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缺錢、甩鍋!年內552名股東高管增持計劃六成已實現

              來源:北京商報 時間:2021-12-24 08:20:25

              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等增持自家股票被認為是一種“護盤”的常規操作,最終的增持結果也備受關注。北京商報記者通過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2月23日,年內共254家公司合計552名股東或高管有增持計劃,其中六成以上已兌現承諾。但也有增持“畫餅”的情況,目前有7股的增持成了“空頭支票”,恒泰艾普等公司的股東均是一股未買。這些“食言”行為背后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記者梳理發現,“食言”的類型包括缺錢型、甩鍋型等。

              六成增持計劃已兌現

              據Wind數據統計,A股上市公司中,截至12月23日,年內共有254家上市公司合計552名股東或高管等有增持公司股份的計劃。

              從整體進展來看,多數公司股東或者高管等都已兌現承諾。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23日,共有346名公司股東或高管等已經完成增持承諾,占年內增持股東或高管等數量的比例約62.68%。

              還有一部分公司的股東或高管等的增持計劃正在進行中,涉及到南鋼股份、花園生物、偉明環保、杭州高新等公司。據了解,南鋼股份于2021年11月18日收到控股股東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鋼聯”)的《告知函》,南京鋼聯計劃自此次增持計劃披露之日起12個月內,以自有資金擇機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累計增持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2021年11月25日-12月10日,南京鋼聯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增持1436.4043萬股,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23%,已支付的總金額約5198.16萬元(不含交易費用)。

              相比之下,不少公司股東或高管等的增持卻成了一張“空頭支票”。以恒泰艾普為例,該公司曾于2021年6月7日披露《關于收到山能發電增持公司股份計劃告知函的公告》,關聯方山西山能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能發電”)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公司價值的認可,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或法律法規認可的其他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為不低于人民幣1.5億元且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本次增持不設定價格區間,將根據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二級市場整體趨勢,擇機實施增持計劃,自該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實施完成。而上述增持計劃于2021年12月6日屆滿,山能發電在承諾期限內增持公司股份0股,未完成本次增持承諾。

              這并非孤例。今年1月14日,*ST實達披露了《福建實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關聯方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北京昂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關聯方北京昂展關聯方實達信息計劃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不少于實達集團已發行總股份的1%且不超過2%的股份,期限為自2021年1月13日起不超過6個月。截至今年7月13日,實達信息未增持公司股份,未能完成本次增持計劃。

              據Wind數據統計,除了恒泰艾普,*ST實達外,*ST米奧、*ST新億、*ST環球、游族網絡、凱撒旅業6家公司的股東或高管等也存在在承諾期內未完成增持計劃的行為。

              “畫餅”理由五花八門

              這些股東或者高管等對于“失諾”行為給出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食言”的類型包括缺錢型、甩鍋型等。

              首先是缺錢型。對于一股未買的原因,山能發電給出的理由為“由于自身業務發展需要,加大對清潔能源發電項目投資力度,造成公司資金壓力,融資渠道受限,截至公告日未實施增持計劃。在此期間公司一直協助控股股東山西能源總公司處理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歷史遺留債務問題,由于遺留債務發生時間久、數量多,致使處理難度加大,也造成一定的資金壓力,影響了增持計劃”。

              甩鍋型的案例較多。彼時*ST實達發布的公告顯示,增持計劃發布后,實達信息積極籌措資金,但由于增持計劃實施期間,實達集團股價頻繁出現波動,實達集團2020年年報及2021年一季報于2021年4月30日方披露,實達信息關聯方北京昂展發生被動減持。綜上,實達信息未增持公司股份,未能完成本次增持計劃。

              凱撒旅業和*ST實達有相似的說法。公開信息顯示,今年1月11日,彼時凱撒旅業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劉江濤計劃于未來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數量不低于50萬股且不超過100萬股”。但截至7月10日,劉江濤未能兌現承諾。凱撒旅業的公告顯示“劉江濤承諾的增持計劃實施期內,因公司定期報告敏感期及重大事項敏感期影響,其未能按計劃實施增持”。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或高管等提出增持計劃,主要是認為二級市場股價處于低位,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因此當股價重新回到相對穩定合理的價格區間后,增持計劃的目的已經達成,實際增持行為的需求減低,有可能出現沒有如期增持的結果。如果股價回升是受市場環境或板塊表現的影響,那么即使不增持,投資者也不會過多在意,但如果股價回升是受增持消息推動,那么不增持,可能股價仍會因為缺少后續支撐動作而回落,對投資者影響很大,容易造成投資者不滿。

              在投融資專家許小恒看來,增持是穩定股價的一種利器,股東或高管等欲通過增持行動來表達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看好,顯示信心,并做表率。因而市場對于上市公司、公司高管以及股東購買增持自家股份的信息是非常關注的。不過,“食言”的行為也會傷害到公司信譽度和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

              (北京商報記者劉鳳茹)

              責任編輯:

              標簽: 缺錢 甩鍋 7股增持 空頭支票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