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上市公司買理財熱情高漲 其中結構性存款占比超七成

              來源:深圳商報 時間:2022-02-17 09:25:10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熱情未減。根據同花順統計,截至16日,年內共有超過500家公司宣布購買理財合計約1805億元。其中,中信證券購買理財產品金額最大,高達80億元。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閑置的募集資金投資產品要求:一是安全性高,滿足保本要求,產品發行主體能夠提供保本承諾;二是流動性好,不得影響募集資金投資計劃正常進行。

              根據記者梳理,上市公司年內購買的理財產品包括券商理財產品、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信托、逆回購、私募等。其中,結構性存款備受青睞,占比約七成。從購買產品的期限來看,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一般以1年以內的中短期產品為主。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指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權、期貨等),從而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條件下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

              航發動力1月底公告稱,將利用75億元用于現金管理,產品包括工商銀行結構性存款、建設銀行結構性存款,期限包括110天、91天、180天。

              深圳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結構性存款一般是保本但不保息,其收益都有一個浮動區間,比如2%-4%,滿足相關條件就會獲得上限4%的收益率,所以比較受歡迎。從實際收益率來看,由于最近兩年市場利率整體走低,所以結構性存款收益率也走低。”

              記者注意到,還有少數公司選擇購買信托私募。如博聞科技日前稱,公司使用自有資金3000萬元本金已購買平安信托“固益聯3M-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產品為私募基金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20%。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大筆購買理財備受爭議。如中信證券11日晚間公告稱,已與華夏銀行簽訂了存款業務,購買三筆固定期限存款,合計80億元。中信證券均選擇了保本的收益類型,預計年化收益率/存款利率均為2.28%,預計收益金額合計為3660.67萬元。

              由于中信證券剛通過配股募資224億元,因此有投資者在網上評論稱:“難道是不看好股市,把錢存銀行定期了?”

              對于購買理財產品,大多公司表示,此舉不影響日常經營運轉,不會影響主營業務的正常開展,有利于提高公司自有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

              對此,知名財經評論員宋清輝指出,上市公司在遇到大額募集資金閑置時,購買一些銀行理財產品是可以的。當然,前提是購買理財不影響主營業務發展且主要為低風險類保本產品。(記者 陳燕青)

              責任編輯:

              標簽: 上市公司理財 結構性產品 資金投資 年化收益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