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限額調規模 現金管理類理財如今有人贖回才能買入了

              來源:北京商報 時間:2022-03-09 09:05:03

              距離“現金管理新規”過渡期結束僅剩不足9個月,存量超9萬億元的現金管理類理財市場整改步伐加快。3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部分銀行已陸續“出手”限制現金管理類產品凈申購,并對已有現金管理類產品進行升級改造。在壓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同時,為減少因此類產品規??刂贫斐傻目蛻袅魇В畹统钟衅诋a品受到了越來越多銀行及理財子公司的青睞。

              限制凈申購

              近日,某城商行向客戶發送短信通知稱,由于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增長較快,為符合監管對該類產品規模管控要求、保護投資者權益,將對旗下4只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規模實行整體控制,自3月7日起設定產品每日凈申購規模。

              限制凈申購規模意味著什么?北京商報記者從該城商行客戶經理處獲悉,限制凈申購規模意味著4只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現在有額度限制,有人贖回才能買入。

              該城商行手機銀行App顯示,上述4只現金管理類產品均為低風險產品,產品可每日申贖,初始單位份額面值為1元/份,起購金額為1萬元,但單戶每日凈贖回限額不同,分別是100萬份、1000萬份、5000萬份和1億份。

              “限制凈申購主要是控制額度”,該城商行另一位理財經理表示,上述4只現金管理類產品都是每日申贖、靈活性較強,如果客戶初次購買未能成功,可以嘗試多次處理,一般而言每日大額贖回的情況較少,若有大筆購入需求的客戶,建議小額多次購買。

              調整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的并非只此一家。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此前上海銀行也曾發布公告,對易精靈1號、易精靈2號以及贏家易精靈GKF12001期3只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進行相應升級改造,并表示,考慮到資產利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后續也將對產品規模實施管控。不久后,將易精靈1號、易精靈2號的單戶持有上限分別調整至100萬份和500萬份。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該行手機銀行App發現,目前易精靈1號、易精靈2號能夠申購,起購金額為1萬元,根據產品說明書,2只產品規模上限分別為711.5億元、671.5億元,當募集金額超出上限,上海銀行有權暫停接受認購或申購申請。

              談及部分銀行限制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的原因以及對投資者的影響,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卜振興表示,主要是為了符合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監管要求,限制凈申購或調整規模不影響持有者的收益,但新買入的客戶可能無法申購。

              替代性產品升溫

              為減少因壓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而造成的客戶流失,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上海銀行在發布公告中,還推薦了多款替代性產品。例如,T+1固收類理財“天天利”“凈享利”系列等,并表示,下階段將繼續推出更加豐富的短期限理財產品。

              在普益標準研究員秦婧看來,“現金管理新規”出臺后,現金管理類產品逐步壓降整改,為了填補現金管理類產品讓出的低風險、高流動性產品需求空間,最低持有期產品受到越來越多銀行及理財子的關注。最低持有期產品在投資范圍、集中度和資產久期方面比現金管理類產品有更多選擇空間,與現金管理類產品相比收益空間相對較大;同時,該類產品的申贖機制又保留了一定的靈活性,與現金管理類產品類似,相比封閉式、定開式等其他類型產品更能滿足投資者對于流動性的需求。基于這些優勢,不少銀行及理財子紛紛選擇最低持有期產品作為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替代品”,實現客戶對現金管理類產品需求的引流和承接。

              北京商報記者3月8日從交銀理財處獲悉,在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整改期間,該公司也發行了每日開放的凈值型產品,每日開放申購和贖回,產品成立以來收益表現較好。

              銀行及理財子公司推出的低持有期限產品能否真正滿足投資者需求?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部分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已經推出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替代品”,包括T+1開放式理財產品、短期定開式理財產品,這類產品有一定收益優勢,但收益穩定性不及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

              整改有序推進中

              去年6月11日,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制定并發布的《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過渡期為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底。過渡期內,新發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應當符合規定,對于不符合規定的存量產品應當按照相關要求實施整改。

              如今距離“現金管理新規”過渡期結束僅剩不足9個月,各家銀行及理財子公司整改進度如何?能否如期完成整改?

              交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過渡期內整改壓力較小,當前產品剩余期限正在逐月下降至合規水平附近,站在2022年末的時點,產品將未持有剩余期限超標的資產。招銀理財的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該公司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整改正有序推進。某國有大行內部人士也透露稱,目前正在整改中,基本和監管要求一致。

              而從行業整體情況來看,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正在穩步壓降。《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顯示,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逐步整改規范,截至2021年底,全市場存續有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316只,存續余額達到9.29萬億元,增速較上年同期減少41.95個百分點。

              按照現有趨勢,銀行及理財子公司能否如期完成整改,整改結束后,現金管理類理財將呈現怎樣的局面?劉銀平認為,預計絕大部分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將如期完成整改任務,屆時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率將有明顯降幅。

              “銀行應通過提升投研能力、加大其他類型產品宣傳力度的方式有序壓降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實現產品結構的平穩調整。”某理財分析師指出,銀行可以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加大對如封閉式、固定持有期限等類型產品的研發力度,提高該類產品吸引力;也可以在網點加大宣傳其他類型產品,降低現金管理類產品占比。現階段,銀行現金管理產品存在利用投資低評級債券和加杠桿的方式使其收益高于一般貨幣基金的情況,規模降壓后現金管理產品優勢和占比縮小,市場無風險收益率將出現下降。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

              責任編輯:

              標簽: 限額規模 現金管理 理財整改提速 理財子公司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