高了8.20個百分點,最低還款額還款或還款能力不足的比例下降了2.81個百分點;閱讀合同習慣有改善,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的比例增加了12.31個百分點。

              負債消費仍持謹慎態度

              數據顯示,整體上,我國消費者對負債消費持有謹慎的態度。41.90%的受訪者在購買汽車等大件商品時傾向于全款支付,34.54%會選擇部分貸款,23.57%會按最低首付支付,將貸款額度用足。

              從年齡維度看,負債消費的意愿與年齡負相關,年齡越大,在購買大件消費品時傾向于貸款的比例越低。30歲以下年齡段中34.34%的受訪者選擇不貸款,30-40歲年齡段中比例為38.25%,40-50歲年齡段中比例為44.47%,50-60歲年齡段中比例為49.93%,60歲以上消費者中比例為59.68%。

              金融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報告顯示,在青少年金融教育方面,67.28%受訪者認為在學校開設金融教育課程是最有效的方式,24.80%的受訪者認為父母教育最為有效,3.07%認為沒有必要對孩子開展金融教育。

              從學歷維度看,各學歷段群體均認可在學校開設金融教育課程。研究生及以上中,66.16%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教育是對孩子最有效的金融教育方式,本科學歷中比例為69.15%,大專學歷中比例為68.29%,高中學歷中比例為67.49%,初中學歷中比例為65.82%,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60.71%。

              消費者對投資組合收益預期整體存在非理性

              在收益預期方面,整體上消費者對金融投資組合的收益預期具有非理性特征。在持有金融投資產品的群體中,39.62%的受訪者的金融資產整體收益預期在5%-10%之間,22.22%在10%-20%之間,僅有28.23%在0%-5%之間。

              從年齡維度看,60歲以上受訪者的主要在0-5%,60歲以下受訪者的年度預期收益率主要集中在5%-10%。

              居民應急儲蓄優勢明顯

              整體來看,報告發現,我國消費者在日常收支管理方面表現良好,大多數處于收支盈余或平衡狀態。且在應急儲蓄方面優勢明顯,78.41%的受訪者可以應對相當于三個月收入的意外支出。在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的群體中,受訪者大多能夠意識到要通過資質來辨別金融營銷宣傳,71.15%的受訪者認為要通過查看金融牌照來辨別,53.57%認為要通過金融營銷人員的資質來辨別。在有閱讀合同習慣的群體中,八成以上受訪者能夠理解金融產品合同的關鍵性條款。71.96%的受訪者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假幣,即交給商業銀行或公安機關。74.69%的受訪者在使用ATM機時具有密碼保護意識。在金融消費糾紛處理方面,受訪者基本能夠選擇正確的投訴渠道。

              與此同時,部分消費者要提高債務管理能力,41.03%的受訪者感覺債務負擔較重或非常重。在面對互聯網上的高利誘惑時,近半數受訪者沒有第一時間查看資質或直接拒絕。消費者在做出決策時更多依賴自身經驗和知識,而非尋求第三方專業力量的幫助,容易因過度自信等因素而產生不良后果。

              與2019年相比,消費者在理解合同條款、應急儲蓄、選擇金融消費糾紛處理渠道方面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在ATM密碼保護、假幣處理等傳統技能掌握方面有所下降。

              責任編輯:

              標簽: 消費者金融素養 調查報告 綜合粉絲 復利貸款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